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泽全 | “让作品讲话” 美术作品云上展

 板桥胡同37号 2021-09-27
图片

吴泽全

编者按:

画家吴泽全,一生离不开的是“情”。“情”系梅、兰、竹、菊“四君子”,“情”系“四君子”为自己拓展的诗意葱浓的人生。

图片

吴泽全、艺名无法、号砚农,中国美网特约画家。1944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原古宋县)。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艺术学院东坡书画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将星书画院西南分院艺术顾问,四川省老教授协会天府画院艺术顾问,四川省艺术品文化研究会理事,四川人民对外文化交流礼品创作特别指定画家,四川省现代艺术促进会专家委员会执行主席。

师承蜀中著名画家刘既明先生学习花鸟画,在长期的艺术生涯中除广涉山水花鸟外,尤对以“四君子”寓意抒情的创作情有独钟,孜孜以求逐步形成自家风格。

梅兰竹菊:画里画外总是情

——画家吴泽全艺术创作散语

 文/马安信

图片

《冷艳奇芳》51x87cm

画家吴泽全,一生离不开的是“情”。“情”系梅、兰、竹、菊“四君子”,“情”系“四君子”为自己拓展的诗意葱浓的人生。是的,岁月给了他万千思宠,人生给了他五彩缤纷。结识他久矣,读他的画久矣,在他自然天成、不假修饰、鲜活生动、灵气袭人、妍丽典雅、蕴藉内敛的作品面前,我想把自己心中诸多感悟,说给读者听,也说给绘家本人听。

图片

《春歌》47x44cm 

  一窗雪花,几枝寒梅,尘世的清苦与繁华,每每会被关在门外。曾几何时,我曾与梅结下了一段不解尘缘。许是自己是诗人,每每读梅,特别是那一剪寒梅,总感觉她是从三千年前的《诗经》里走来,穿过依依古道,穿过魏晋玄风,穿过唐月宋风,落在我的心中。读画家吴泽全先生笔下的梅诗图,我仿若漫步在幽幽的梅园,立于花影飞雪之间,百树梅花,竞相绽放,或傍石古拙,或临水曲斜,那秀影扶风的琼枝,那暗香充盈的芳瓣,在画家之笔墨的点染里有了沉酣的诗味。可谓“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可不是么?画家引领读者在雪中寻梅,寻她的俏、她的幽、她的雅、她的生命真意。画家之作品,或风雪中竞相绽放,茕茕傲立,不染铅华;或坐落庭院清阁深处,穿过尘世的喧嚣与繁华,自持一份冰清和雅洁;或亭亭玉立,“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意境深幽。读画家吴泽全之“梅”作品,我仿若学会了像梅花那样——以其超然脱俗的气韵在曲径通幽处寻找古人散落的足迹,以轻逸若仙的风骨守护人间至真的纯净;在滚滚风尘中修炼,看尽繁华变迁,风骨依然。画家的“梅”作品,《只留清气满乾坤》也罢,《腊梅迎春》也罢,《不带春色破天痕》也罢,笔墨恣肆,热情如火,意蕴玉洁冰清,冷艳炽热。幅幅都是饱满的,繁华似锦的风采,虽在“斧斤扼”与“知音少”的境遇里,但犹显固有的高尚品质。

图片

《兰香素淡》48x55cm

  有人说,真正的空谷幽兰,如隐士高人,但闻其香,不见其身。可于我的眼中,兰应是抛弃了尘世的一切繁华,放下了情感和执念,辞别故人,独自幽居在深山空谷。她既是最清雅、最平凡的草木,又是灵性之花草,若绝代佳人,藏于幽谷,出尘遗世。画家吴泽全先生与兰是有缘之人,总能与这藏入无人问津之幽谷的“她”相会,闻其淡雅容颜,赏其秀美幽姿,并情于兰草,写出其耐人追忆的风流况味。画家笔下的兰,不娇媚,不世故,零落红尘,仍带着不经世事的飘动,不论具象还是抽象,皆得形体、笔法得气象,有着一种生命呈现的意蕴内核。画家之《墨香凝作蕙兰香》《静淡云鹤趣》《室雅清芳》均从不同侧面刻画出兰之“远而不淡,近而不浓”的君子风。画家写兰,内蕴灵秀之气,含蓄葳蕤旺之态,悠悠绵远无尽之旨,着实令人感佩。

图片

《志坚养古风》56x69cm  

  有人倚着柴门,看尽人间芳菲;有人听雨楼台,追忆风华年少;有人打马天涯,萍踪浪迹。而我,却钟爱“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那片竹林,总觉得竹像一个虚怀若谷的高士,心空性直,节贞志立,不与桃李争艳,但有高洁风骨。许是画家吴泽全先生喜爱画竹,是因着竹之气节、竹之虚心,竹在其人生中难以割舍的眷念。故他每每在自己的一幅幅墨竹卷中,搁浅无处安放的灵魂。画家写竹思路开阔,目光洞达,顾念深远,思虑清轻,不受欲念羁绊,幽微于心。故其作品简淡孤洁,意趣无穷,不在表象而在气质,不在笔墨而在意度。《贵在清瘦》《风骨清风》《日暖千竿风自清》是画家新近创作的作品,其笔墨情感与意蕴心象有着准确的轨迹,特别感动是作品不是用来记录自然物象,而是用来表达心灵质量的。

图片

《秋香露冷凝单贵》50x50cm 

  往事如潮,总在善感之时忆起;时过境迁,我经历了流转天涯的命运。故乡的菊,依旧开在山间东篱,悠然娴静。多少次夜阑更深,梦回故里,人事非昨。窗檐结了时光的网,桌几落了岁月的尘。儿时居住的老屋,青瓦黛墙,古旧的窗下,盛开一畦黄菊,和悠然踱步的白云,安之若素。我爱菊,爱她心淡无言、宁静而致远。画家吴泽全先生笔下之菊,让我又一次走进了东晋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我们说,优秀画家之创作重于形,更重于神。形仅是物的表象,神则是画的意象。吴泽全先生的创作绝不满足于形的肖似,而是借形传神,以神为形达意,从而揭示自己艺术创作之奥秘。我读画家《秋菊傲霸图》《野菊西风满路香》等作品,读出了吴泽全先生的艺术匠心,他之作品能令读者从其笔墨变化中读出作品的形象塑造,读出一种说不清的思绪来。这就是一种艺术意趣,一种令读者反复回味、回复艺术家所设定的境界之中的艺术意境。

古人云:“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我要说:“生活水之源,艺术必高;形在魂有寄,神驻必活。”画家吴泽全先生终生痴爱梅、兰、竹、菊“四君子”,其画里画外总是情。我每每读其创作,每每似品一盏悠悠香茗,脱颖而出的总是自己的幡然醒悟。故,遂将自己读画之感悟以散语的形式记之。

2019年10月25日于蜀都牧云阁·诗梦书斋

图片

《墨影含芳》69x45cm

图片

《白露沾幽草》50x50cm

图片

《霜节百年期共老》69x46cm 

图片

《霜节百年期共老》136x68cm

图片

《香留玉镜台》100x50cm 

图片

《香郁寒枝》48x81cm 

图片

《雪艳梅芳》41x48cm 

图片

《有鱼足饱休飞去》96x50cm 

图片

《芯香醉环宇》48x90cm

图片

《秀色自孤标》100x50cm

图片

《早春》48x44cm

图片

《玉骨冰心》 136x68cm

THE

END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