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叫他“宝藏男孩”!他也经历着“你死我活”的孤独

 tourismer 2021-09-26

今天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


小北已经写过很多次鲁迅了,但未来还会写更多次。


孔庆东老师说:“鲁迅是中国现代最重要的文人,或者说不仅是文人,加上思想家、革命家,都加起来,鲁迅是最重要的一个。”


要理解中国的当代现代近代,要理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有几个人是绕不过去的,不读他的书,或不读全,都没法理解中国历史——鲁迅便是其中一个。



当代我们依然需要鲁迅,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在鲁迅被奉为“宝藏男孩”,三百六十度挖掘意义;他的名言俨然成为“网络对战金句文库”的当下,大家是否试图了解过“真正的鲁迅”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庆东老师提醒我们,鲁迅不是那么好理解的,尽管大家都想理解他,都想利用他。


每逢大事,各个方面都要抢夺纪念鲁迅的权力,开鲁迅的纪念大会,让谁去不让谁去,这都是很有讲究的。


围绕着鲁迅,说得玄一点,从来都是凝聚着中国最尖锐的思想斗争的。


要想理解鲁迅,也不必开那些会,你自己好好地读他的书,结合他的书去读我们自己的人生,这样可能更有益于接近他。


但无论如何,阅读作品(而非金句),永远是接近鲁迅、理解鲁迅的最好方式。


而今天小北想跟大家分享的小说《孤独者》,通过孔庆东老师在《地狱彷徨:解读鲁迅<彷徨>》中的解读,可能会让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


01 


提起鲁迅,大家最熟悉的还是《狂人日记》、《阿Q正传》和《祝福》等“热门作品”。


相比起这些小说里深沉的血泪、极尖锐的怒号;《孤独者》正如其名,在冷冷清清的叙事中,有着孤独和悲凉的底色。



《孤独者》这篇小说收在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彷徨》里。


对鲁迅有一些了解的朋友会知道,鲁迅小说一共有三个集子,《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集子里小说的意义、分量、份额都是不一样的,其实用它们的名字也可以概括了。


《呐喊》是鲁迅呐喊时代的作品,那个时候他主要是为了“呐喊”,当然影响很大;《彷徨》的影响不如《呐喊》大,《彷徨》好像是革命失败以后,呐喊过去之后,剩了一片寂寞的战场。


鲁迅说“平安旧战场”,战场上没有声音,寂寞下来了,别人都走了,下海的下海,挣钱的挣钱去了,剩下鲁迅一个人在这儿溜达。


这个时候写的作品,散文诗结集为 《野草》,小说结集为《彷徨》,“彷徨”这两个字,也很能表现鲁迅此时的心境。所以《彷徨》里的作品跟《呐喊》完全不同,是另一个调子。


要知道,作家有的小说是先在杂志上、报纸上发表过了,然后收到小说集中,这样还可以多拿一次稿费。鲁迅也难逃此例。


可是他有一部分作品是没有发表过的,就包括《孤独者》,《孤独者》在收入《彷徨》之前没有发表过。不管它是什么原因,孔庆东教授认为——


这是鲁迅自己很珍视的作品。


02 


《孤独者》的故事,用俗气点的话去概括,讲的是一个知识分子越混越惨、最后潦草死去的故事。


你很难评定主人公是一个失败者还是个成功者,但他绝对是一个孤独者。



如何理解这个“孤独”呢?孔庆东老师认为,我们不能把“孤独”这个词看得太轻易了。


“孤独”这个词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常用词。每天晚上打开“网抑云”的评论区,都可以看见无数洋洋洒洒的孤独宣言。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孤独”也变成了一种自我标榜,变成跟“庸众”区隔开的身份的象征:孤僻,与众不同,众人皆醉我独醒,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但孔老师问:当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的时候,你还是不是一个孤独者?


