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解读) ——读马云骧先生七律《三峡大坝竣工》

 高世荣图书馆 2021-09-27

三峡大坝竣工(原作)

                  马云骧

横截峡江飞瀑鸣,忽如衔辔御蛟龙。

岂容旱魃频施暴,敢教洪魔不呈凶。

绿色能源高网奉,黄金水道巨轮通。

天人融洽臻佳境,福祉绵延泽润同!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解读)

——读马云骧先生七律《三峡大坝竣工》

        高世荣

马云骧先生的七律《三峡大坝竣工》,作于十五年前的2006年7月2日,发表于2008年第6期《中华诗词》杂志,被收入先生自选诗词集《嘶风劲草》中。先生做人低调,本诗发表时,只有安徽诗苑的几位诗词大家知道,郎溪县的诗友知道的人不多。 “天生丽质难自弃”。笔者觉得,像这样的艺术精品,应当让它时不时地“招摇过市”,大家青眼以待,欣赏“江上数峰青”,也好“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解读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祖国建设三峡大坝的背景资料。

三峡工程从设想到施行,历经近百年历程。早在1918年,孙中山先生便在《实业计划》一文中提出了关于三峡工程的设想。由于大家知道的历史和技术原因,这一计划一直未能实施。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三峡工程被重新提上议程。

1956年6月,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以“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惊世骇俗、石破天惊、震耳发聩之语,抒发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政治激情。这是建设三峡大坝愿景的诗话。

此后,三峡工程凝结了共和国历届领导人、设计者和建设者们无尽的心血,而工程背后,更离不开一百多万移民默默的奉献与支持。十几年间,湖北和重庆20个区市县的127万移民舍小家,顾大家,陆续搬离世世代代居住的家乡,迁往上海、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南等地。三峡移民对故土的依依惜别成就了全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成为一段感动中国的难忘记忆。

2006年5月20日,全长约2308米的三峡大坝在湖北秭归县全线建成,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跨世纪伟大工程。她的伟大意义,用世界上最美的词来形容都显得“东风无力”。这是轰动世界的大事件。非常值得文人们大书特书,永载史册。

马云骧先生的七律《三峡大坝竣工》,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写这样一个鸿篇巨制的大题材,仅用七律近体诗来反映,好比是小水池里养鲸鱼,其难度可想而知。我们饶有兴趣地且看马云骧先生如何“下刀”。

首联云:“横截峡江飞瀑鸣,忽如衔辔御蛟龙。”第一句中的“峡江”,指长江,用“峡”字扣“长江”,是诗人的精微之处,既表示了地名,又点题“三峡”,是诗人的用心的运笔,读时,不可不察。“飞瀑鸣”中,给浩荡的江水,着一“飞”字,三峡的落差感一下推到读者面前,也写出了江水在三峡地段的宏伟气势和灵动的姿态,一字尽显风流,显示了诗人的笔力和匠心。这是一个叙述句,纯用白描。所谓白描,就是用极其精简的笔墨传神地准确地形象地刻画事物,以一当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这句堪当此任。七律每句七字,不是字字平均用力,素有第五字要“响”的要诀。此句“飞”字堪当此重。

起句很好,次句是否压住“阵脚”呢?正当我们心蹦蹦跳的时候,诗人仿佛喝口茶,吐口烟,冷不丁地给我们来了一句“忽如衔辔御蛟龙”!这一句承接的实在是妙。好比是钢丝绳上翻跟头,“无限风光在险峰”!

请看!首句末尾“飞瀑鸣”三字,气势既宏大又壮观。如果“大江东去”是脱缰的野马的话,那么,它的破坏力也是不难想象的。历史上,长江泛滥,造成了两岸多少人“或为鱼鳖”,恐怕难以胜数,罄竹难书。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的本性不会改变,成水利还是水患取决于来自水之外的驾驭力量。而这个力量只能是人类的力量。如何制服或驾驭这匹野马呢?人类有办法,顺手便来,那就是给它套上“马嚼子”。“衔辔御蛟龙”,就是给这野马似的蛟龙套上“马嚼子”,让它“听话”,趋利避害,使其能量为人民服务。三峡大坝,就是给洪水套上“马嚼子”的关键一招。句前,用“忽如”修饰,给人以“惊鸿一瞥”之感。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这样写,诗意挺拔俊俏,耐人寻味,句法起增强文势的作用。

首联起句不凡,对句飘逸,俊美,优雅,气派。我们欣赏时,不由得眼睛一亮。表现手法,起句是实写,对句是虚写,虚实相间,笔法非常灵活。正如林黛玉谓香莲:律诗中的对仗,实对虚,虚对实,避免合掌,文意又灵动丰满。这句话谓对仗,推而广之,“虚实”既是用兵之道,也是为文之道!它适用于律诗各联。

首联作好了,七律的中间两联按规则要求是对偶句。两联中至少一联是正对,允许一联是宽对。如果两联都是正对乃至于绝对,那才妙不可言呢! 

