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波市这个古镇开业半年多了,门可罗雀,两棵古树居然成为风景

 楚语乐游记 2021-09-26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有一个新建的景区,新建不到一年时间,却有一个历史感和故事感都极强的名称。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古镇以余姚一位名人的名字命名,这位名人在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他的故事说上三天都说不完,完全可以单写一本书。这个景区新建之初我就去过,虽然很多房子是仿古建筑,但是却给人一种古朴之感。半年之后这个景区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

这个景区就是阳明古镇,它以余姚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王阳明的名字来命名。上次我写到它时发现,即使是余姚人,对于这个古镇的争议也颇多。

首先,人们对王阳明有争议。王阳明在余姚出生,后来随父亲王华去绍兴生活,再后来外出做官,死后葬在绍兴。于是有人认为严格一点来说,王阳明不算余姚人。有人认为王阳明是继孔子之后的圣人,又说中国有两个半圣人,一是孔子,二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但是有人说,都没听说过王阳明,把他称为圣人实在是夸大其辞。

另一个争议就是古镇本身。有人认为阳明古镇就是假借王阳明的身份,虚拟了一个古镇,所有建筑都是新建的,没有任何历史内涵;有人却认为古镇本来就存在,这些老房子也都存在,只拆了一小部分进行拆古建古,绝大部分都是原本就有的古宅。持这两种观点的人大多都是说自己就在阳明古镇长大,一时之间不知道该信谁。

抛开争议不谈,在日益喧嚣和拥挤的城市里打造一个相对安静而且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供人们工作之余休闲和游乐,实在是比圈一片自然山水收费要好很多。在这里我们可以闲坐,也可以慢游,或者去咖啡馆喝一杯咖啡,去音乐吧里听一首歌曲,或者购买一些上世纪的美食,回味一下童年。

阳明古镇不大,从东到西也就500米左右,然而它依姚江而建,江水悠悠,倒映着岸边的店铺和古树,夜色里站在姚江的对面,阳明古镇灯光辉煌,古韵仿佛从江面上飘荡而来。所以,如果想来阳明古镇游玩,最好选择一个夜晚过来,感受一下这个古镇的美丽夜色。

不在夜晚过来就不能好好玩一场了吗?当然不是。阳明古镇的西面就是通济桥和舜江楼两大历史古迹,古镇中段还有著名的龙门渡,都是有故事的地方,街区里还有众多的历史古迹,走在街巷里犹如走进了王阳明生活的那个有些动荡却又很有历史韵味的时代。

通济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原本是一座木桥,曾被称为德惠桥和虹桥,因为屡次被洪水冲毁,到了元朝开始改筑石桥,始被称为通济桥,沿用至今。通济桥为三孔石拱桥,中间桥孔较大,在古代可以通行大型官船,所以有“海舶过而风帆不解”的美誉。通济桥是余姚江上最长最高的古桥,被称为浙东第一桥,还被评为宁波十大古名桥之一。

舜江楼在通济桥的正对面,好像是桥头的一个瞭望哨。它始建于元代,是当时的鼓楼,楼上装有记时的刻漏。始建的楼身早已经被毁,清朝光绪十一年曾经重新修建,上世纪末却被一场大火所毁,现存的舜江楼是在清朝光绪年间修建的骨架基础上进行修缮而来。

阳明古镇主街的南面有许多街巷,里面隐藏着许多遗迹和传说,很值得走一走。让人记最为深刻的是隐藏在这些街巷间的古树。有一棵楮桃树挺立在巷子中间,旁边树了一个牌子,名为“构树记忆”。构树即为楮桃,它是由这里的原住民亲手所栽,距今时间不长,仅有五六十年。有多少人从这棵构树下穿过,又有多少人在这棵构树下嬉戏玩耍,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然而它承载了许多人的童话回忆。

另一棵树在非遗馆内,被称为阳明古镇百年神树,又被称为阳明心树。据说这棵树有一百多年的树龄,不仅见证了小院邻里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还承载着知行合一的精神。如今这棵独特的树已经成为一处风景,很多青年情侣来到这里都是会拍照打卡,或者站在树下许愿。

秋雨书屋门前的雕像也很有特色。这尊雕像是用金属做成的,看样子像是一个侧坐望月的书生。它的设计很有特色,像是一块银色的散热片,中间有许多缝隙,站在正前面看可以透视对面的景物,雕像好像隐身了似的。

也许是因为天气太热的缘故,阳明古镇主街上几乎没有游人,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倒是姚江边上的茶座之间坐了不少聊天的老人。在它的东面有一个地摊市场,聚集了许多老人,仿佛这里才是真正的阳明老街。也许到了夜晚,这里会有另一番景象吧。

文末附上旅游小贴士,给想来的朋友一个参考:

1.门票信息:免费

2.地理位置: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

3.自驾导航:用导航软件搜索“阳明古镇”,按照导航的指引前往即可。

4.公共交通:高速车(火车)——高铁余姚北站/余姚站——乘坐102路公交车在念慈桥站下车,步行前往;或者在高铁余姚北站乘坐302路内环线在人民桥站下车,步行前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