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在旅途杯”中国作家诗人眼中的旅游名胜景点大奖赛入围作品展:猴恋青峰

 中华汉语文史馆 2021-09-27
景迈山古茶林
猴恋青峰

 

这里是普洱茶重要的原生地,园面积堪称中国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最,是世界上唯一一处千年万亩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景迈山古茶林。
如果说景迈山古茶林是大地给山上布朗族、傣族、佤族、哈尼族人民的馈赠,那么“普洱茶”这块金字招牌,则是源源流淌的普洱茶文化给山上布朗族、傣族、佤族、哈尼族人民的额外馈赠。景迈山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显著的保护利用成效,造就了千年万亩古茶林“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特质。当你的脚步踏上祖国西南边陲澜沧江中下游西岸的这片千年万亩古茶林,当你的目光投向“古茶山绵绵,村寨和农舍像镶嵌在古茶山这块巨型绿毯上的装饰,单株或成片的古茶树在农舍间肆意生长”的壮美古茶林,景迈山的布朗族、傣族、佤族、哈尼族人民便向你敞开怀抱,为你慢慢地揭开一层又一层魅力无限的神秘面纱。

 

◎景迈山的千年万亩古茶林

 

景迈千年万亩古茶林,位于祖国西南边陲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明乡的最南端,西邻西双版纳勐海县,东邻友邦缅甸。古茶林的山脉呈西北向东南走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15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8℃。
只见古茶绿满山,不见秋天稻谷黄。景迈山村村寨寨都是古茶林,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处处长满古茶树,老老少少人人事茶。景迈古茶林分景迈和芒景两个行政村,总面积66.9平方公里,共有8个自然村692户2840多人。景迈村是一个以傣族为主体民族的高山傣家村寨。芒景村则是一个以布朗族为主的高山布朗族村寨。这里的村民们除了种植极少量的水稻、旱谷、玉米之外,世代以茶叶为主要经济来源,村民们保护古茶林、种植新茶树、销售自家茶叶,故而至今全村范围内仍保留有大面积人工栽培型的千年古茶林上万亩,是目前云南、乃至全国范围内所发现的最大规模的古茶林。
景迈山是中国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其千年万亩古茶园的面积堪称各古茶山之最。景迈山整个古茶林占地面积约2.8万亩,古茶林内的糯干、景迈、勐本、芒埂、上芒景、下芒洪、翁洼、翁基、班改、老酒房、龙蚌、南桌等十余个村寨,现在实有古茶树采摘面积1.6万余亩。景迈千年万亩古茶林,是一个历史与现实紧密粘连的地方,是人与自然融合一体的最佳典范。千百年来,不管山里发生过什么史事变故,自栽下第一株茶苗起,这里就注定是茶的生灵地,这里注定是诞生文明、传播茶文化的地方。在布朗族传说中,布朗祖先帕雅哎冷推广种植茶园,并留下“牛马会死光,金山会花完,唯有茶园方可让子孙后代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遗训。
据布朗族有关傣文史料和芒景布朗族佛寺木塔石碑记载,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对茶树的驯化与栽培,最早可追溯到傣历57年(公元696年),迄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古茶林的茶树在天然林下种植,是最为古老的种植方式。经过几个朝代、几辈种茶人的连续开垦种植和精心看护管理,至今古茶林面积已达上万亩。由于这些茶树树龄甚高,所以在外形上都显得历尽沧桑、饱含风霜。茶树的枝干上长满了苔藓、藤蔓、野生菌类和许多寄生兰花、杜鹃等附生物,还有一种具有神奇药用价值、被人们称为“茶树上的精灵”、形状类似螃蟹脚的寄生物——螃蟹脚。螃蟹脚据说只有在上百年的古茶树身上才能找得到。它不但有清凉解毒的作用,若常饮用还可防止血管硬化。然而,近年由于人为地过度炒作螃蟹脚的药用保健功效,茶树上的这些精灵,已经遭受了来自人类的灭顶之灾,几乎只能见到星星点点。
2003年8月,中国科学院“澜沧景迈千年万亩古茶林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研究提出:景迈千年万亩古茶林集生物宝库、文化宝库、金山银库、生态和人文旅游宝库及艺术宝库于一身,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和生产应用价值,是世界茶叶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重要的自然和人文遗产,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
2007年,景迈千年万亩古茶林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显著的保护利用民间文化遗产成效,被命名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曾经到古茶林进行考察的专家学者称这片古茶林是“人类茶文化史上的奇迹”,是珍贵的“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
景迈千年万亩古茶林,属乔木型千年古茶树,乔木大叶种是古茶山中最有名的,也是茶迷们心中的圣品。古茶林中有“远看是茶山,近看还是茶山”的生态台地茶;也有“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园”的乔木古树茶。古茶林内的土壤属于赤红壤,植物群落属于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植物,茶叶品质优良,芽体肥嫩柔软,白毫丰满,茶香浓郁享誉中外。用景迈千年万亩古茶林的古茶树发出的鲜嫩芽叶为原料,经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普洱景迈茶,不但香高、性烈、味厚、气足,而且具有形、质、色、香、味、气、韵俱佳的特点;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温中补肾、降血压的药性;具有清凉解渴、醒酒、去疲劳、怡神志之功效。常饮能美容、健身、助消食、减肥、改善营养结构、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衰老等功效。此外,普洱景迈茶还能延年益寿,据2020年统计,仅糯干傣族寨子就有年近百岁“老寿星”十几人,成为远近有名的长寿之乡。
历史上,景迈古茶林的茶叶用笋叶和竹篮包装,由人挑、背或牛马驮负,通过茶马古道,源源不断地运出大山。其中一部分进入普洱府,作为普洱茶的重要原料之一进行销售。另一部分绿茶则直接通过中缅边境的洛勐和打洛,进入缅甸的景栋等集散地,在缅甸销售之外,还销往泰国等东南亚各国。
1950年,作为景迈山布朗族头人之一的苏里亚,幸运地参加了“云南省少数民族进京国庆观礼代表团”,到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一周年国庆观礼活动,并将景迈茶精制成的“小雀嘴尖茶”亲手送给了伟大领袖毛主席。2001年,在上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论坛大会上,江泽民主席送给各国首脑的礼品中也有景迈古树茶的身影。