颔联云:“岂容旱魃频施暴,敢教洪魔不呈凶。”颈联云:“绿色能源高网奉,黄金水道巨轮通。”颔联的上句的“旱魃”,指制造旱情的“妖怪”;下句的“洪魔”,指发动水灾的“魔鬼”。一旱一涝,都是给人类造成劫难的地质灾害。用在这里是借喻,前者是疑问句,后者是感叹句,并驾齐驱,对仗非常工稳,且有变化。这一联从防旱消洪两方面着手,把三峡大坝的重大意义揭示了出来。颈联的上句“绿色”,借代品质优良;下句的“黄金”,借代高贵价值。使用陈述句,着上“绿、黄”颜色,琴瑟相和,把三峡大坝震铄古今的伟大作用描绘的言简意赅。另外,“高网”,是“高压电网”的缩句,“高”与下句“巨”相对,是对偶的需要,也是律诗的平声字位。前面有“能源”提示,这样缩句,不会造成歧义。这些细枝末节,我们赏玩时,也不能不察。再者,对偶句,要避免“合掌”。此诗的颔联用反义对,颈联用异类对,两联之间构成反面和正面的意义相对,形成了立体的主题支撑,诗意丰满,手法练达,辞藻华丽。

两联四句,揭示了三峡大坝的四个方面的意义,即防旱、防洪、发电、航运。在七律的结构上,属于横联式写法,总分结构,条分缕析,相反相成,等量齐观,四平八稳,用语精妙,我们真是欣赏不已。

七律中的尾联,是关门的句子,有的平实,有的灵动,有的含蓄,有的开拓,有的想象,有的用典,有的双关,不一而足。

本诗的尾联是:“天人融洽臻佳境,福祉绵延泽润同!”上句的“天”,是自然的意思;“臻”,是达到的意思。下句的“同”,指福祉和水流绵延相同。这一联属于平实式结尾。由于前三联,有灵动,有含蓄,有开拓,有写美,所以,尾联平实就在情理之中了。就像人越优秀越谦虚一样,诗味越耐读诗句越要朴素,方显诗家才气。此诗结尾收的绵长幽远,厚重瓷实。

综合起来,此诗大意是:三峡大坝截断了桀骜不顺而来的长江之水,就像忽然间给蛟龙套上了龙头套一样,使之顺服,为我所用。那种历史上或旱或涝的地质灾害,再也不会继续下去了。代之而来的是环保的能源和良好的航道造福人民。大坝给人民的福报是源远流长的。

整首诗选用平水韵的一东作为韵脚,借用“二冬”邻韵补充,音律和谐;既严格遵守平仄规则,遇到佳句又大胆使用拗句(如“鸣”字、借用邻韵等),非方家不能为也!

三峡大坝竣工,是中国开天劈地的大事件,凝结了中华民族几代人的梦想,是值得诗人用如椽之笔大写的重大题材。毛主席曾在《水调歌头》最后歇拍,满怀豪情地高唱:“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中华素有“诗言志”、“文以载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之说。马云骧先生抓住这个特定题材,写出了《三峡大坝竣工》七律,这是对毛主席诗词的文学呼应,也是对共和国的高度赞美,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本文用毛主席词句作题,表达了笔者对作者这首七律的无以复加的喜爱。这是其一。其二,马云骧先生教书育人一辈子,主教语文,多年担任语文教研组长,文学造诣甚高。他的近体诗,在郎溪县是首屈一指的,在全国也是著名的。他的一首七绝,获得过全国近体诗大奖赛二等奖,得到过国学大师霍松林等人的宝贵评价。他是中华诗词学会早期会员。其很多诗词,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艺术水平很高。他的辞藻有鲜花照水之秀,文句有鹰隼飞天之雄,读之,便是享受。本文遴选这首七律,艺术水平可见一斑。笔者不才,虽成文以赏析,却难以道出马云骧先生的实际才学,敬请方家谅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