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应该都在关注全运会吧。 而我注意到, 2022年北京冬奥特别宣传片 ,原来也早就放出来了。 雪孩子、孙悟空、葫芦娃、哪吒三太子... 谁看了不说一句 爷青回! 这支北京冬奥短片,其实是由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制作的。 提起这个名字,很多人心里可能没有什么概念, 但它着实给我们的童年带来过很多回忆。 不,准确的说是: 童!年!阴!影! 01 不输成人动画的尺度 早期的国产动画,其实是给成年人看的。 不信?我们来好好分析一下。 「大尺度故事情节」 在《喜羊羊》都能遭到家长举报停播的今天,动画片正日益趋于幼稚低龄。 但搁以前,上美影在尺度这一块就没让过步。 比如《黑猫警长》,当年一只耳被黑猫警长打掉耳朵的血腥画面,多多少少给我幼年的心理带来一些震撼。 有些故事吧,虽然是为了科普动物界常识,但一经过拟人化处理就恐怖翻倍。 像是自然界里,母螳螂会吃掉公螳螂来汲取营养,乍一听好像没啥。 而在动画里却表现为 新婚之夜,新娘生吞了新郎 ...... 还有《邋遢大王奇遇记》,鼠王为了统治人类,把男孩缩小带到老鼠洞里做细菌实验。 即便是把人物画得尽量卡通可爱,这些故事的情节尺度放在今天也难以被接受。 更别说上美影还尤其擅长 氛围营造 了。 「诡异的画面氛围」 说到诡异的画面,就不得不提名《魔方大厦》。 就算是让成年人来咂摸,都会觉得被这些 吊诡的面部表情 吓到背脊发凉。 在大厦里,玻璃人的身体部位被当成玩具零件一样拼接起来。 还有一部《鸭子侦探》,虽然知名度不如《魔方大厦》高,但诡异程度也丝毫不输。 用几十双暗中观察的眼睛来烘托出危险的环境。 再譬如墙上那副死掉的鸭子画像,眼珠子滴溜溜的转。 这种半夜起床发现窗外有黑影的情节,不得给孩子吓出好几晚噩梦来? 除了这些故事情节和画面上给观众带来直接的震撼之外。 有很多动画经过再解读,也能发现其内含不少 成人隐喻 。 「有深度的成人隐喻」 《哪吒》作为一个知名IP,一直以来被翻拍过不少版本。 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哪吒对龙王三太子扒皮抽筋的爽。 但从本质上来看,哪吒的故事是一个 反抗父权主义、反抗封建礼制 的悲剧。 龙王吃人是假,封建礼教吃人是真; 削肉剔骨,是与父权主义的彻底割席; 当年哪吒在暴风雨夜中自刎而亡的 悲壮意境 ,如今恐怕再难呈现。 02 行业顶尖的水平 其实吧,虽然嘴上说着什么童年阴影。 但从故事到画面,再到背后的隐喻,这背后体现的都是整个团队的制作用心。 上美影所追求的动画,并不是小孩子们的饭后娱乐,他们更希望让动画变得更有 教育意义 。 在日本动漫风靡的今天,很多人不知道,早在60、70年代, 中国才是世界美术动画片的真正王者! 如今被捧上动漫神坛的一些日本动漫大师,早年都深受过上美影的影响。 1984年,宫崎骏和高田勋访问过上美影,献上了《风之谷》胶片作为礼物。 两人不仅对制作水平表示赞叹,回国后还仔细研究了上美影的所有作品。 大家熟悉的《铁臂阿童木》画家手冢治虫也是上美影导演的迷弟。 一手促成了铁臂阿童木和孙悟空的梦幻联动。 上美影的制作水平,主要体现在对于民族元素的运用上, 通过动画向世界展示民族自信 。 不需要模仿别人,我们民族浓厚的文化底蕴蕴取之不尽。 「木偶」 木偶戏作为汉族传统艺术之一,把木偶的动作逐个拍摄下来,再连续放映。 就成了 木偶片 。 1979年,上美影拍摄出第一部木偶系列片《阿凡提的故事》。 木偶片工作量大耗时长,很多时候把木偶摆弄一整天,最后呈现出来可能是影片里的其中几秒而已。 像我们今日看的好莱坞口碑动画电影《僵尸新娘》,其实也属于木偶片。 「剪纸」 剪纸也是我们古老的民间艺术了。 在剪纸片里,你可以看到 皮影戏、北方剪纸、窗花 等民间艺术的呈现。 比如大家最熟悉的《葫芦兄弟》,就属于剪纸片啦! 当年沉迷其中的剧情,根本没有注意它的艺术表现形式,原来这么牛X! 「水墨画、敦煌壁画」 有时候你根本想象不到,小时候我们通过动画,就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 艺术的熏陶 。 比如《小蝌蚪找妈妈》水墨画表现形式的背后,居然是取材于 齐白石的画作 。 这个虾。 还有这个蛙。 每一种动物形象,皆可以从齐白石的画作中找到对照。 还有《九色鹿》里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色彩和风格,其实是借鉴了 敦煌的壁画 。 让横幅长卷的平面画作,变得栩栩如生了起来。 03 上美影为何消失? 和以前的行业顶尖地位相比,如今的国产动画地位确实尴尬。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当年的辉煌,为何再难重现? 现在是个快销的时代,动画走向 商业化 。 你很难再看到有人会为了一支小短片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当年国家大力支持上美影创作,不管花费多少成本都可以报销,所以 老一辈们是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艺术当中 。 每一个人物形象、分解动作,都要拿出来细细讨论。 甚至会在自己的桌台上摆一面小镜子,对镜表演,每一个神态都经过反复的琢磨。 但时代在发展,艺术很难当饭吃,上美影也不得不努力赚钱了。 1999年的动画电影《宝莲灯》,是上美影走向 商业化 的标志。 三首插曲分别邀请了李玟、刘欢、张信哲来演唱,可谓是下了血本。 结果就是插曲比电影本身还要火。 爱就一个字 我只说一次 你知道我只会用行动表示 2001年,上美影推出第一部校园音乐题材动画片《我为歌狂》,也是同样的套路。 胡彦斌的原创曲火了。 动画片却因为制作粗糙,被吐槽是在播放PPT (但剧情还是做得不错的 民族艺术传承受限制,又摸索不出一个比较成熟的商业化模式。 上美影的没落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时至今日,国外不少优秀的动画都在绽放光彩。 我们会为了日本动漫掉入二次元,也会为了皮克斯走进电影院。 只是偶尔还会惋惜一句。 真正的大师,怎么就被时代的浪潮所淹没了呢? 其实说这么多,我们也不必对国产动画太过悲观。 这几年,也有不少优秀的国产动画出现,比如: 视觉效果成熟震撼的《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 还有反过来向动漫大国日本输出的《罗小黑战记》; 上美影是国产动画的起点,但并不是国产动画的终点。 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