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龙潭公园与四方街——藏尼滇自助游(30)

 三爱先生之馆 2021-09-27

从丽江古城四方街沿经纬纵横的玉河溯流而上,约行一公里有一处晶莹清澈的泉潭,即为中外闻名的黑龙潭。一潭碧水自地下涌出,清澄透彻,景色幽雅。相传在很久以前,有十条蛟龙在此作恶人间,吕洞宾收服了其中的九条,镇压在拓东古幢之下,留下一条小黑龙住在这里,要其为民谋利,黑龙潭便由此而得名。

人们为供奉这条为民谋利的小黑龙,在边建了一个龙王庙,因此这里又称龙王庙。又因泉水如玉,能倒映玉龙雪山,也称玉泉公园黑龙潭既是丽江古城的水源地,又是丽江文化的圣地。黑龙潭还是丽江国家级保护文物最集中的地方。因此有人总结出黑龙潭最吸引人的三大看点:一、龙潭映雪;二、东巴文化;三、文物建筑。

一、龙潭映雪:以五孔桥、得月楼、雪山及黑龙潭中的雪山倒影组成的影像,早已成为丽江的经典风光明信片,也成为游人在丽江拍照最多的取景之一。乍一看照片,没到过丽江的人可能还会以为远处的玉龙雪山是黑龙潭的组成部分。

二、东巴文化东巴文化是丽江纳西族本土文化,主要包括东巴象形文字东巴古籍文献、东巴祭祀仪式,以及与东巴祭祀相关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已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的东巴古籍文献主要集中于此。这里还有纳西古乐纳西歌舞的表演。

三、文物建筑: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为了方便保护集中展出,丽江周边的很多重要文物迁移至此。如明代原木忠义坊前的四尊石狮,1966年迁移至此;原文庙文明坊,1961年迁移至此;文明坊和四尊石狮组成了今天的黑龙潭大门。原木府木氏土司藏书楼——光碧楼,1983年迁移至此,原木府旁的一文亭、原位于土司发详地白沙芝山的解脱林门楼五凤楼和三朵神像,也在不同时期迁移至此,其中很多是国家级保护文物。

而且黑龙潭还和皇上有关,清朝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建玉泉龙神祠,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和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玉泉曾两次被清朝皇帝敕加龙神封号,使黑龙潭声名远播、名满天下。

如此说来,俺能不去黑龙潭公园吗?虽然事前已获知黑龙潭干凅,鉴于她的名气,又是丽江古城的水源地,怎么也得亲眼看看。我们先从古城口进入,向右拐是四方街,向左拐是黑龙潭公园,先游黑龙潭,再游四方街。不过门票挺贵的,每人80元。


 01 这里是古城口,右边通马路,左边是古城。

 

 02 巨大的水车,可能把你带回往昔的记忆中。

 

 03 从这个方向前进,就到四方街。

 

 04 我们往左拐,溯玉河而上。

 

 05 这就是黑龙潭公园大门之一。

 

 06 很遗憾,赫赫有名的黑龙潭,就剩下怎么一点。远处是玉龙雪山,近处可看见五孔桥和得月楼。

 

 07 拉近看看玉龙雪山。

 

08 这里就是有名的龙潭映雪,即黑龙潭映玉龙雪山,可惜“潭”没了,也就映不成了,奈何。

  

 09 龙潭映雪,这么有名,我得来一张。

 

 10 见证古树。

 

11 得月楼与五孔桥,原来这里是波光粼粼,现在是青草绿绿。

  

 12 得月楼和三孔桥。青草代替了泉水,令人叹息。

 

 13 古戏台。

 

 14 青草取泉水而代之。我曾与当地人聊天,不可以人工放水吗?答曰:不可,放水就漏掉。我想原因可能是,人口日益增多,用水日巨;也许还有天气干旱的原因,地下水位下降,泉水跳起来也够不着地面。

 

 15 这里可能是龙王庙,里面的塑像是龙王?

 

 16 从原大门出来,沿玉河而下,向四方街方向前进。

 

  17 花船与金鱼。

18 游客可以骑马拍照,继续前进就是四方街。

  

 19 四方街上,纳西族妇女盛装跳舞。

 

 20 游客也开始加入。

 

 21 四方街一景。

 

 22 游客在四方街休闲。

 

 23 四方街游客不少。

 

 24 一个人游还是二个人游,都能在四方街找到自己的位置。

 

 25 可以在四方街上跳舞,也可在旁边观看。

 

 26 热闹的四方街,街边还有卖小吃的。

 

 27 嘿嘿,还有坐在楼上、脚伸到雨棚上观看的。

 

 28 走上四方街旁边的大石桥,看路面蛮古老的。

 

29 大石桥上,美景多多。

  

 30 站在大石桥上,可以看到清澈的玉河水,旁边是一株观音树。

明天游白沙和束河古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