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国之路丨领先世界的大清,为什么没有成为世界强国?

 昵称OI3mu8Zs 2021-09-27

在鸦片战争之前,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怀疑,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1750年英国工业革命刚开始的时候,大清正是“康雍乾盛世”时期——乾隆十五年。

当时中国的制造业产量占世界的32%,远超英美两国的总和。

当英国人刚开始制造蒸汽机时,中国仍比英国拥有更好的技术和工人。

但鸦片战争还是输了,晚晴输给了列强,然后又输给了日本。

领先世界的满清为什么衰弱了?

大国之路,应该如何走?

市场

说到中国历史,有两个地方令我觉得十分可惜。

第一个是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

唐宋时期,正值欧洲的“黑暗时代”,中国各项生产力远远超过欧洲,而“蒸汽机”也并不是一项很难的技术。

文章图片2

第二个是,当国门被列强打开时,正值清朝末期。

我们之前提到过,“盛世”一般都是对应“国立长君”,“衰落”一般都是对应与“立幼主”。

清前期皇帝都很高寿,到了同治光绪宣统都是“幼主”。面对“两千年未有之变局”反应如此之慢也是正常的。

当然,错误不会只是一个,而是一系列的。

单凭“立幼君”是无法完全解释晚晴为什么没有成为世界强国的,因为整体框架都是先帝们留下的,如果完全正确,按照原路走也不会败的如此之惨。

所以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试着分析一下清朝的落败。

从表面上看,晚晴更像是一种“市场经济”,没有特别多垄断的“国家企业”,还保护“私有产权”,国家的管控范围也很小。

康熙还承诺“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法律上还接受诉讼与堂辩。

那市场经济为什么没有让晚晴强大起来?难道是“市场失灵”了?

当然,我们认为市场经济肯定是没错的,晚晴确实有一点“市场经济”的样子,教科书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

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晚晴并不属于“市场经济”。

国家的税率看上去很低,但是晚晴各级官员贪污腐败严重,贪污的杂费甚至超出了国家规定的税收。

贸易方面,政府的管控更是十分严格。

我们之前提到过,“儒家”的框架内无法解决“二个平等的政治实体”如何相处的问题。

所以一般历朝历代都喜欢“闭关锁国”,比如明清二朝,海禁片帆不得入海。

到了晚清,只有广州十三行作为通商口岸,才出现了广州十三行大型商会。

而且皇帝想抄家就抄家,根本不保护私有产权,和珅曹雪芹就是被抄家的。

当然,你会说和珅和曹雪芹属于“贪官”,从法律角度上应该被抄家。官员们贪污腐败,无论哪个朝代都属于“常态”。

而且在其他的朝代,也没有大规模与其他国家接触,比如宋朝只有泉州作为通商口岸。生产力还是提升了。

那到底是哪出现问题了?

生产

我们之前提过,GDP(Y)=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而GDP不能等于“国力”。确切的说,GDP-消费=国力。国力更看重的是“投资”。

因为当物资被生产出来,消费之后,就不存在了。

真正让国力强盛的,是消费剩余后的投资。

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想国力强盛,那就减少消费,然后增加投资就可以了。GDP不一定要追求最大化。

那如何才能增加投资?我们再看一遍上面GDP的公式:

GDP(Y)=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如果你想追求投资高,那么相对应的,GDP必须要高,同时要消费要少。

如何让GDP提高,经济学给出的答案是“自由的市场经济”。

自由的市场经济下,GDP的确会很高,但同时消费也很高,人民非常“快乐”,生产高,消费高,投资就少了。

那如何才能增加投资?这个时候计划经济就显得很有效。

把“消费”的部分计划掉,剩下的不就都是“投资”了吗?

所有人按照计划限额消费,然后把人都集中起来干活,旁边的监工用鞭子抽。

但是,这样做效果并不好。

因为现代并不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只要农田够,劳动力够,产量自然就会上去。“奴隶制”也能达到这个效果。

可是到了现代工业社会,纯粹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单靠“皮鞭”是无法计划出来“微信”、“淘宝”、“谷歌”的。

而且消费少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也会随之大幅下降。

少生产,少消费,投资还是上不去。

那么真正的强国之路“多生产,少消费”如何才能做到呢?

天佑中华,中国诞生了一位千年一遇的伟人。

强国之路

邓公改革开放后,鼓励大家多赚钱,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民看到能赚钱,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可是生产多了,人民富了,自然又会多消费,投资也会变低。

但我们看到的是,人民赚了钱不假,储蓄率却维持在惊人的40%左右。

不管是如果做到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了:“多生产,少消费”。

鸦片战争之后,我们每个人都看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机。

所以中国的立国之本,就是“强国”。

短则救亡图存,不再重蹈覆辙,长则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我们一切国策基本上都是围绕“强国”展开的。尽快把国力提升上去。

至于消费,则属于“奢靡之道”,儒家也是鄙视的。

晚清时期,看上去GDP很高,但也是“高生产、高消费”。

而另一边的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做的则是剥削日本民众用于“投资”,而并没有扩大消费。

所以明治维新时期,人民起义非常常见,1000人以上规模的起义一年就有30起,小规模的更是数不胜数。

反过来看大清,相比于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简直就像是生活在天堂里。

所以“明治维新”能够成功,背后是人民无尽的痛苦和血泪。

晚晴没办法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满清毕竟属于“异族统治”,没有大义的名分,不具有“皇位”的合法性,所以更注重民众的“愉悦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