从本质上讲,一个人如果真的孤独的话,其实大家是不理解他的,甚至不知道他是一个孤独的人。


大家可能认为他随和、幽默,那么容易与人沟通,那么善解人意,但恰恰这样的人中,可能藏着真的孤独者。只有你心里面汹涌着一种波涛,这个波涛别人不知道,甚至连你的爱人都不理解你,这才叫孤独。


03 


每次盘点优秀小说开头的时候,小北都想投稿《孤独者》的开头,简直叫人过目不忘。


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


小说的主人公叫魏连殳(shū),殳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竹木兵器,这是一个乍一听很奇怪,但又很有真实感的名字。


它以第一人称开始,但小北的读者一定明白,小说中的第一人称“我”不等于作者,但是经常会被混同于作者。


《孤独者》中的“我”带有一些鲁迅元素,杂糅着一些个人经历,心理活动等,但如果我们继续往下读,就会发现叙述者“我”和魏连殳,都像是鲁迅在不同维度的投射面,或者说,从鲁迅心里走出的分身。



“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第一句话出来得是这样突兀,好像在跟你说话说到一半儿的时候,小说开始了,真实感扑面而来。 


这个小说是以倒叙的手法写的,先说了“相识一 场”,接着“回想”,而且把开头、结果都讲了,说——以送殓始终。送殓就是送葬,这是这篇小说的一个关键词。


鲁迅的小说,不是通俗小说。


通俗小说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情节来卖关子,他不告诉你后面发生了什么事。


《鹿鼎记》的开头不告诉你最后韦小宝娶了七个夫人,让你一点点往后看。所以即使像金庸这样的大家,也要依靠情节上不断地制造悬念来吸引你。


而像鲁迅为代表的这种作家的作品,我们所谓的纯文学,不依赖情节,它可以把情节提前都告诉你,因为它吸引你的或者小说最有价值的地方不在情节。


他就告诉你,哦,原来一开始是一个送葬,最后又是送葬。这个人可能死了吧?剧透了,但不要紧。


04 


在葬礼上见到魏连殳之前,“我”先听闻了他是一个古怪的人。怎么个古怪法呢?


“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一领薪水却一定立即寄给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


他像是一个思想先进、个性解放的先觉者和改革者,但在生活中又忠孝两全,颇为正常。


总之,是一个因为怪里怪气,被他人当作消遣谈资的人。


在祖母的葬礼上,魏连殳没有哭。亲戚们当然是不满又惊异的,内心免不了对这个铁石心肠的怪人指指点点;但葬礼结束后,魏连殳独自待着时——


“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钱理群先生曾将这一段比之于魏晋狂士阮籍,母亲死后下棋毕、痛饮酒“举声一号,吐血数声”。


不管是魏晋名士,还是魏连殳。他们都明白,遵从礼教,经常反而被其所限制,群体礼节性的集体发声,不是真的哭,也不是真的哀伤


狂放的真性情,才能让内心的情感更加自然充沛地发泄出来。


这场葬礼上,“我”与魏连殳相结识,这个过程,也是“我”眼睁睁看着这个敏感脆弱的“独头茧”一步步沦陷死境的过程:被言论攻击,被校长辞退,周围“朋友”作鸟兽散,家境破败,只好靠四散藏书赚取生计,生活中只剩喝酒抽烟回忆和长久的沉默。


所谓“独头茧”,就是蚕吐丝之后,反而把自己包裹在了里面,作茧自缚的过程;而在旁人看来,他是不够光明,“将这人间看得太坏”


其中鲁迅最为辛辣的地方,就是描述了房东家的孩子对魏连殳的疏离。


一开始,连殳认为孩子是天真的,是天生纯净无暇的,也对孩子非常怜爱和宠溺;但随着他的落魄,他被还不会走路的小孩儿伤害,又被孩子们白眼狼般,彻底抛弃,避之不及。



鲁迅在写于1919年10月的《我们怎样做父亲》中提到了“一切以孩子为本位”;而在整整六年后的这篇小说中,他平静的提出一个无解的问题:


前辈们的关爱与牺牲,是否能够换来幼辈们的新血?下一代人,能否真的成为希望的载体?