 

◎景迈山美丽动人的传说

 

任何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里,都少不了伴随着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的历史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同处于景迈古茶林的布朗族和傣族,对于先祖怎么来到景迈山,却有着各自美丽动人的传说。
相传,景迈山布朗族的先祖曾生活于昆明滇池一带,为了躲避连年战乱,他们一路向南迁往澜沧江中下游的湿热蛮荒之地。迁移途中,出现严重气候水土不服,疾病在族人中间渐渐蔓延开来。一天,部族头领哎冷也感觉口干舌燥、身体忽冷忽热,实在坚持不住了不得不停下来在一棵树下歇息。他望着枝头鲜嫩的芽叶翠绿欲滴,便顺手采摘下几个芽叶放进口中咀嚼,以解喉头灼热。咀嚼间他发现此物苦涩后回甘,接着满口生冿,喉头、心口果然轻松舒坦起来。哎冷昏昏沉沉地睡着了,等一觉醒来,感觉身体的病痛减轻了许多。原来这树叶可以治病呀!他高兴地采摘下更多的嫩叶分给大家咀嚼食用,患了疾病的族人都渐渐痊愈。
为了感恩,哎冷当即带领族人焚香点蜡,以本民族最隆重的仪式,向这棵不知名的树顶礼膜拜。他高兴地为这棵树取名为“腊”,叮嘱族人永远记住拯救他们生命的树。布朗族对茶的那种难以言表的崇拜与敬畏之情,也许就是在此时产生,并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茶,就这样被布朗族的先祖发现和利用,而且这一发现和利用是当地的各民族都公认的,因为当地世居的不同民族,大家都称茶为“腊”。
布朗族的迁徙队伍越往前走,途中遇到的原生茶树越多。举目远眺,哎冷看到一座山,远看像一头大象,走近山顶像顶到天,满山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土地肥得流油,七条清泉从山上不同的箐沟流淌下来。这里不仅有鸟有兽,还有许多在迁徙途中拯救过部族生命的“腊”。而且这里易守难攻,是建立村寨的理想之地。哎冷指挥族人在山上建立家园,并进行大面积人工茶叶种植。
哎冷手持拐杖指点茶树,教族人加以分辨认识,大家给茶树做上记号,再把做了记号的原生茶树移到家附近栽种、把采到的茶籽播种在泥土里。茶园一年年在扩大,原生茶树一步步得到驯化。这一棵棵被哎冷的拐杖指点过的茶树,大都成为了各家各户、各村各寨古茶林里的第一棵茶树。布朗族的后裔把象征着部族首领哎冷拐杖的栗树桩插在茶树下代表茶树的魂魄,并对其虔诚膜拜。从此茶魂桩就被布朗族种茶人赋予了与神灵同等地位的象征价值。他们认为山神和茶祖已经委托茶魂桩守护这片茶园,她的荫泽定能庇佑整片茶园,护佑整个景迈古茶林。
哎冷指点族人们勘查地点建立村寨时,在适合建村立寨的地方插下拐杖。哎冷查下拐杖的地方,就是后来每个村寨的中心。布朗族后裔在寨心栽下几根象征哎冷拐杖的栗树桩,寨心桩同时也成为村寨的保护神。他们相信,从此寨心桩不仅能保村寨平安,保佑村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还能管住他们的道德、良心、信誉等。
布朗族祖先迁徙到景迈山时,景迈山附近的河谷平坝已经是傣王的领地。居住在河谷平坝的傣族民众,猛不丁看见一大群穿着打扮与自己不同的异族出现,并占领了整个景迈山,难免惶恐不安起来。哎冷部落的日益强大,傣族民众的惶恐不安,也让傣王帕雅棱宛寝食难安。傣王瞻前顾后了几年时间,最终决定派兵攻打景迈山上的布朗族部落。
哎冷向来主张各民族部落和平共处,他知道一旦开战,任何一方都肯定没法避免死伤。于是他决定用智慧化解傣王的进攻,化解眼前的灾难。当傣王军队到达景迈山脚时,远远看见山坡上严阵以待的布朗族队伍一排又一排。傣王派出的探子到山腰时,又看见一群群妇女在挖土、运土,并不停地吃土、吃叶子,牙齿都黑黑的,肚子都鼓鼓的。傣王军队大惊,认定这些人的巫术十分了得,竟以泥土、树叶为食,傣王听到各种不可思议的报告,不得不罢兵息鼓。其实,山坡上整齐的队伍都是包上白色头巾、穿上衣服的树桩和芭蕉桩,山腰挖土妇女都是孕妇,布朗族妇女都有吃土和嚼槟榔染牙的习惯。
