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60城出炉,深圳排第一,湛江惠州均有上榜。近年来高铁的快速发展,拉近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并且也把跨市甚至跨省的迁移时间成本大大降低了不少。  让人们在城市生活里头也可以感受到舒适与便捷的幸福感。 广东省在大大改善交通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的生活圈概念。 例如粤港澳生活圈、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泛珠三角两小时生活圈等等。的确这样跨市的生活圈在广东会渐渐形成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 城市商圈的形成,从中也是可以窥见该城市的生活圈的发展轨迹。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就有三百多个,并且每个城市的生活圈与商圈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如果从生活圈的角度去分析全国城市生活状况的话,该怎么去衡量呢?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和贝壳研究院近期发布了一份报告,名为《2021中国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 通过对全国前60大城市研究显示,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综合评分靠前的城市。 这些城市无论是从GDP,还是人口规模都是占据该地区的地理优势。 《2021年中国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报告中,围绕“分钟城”这一核心概念展开评比。 借助城市生活圈服务可达度、业态丰富度、环境品质度三个指标。 并重点分析深圳、北京、上海、成都等典型城市与社区相关案例,为未来城市生活画像。 有趣的是在60个大城市中前十的城市,除了排在第十的北京外。 其余九个均为南方城市,其中,深圳稳居第一,成都位居第七。 从环境品质度这一项指标来看,以小区为中心的生活空间居住环境水平评比,受到众多设施和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 其中包括对影响小区的环境绿化、停车、物业等指标也进行了量化考量。 从各大大小小的城市,尤其一二线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来观察。 人口大量的集聚、发展更为成熟的中心城区,其便利度往往更高。从而在服务可达度、业态丰富度、环境品质度三个指标的评分也是比较高。 发达的商圈基本位于二三环范围内,呈现出“内高外低,依次递减”的趋势分布。深圳的城市面积相较于其他城市都小很多,业态丰富度会更加集中。虽然三个指标单独抽出来对比不是最好的,都是整体的评分却占有优势。 广州市的面积是深圳的3倍多,服务可达度的指标相对偏弱一些。 虽然核心城区多为老旧小区比较多,环境品质方面不如周边新区。 都是在广州生活过的小伙伴不难发现,广州天天对市区的老旧道路等等基建进行改造翻新。其一定程度改善了市区的容貌,提升小区容积率、绿化率及增加车位配比等方面。 而排在广东第二梯队的东莞和佛山,也挺进了这份名单的前30名。 有趣的是广东粤西的湛江排在41名,让人有点小意外。虽然如此,但是湛江的商圈和生活圈的发展模式如同广州。 赤坎和霞山两个老区,中间夹着市辖新区形成一个长的经济核心发展地带。 并且在这个“分钟城”的生活圈范围,也已经形成多个商圈围绕着。再依靠市区内海湾的优秀环境,组成独特的内海湾型经济带。如今的雏形已经形成,相信在十四五期间必定有一个大飞跃的发展。上榜的广东城市还有排在51位的惠州,位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 总而言之,关于这份《2021年中国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报告。 绝大多数区域的重点城市,其生活圈活力表现都让人比较惊艳。并且南方城市生活圈活力整体要好于北方城市,这点毋庸置疑。 虽然有众多城市的GDP和单方面条件都优于上面的一些城市。 但是该份报告的评分是算综合得分排名的,不是只看单个项目的分数。希望大家要注意一点,这些得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以一个动态思维看待。例如GDP高的城市,城市地面肌理的不同,地块尺度大。交通体系覆盖乏力导致空间割裂,降低了服务业态的可获得性,拉低指数值。期待上榜的城市继续保持和提升,没上榜的城市继续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