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家训塑造了中国人的品格

 新用户6516h3hB 2021-09-26

艺述史官方原创

 

好像每个国家每个文化,你只要一提到他都会在你心里打个标签,就比如提到美国,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崇尚自由,当然有时候难免自由过了火,提到德国,我们常常想到德国人的一丝不苟,提到日本,因为读过《菊与刀》,觉得日本人骨子里其实很矛盾,那提到中国人,很多人想到的是什么谦虚,勤奋,好学,那你知道这些与生俱来的气质是怎么来的吗?

抛去环境、文化等大的原因,今天我想聊聊家庭对中国人品格的塑造,没错,就是家训。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那部分,在先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传承下来用以激励后世子孙严格遵守的价值观念,我们看一些几代人延续着优秀传统的世家大族,无不都有各自的家训。

首先来聊聊家训对中国人骨子里勤劳的塑造,以曾国藩为例,如果看曾国藩的求学走上仕途之路好像也不是那么顺利,也因为早年学习不专心,没有找对方向,撞了很多次南墙,正是因为有了早年间的弯路经验,在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上,曾国藩就不惜传授自己的经验教训,在曾家家训中,有这么一句话“天下古今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所谓世界上那些碌碌无为的人其实都是因为不求上进、安于享乐所致,自古以来无论是帝王家的告诫,还是普通人家的口耳相传,勤都是衡量一个人德行的重要标准。

中国人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谦虚,比起个性张扬的西方人,中国人以含蓄谦虚为荣,谦虚在很多家训中都能找到影子,例如吴汝纶在《谕儿书》有一条是“忍让为居家美德”,《陆游家训》里也有“训以宽厚恭谨”的记载,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家训《诫伯禽书》中,周公便对儿子说,“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 走如马,不与马争走; 智如士,不与士争智。”讲得越是为人谦虚。

其实爱学习这点,在自古以来的家训中也经常提及,胡适经常教育自己的儿子胡祖望要合群,多和小朋友玩,结果玩着玩着胡祖望好的没学到多少,恶习沾染了不少,结果成绩越来越差,让胡适犯了难,直到换了个新环境,这学习才算是提高了上来,在给儿子的书信中,胡适这样说的“功课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赶上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赶上一校最高一排。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

《颜氏家训》也好,《朱子家训》也好,还是《曾国藩家训》,其实各家家训的核心思想里也应该会有重复的地方,比如说勤俭、好学、谦逊、忠义等等等等,正是因为这些延续后代的谆谆教诲,在家训的耳濡目染中,成了日后中国人骨子里性格的一部分。那你家有没有什么家训呢,可以分享给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