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使用吡唑醚菌酯时,为什么都要配上芸苔素内酯?

 沐源农夫 2021-09-27
吡唑醚菌酯是个好东西,能够使用在几乎所有农作物上,能够防治常见的上百种病害。它同时具有预防、治疗、渗透内息传导的作用。前几篇文章一直说它的优点了,但任何产品都有优缺点的,本期来说说它的缺点,和大家聊聊,相互交流一下!
我们通常在防治作物病害的时候,会选用预防的、治疗的、铲除的药剂一起使用,这样药效期长,效果才好。我们选用吡唑醚菌酯主要就是看到它能够在这个三个方面同时起作用,可以说是一顶三,是其他杀菌剂不可比拟的。
吡唑醚菌酯的杀菌剂原理很简单,主要是抑制线粒体的呼吸,所以使用吡唑醚菌酯不容易产生药害,使用吡唑醚菌酯的农民朋友越来越多。但是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过犹不及,如果使用不当也会起到相反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缺点,其实也不算是真正缺点,是它很强的一个优点,使用不当反而会变成缺点。我们知道吡唑醚菌酯有很强的渗透内息传导性,我们在使用药后,很快就能渗透到作物内部,使用不当时容易造成局部浓度过高,从而产生药害。
其次就是我们在使用吡唑醚菌酯之后,会发现这个作物的叶子啊,又绿又新鲜。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吡唑醚菌酯有促进根部吸收氮的作用,但是这个氮如果不能及时分散开,聚集在作物某个部位上,就会造成氮中毒。

小程序,

润植乐植保小店 交易担保 一瓶包邮!点击图片购买!
以上两点我们来看,本来是两个优点,使用不当就会变成缺点。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避免呢?我们在往下看!
其实这个方法也很简单,也是很多农民朋友也在使用的,就是我们在使用吡唑醚菌酯的时候配着芸苔素内酯一起使用。我们知道芸苔素内酯是植物的内源激素,通俗点说就是它植物本身就有的,它是植物通过几千万年或几亿年应对恶劣环境而产生的。它能够加快植物的新陈代谢,加速植物体液的循环,这样它就能把局部由吡唑醚菌酯产生的药害也好,吸收的氮也好,尽快的均匀分散到植物各个部位,也就不会产生药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杀菌剂都要配上芸苔素内酯一起使用的原因。
我们知道吡唑醚菌酯是乳油的,芸苔素内酯淄醇。这两种能够很好的融合,溶解性非常好,作物在吸收的时候能够同时吸收。我们在使用吡唑醚菌酯最多两天,就能够达到农作物各个部位,起到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