傣王强攻不能,只好决定用和亲的方式解除哎冷布朗族部落的敌对威胁,决定把七公主许配给哎冷。
其实,哎冷之前去赶集,他与七公主在集市上不期而遇,两人一见钟情,经过弹琴对唱、吹树叶传情,加上后来的孔雀传书,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还没有等傣王正式提出和亲昭告,哎冷与七公主已经爱得死去活来。傣王这一决定,自然让两人喜出望外。
这对青年男女的幸福结合,既是布朗族和傣族的结合,也是山地茶文化和河谷稻作文化的结合。由于迎娶了傣王的七公主做妻子,傣王封哎冷为基层官员“帕雅”,管理整个景迈山区域。从此,人们称哎冷为“帕雅哎冷”。
帕雅哎冷为人诚实,对傣族头人自然也很忠诚孝顺,很得傣王的赏识厚爱。有一次,傣王叫7个女婿各率属民修筑一段城壕,限期七天挖完。帕雅哎冷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挖完了,而其他六个女婿挖了十天还挖不完。等傣王打着金伞盖,骑着大象前来检查验收城壕时,看见只有帕雅哎冷完成了任务,而且修筑得非常好好,于是把象征权贵的金伞盖赏赐给了帕雅哎冷。其余6个女婿无不嫉妒帕雅哎冷。
经过多次明观暗测,帕雅哎冷的聪明才智进一步得到傣王的赏识。傣王只有7个公主而没有王子,逐渐年迈后自然要对身后的事情提前做些安排。一天他对七公主说,想让最诚实能干的帕雅哎冷将来继承傣王位。不曾想隔墙有耳,此话竟然传到了其他六个公主的丈夫耳朵里,弄得他们更加嫉恨帕雅哎冷。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勾结与密谋,6个女婿都觉得必须尽快除掉帕雅哎冷,否则王位非他莫属。他们以邀请帕雅哎冷到勐海坝谈事为名,决定设计暗算帕雅哎冷。收到邀请的帕雅哎冷,为了表示自己光明磊落不贪王位,明知凶多吉少,却决意只身前往。他不想让七公主受牵连遭遇不测,也不想因为个人的生死引发部落纷争。他不仅不让七公主陪伴同行,而且一再交代嘱咐:若自己此行遭遇不测,只管守护好景迈山,不准出去寻仇报复,以免引发战乱毁坏家园。
帕雅哎冷出门后,七公主心里总感觉恍惚难安,她每天站到高高的山梁上,遥望勐海坝方向等盼自己的夫君归来。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帕雅哎冷最终惨遭毒手,客死勐海坝。七公主日复一日地等盼,等来的却是夫君遇害的不幸消息。
七公主听到这不幸的消息,瞬间天崩地裂,她一口鲜血喷涌而出,气绝于山梁上,化为高高的公主坟,千古守望着夫君的归路。据说公主坟上长出一棵芒果树,每年枝头发出的嫩叶,都红得好似七公主临死前喷涌的那口鲜血,让人看着都感到心疼。

 

◎景迈山的绿色生态发展

 

极具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价值的景迈千年万亩古茶林,属于普洱,更属于全世界,其普洱茶历史文化景观,是人类特别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绿色生态发展”一直都是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发展的坚强后盾。
随着普洱“绿三角(澜沧、西盟、孟连)边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景迈千年万亩古茶林茶文化传承的重要地位正在彰显与凸现。全力扎实地推进景迈千年万亩古茶林世界申遗工作,是弘扬普洱茶文化,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也是打造景迈千年万亩古茶林绿色生态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者简介:
猴恋青峰,本名周播,男,汉族,1968年3月生,职业教师。2006年开始业余创作,2015年以来担任云南省普洱市作协副主席,2018年加入云南省作协。出版有个人小说集《村里有块龙马石》、散文集《记忆的画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