一家公司的产品质量合格与否,合格率高低,能否赢得客户的认可,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真的取决于员工的素质吗?也许有人肯定会说“当然了”,真的?当真?确定?某公司部门负责人的学历都在专科以上,尤其是技术部门、生产部门、品控部门的负责人都是公司所处行业的专业毕业大学生,对工作真可谓是敬业爱岗,一丝不苟。 比如每次新产品研发,三个部门都非常慎重,虽然不是从零做起,但希望新产品上市,最起码要比同行的产品至少有一个突出的卖点,可是老板总是为了快,快,快,当技术部门和老板沟通解释时,老板一句话“考虑那么多干嘛?先上市再说”;每次新产品投放市场后,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老板又是一句话“你们技术们怎么搞的?一点都不了解市场的痛点与需求点”,搞得技术部门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反正一切错都是技术部门的责任,时间长了,技术部门负责人要不就是忍,变得懒散无思考、无所谓了,反正你老板说怎么干就怎么干,何苦呢;要不就是滚,不和你老板玩了,你老板爱和谁玩就和谁玩去。
再如品控部门对于生产过程质量管控也非常“到位”,难免有时会影响到客户的交货期,自然会引起业务人员的不满意,会捅到到老板那里,老板也不听品控部门解释,一句话“先出货,有客户投诉再说”。往往产品到了客户那里,客户反馈这里有问题,那里不合格,业务人员又发飙了,又捅到老板那里了,老板又是一句话“你们品控部门能干什么?总是让客户投诉,难道就不能做事谨慎认真吗?”品控部门听是错,不听是罪,无任何规则和标准可讲,老板你是当官的,两张嘴,斗不过你,次数多了,只要业务部门不催货,就按规则来,业务部门一旦催货,一句话“老板你来决定吧,你说发货就发货,你说不发货就不发货”,学会了玩心计,学会了逃避,学会了保护自己,久而久之,责任感急剧下降,责任意识断崖式下降。发货时,发现产品外观质量有点瑕疵,业务部门要求生产部门返修下,结果老板看到此事了,质问业务人员“这很严重吗?客户纯粹就是鸡蛋里面挑骨头,这点事你都搞不定?发货吧,有什么事情我负责”。结果这批货发给客户后,客户不满意,要求退货,经过业务人员再三与客户协商,同意公司安排人员到客户处修复。 |
所以,一家公司的产品质量其实是取决于老板(经营决策者)的思想意识,老板(经营决策者)对产品质量真的重视了,自然公司的产品质量就必然越来越精,自然就会赢得更多优质的客户,自然就会赢得更多的市场需求量。 老板(经营决策者)对产品质量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差不多”的思想意识、“无所谓”的认知态度,自然公司的产品质量必会越来越糟糕,自然就会流失更多的优质客户,自然就会失去更多的市场需求量。 第一你有德:对人真诚、为人厚道、心地善良、有规矩、有方圆、有礼貌、有爱心、别人与你相处感到温暖、放心; 第二你有用:你能带给别人实用价值; 第三你有料:跟你相处能打开眼界、放大格局; 第四你有量:你能倾听别人的想法并发表有价值的见解; 第五你有容:能充分认可别人的价值、欣赏別人的特色; 第六你有趣:能带给别人愉快的心情,和你在一起不闷; 第七你有心:懂得用情、用心交朋友,人脉必然成金脉,正面能量无限;遇事,知道的不必全说,看到的不可全信,听到的就地消化,筛选过滤沉淀,久而久之,气场自成,能量強大。 那么,作为客户,为什么愿意跟随一家公司长期合作呢?与公司合作,在产品质量方面买得放心、用得安心、销得开心、赢得欢心。与公司合作,有利可图,不仅仅有利润空间,更重要的是产品能真正动销起来,产品流通快,新品上架快,资金周转快,还能赢得消费者的复利复购。与公司合作,从不因为产品质量而忧心忡忡,从不因为产品质量而有后顾之忧。与公司合作,公司对产品质量管控要求严格,守法规重规则,诚信有口碑,守规有厚德。作为一家公司的老板(经营决策者)若自身都没有质量意识、没有规则意识、没有尊重思想,怎么会拥有优秀的人才?怎么会善用经营人才?怎么会有优质的团队?又何来精益的质量意识?又何来高品质的产品?又何来稳定的品质?又怎么会有忠诚的客户?又何来长久的客户?又何来稳定的市场?所以,任何一家公司的产品稳定不稳定、质量合格率高与低、质量问题是频发还是偶发,真的不是取决于团队,真的不是取决于制度标准,任正非曾说过“拥有人才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会经营人才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只有把人才用活了、用灵了,产品质量自然就会上升了、稳定了。若把人才用坏了、用庸了、用懒了、心用涣散了、心用凉了、人才有二心了,何以谈产品质量?何以谈质量稳定?此时,您,还会认为一家公司的产品质量是取决于员工吗?是取决于制度标准吗?若您还认为,不妨请思考下:无论哪个行业,专业的是越来越贵了,如果你问的价格很便宜,不是你捡到便宜了,而是被新手练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