我们可以看出鲁迅本人对此的动荡彷徨,矛盾自否。


总之,连孩子都不愿搭理他的魏连殳就这样过着很穷、很惨的日子,他快要熬不住了。


但如果你以为魏连殳就这样在世态炎凉中潦倒至死,那显然低估了鲁迅的功力,“孤独”二字也显得太浅薄了。


04 


接下来的情节可以用“反转”形容:


失去连殳消息的“我”终于接到一封故人来信,此刻魏连殳已成为杜师长的顾问,报酬优厚,飞黄腾达了。


相信大家读到这里的时候,都跟文中的“我”一样,有一种快意和舒畅的感觉。


如果是通俗小说的写法,这不就是从前被人看不起的人逆袭了吗?似乎他马上就可以走上人生巅峰,好好在那些欺负过自己的人面前扬眉吐气一番。


但奇怪的是,魏连殳却在信中说:现在才是真的失败了。


“我自己也觉得不配活下去…我自己又觉得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然而我胜利了。”


孔庆东老师提示我们:


熟悉鲁迅的人知道这是鲁迅的话,鲁迅给许广平写的情书里面说,与其说我是为爱我的人活着,不如说我是为恨我的人活着。


我就是要给你们的世界增加一点不完美,我就活在你们这世界上,就让你们看着恶心!


但是鲁迅这个话并不是我们现在专门骂人的那些人的思维,不是的。而是非常庄严的、庄重的一种宣言,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一种复仇。


复仇也是鲁迅的重要思想之一,是鲁迅的一个关键词。在我们这个天天叫嚷宽 容的时代,去思考一下鲁迅关于复仇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对什么应该宽容?对什么不应该宽容?应不应该复仇?



让我们回到魏连殳的信:


“快活极了,舒服极了;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


孔老师认为,这句话是《孤独者》的文眼。


他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快活极了,扬眉吐气了!但也痛苦极了,自我厌恶极了,甚至失去了活着的意义。


魏连殳的“复仇”所付出的代价,是背叛自己、失去自己。他不作为自己的意志而存活,也不能顺从别人的意志而死去,而选择成为梗在他人心头的一根强悍变态的刺。


但这样扭曲的心理状态又能持续多久呢?于是他吐血,重病,迅速地死去了。


05 


故事的结尾是很寂寥的,“我”刚参加完魏连殳的葬礼——


潮湿的路极其分明,仰看太空,浓云已经散去,挂着一轮圆月,散出冷静的光辉。


我快步走着,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但是不能够。耳朵中有什么挣扎着,久 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了,隐约像是长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


小说完了,这样一个好像平淡无奇的结尾啊,最后几个字儿居然是“月光底下”,不禁要使人产生一大串的问号——为什么,怎么回事儿?


孔老师在《地狱彷徨》中坦言,“我也不能完全理解这篇小说,我只是由此知道,我离鲁迅很远。”


通过《孤独者》,我们看到的是鲁迅痛苦、纠结、拷问自我,乃至内心你死我活搏斗的一个横截面。


孔老师接下来的分析也是十分动人的,小北在这里摘录,作为本文的结尾:


人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我”,一种是魏连殳;现在这个“我”,作为小说叙事者去看“我”想象的另一个自我,假如“我”选择魏连殳的道路,那经过一番虚构,故事自己活起来了,那是这样的结局。


为什么要安排魏连殳死去?因为“我”要活,所以魏连殳要死。


在这里我又想起本来预备讲《祝福》的时候说的一句话,为什么祥林嫂要死?因为中国需要活,所以祥林嫂要死。


在这篇小说里,送走了魏连殳,留下了“我”,从此开始了另一个鲁迅。


1924年到1926年间的鲁迅是非常痛苦的,反复地自我折磨,思考世界、人生、宇宙种种的问题。他心里面可能不止一个“我”和一个魏连殳,有无数个鲁迅在那里,他一一地审问他们,把体内五脏六腑弄来的 各种杂七杂八的这些内功凝聚成一种,最后一个新的鲁迅诞生了。


那是1927年以后的鲁迅。 


所以我觉得,未必我的解释是正解,但可以是进入鲁迅世界的一条道路,也许由这个道路,我们还可以跟从其他道路走来的人相遇。


我想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没有这么痛苦,但总有大大小小的孤独,我希望大家能够真的在真正的意义上战胜和享受那个孤独,送走那个不好的自己, 产生一个崭新的自己。


(愿我们都能在阅读鲁迅中,

结合个人的生命体验,找到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