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90秒·孔诞特稿】孔子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慧然 2021-09-28

图片

孙教授 陪你学《周易》第 457

今天是孔子诞辰2572周年的纪念日,不消说,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我却老在想一个问题啊:既然大家如此地景仰孔子,那你知道孔子此人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吗?

答案可能很不一样。或许有人说是“仁爱”,或许有人说是“好老师”,或许还有人会说他“好做官”,等等。但在我看来,孔子的最大特点却应该是“好学”。

I关于孔子好学的记载,在典籍中是比比皆是的。比如按照《论语》上的记载,孔子年轻时就有“入太庙,每事问”的习惯,又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而最有意思的是,孔子虽然对自己被称为圣人和仁者是不接受的,如他曾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但他对自己的“好学”却是承认的,如他曾经得意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所以,如果我们讲《论语》开篇那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名言,乃是夫子自道,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III 我们再看孔子另一个著名的自我评价:“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大致意思是说,“把该学的东西默记在心,对学习永不满足,教导别人永不倦怠。除了这些,我还有什么呢?” 

你看,在这里他老人家也是将“学而不厌”放在“诲人不倦”之前来谈论的。我们平时经常将孔子称为中国的第一位老师,但他这个天下一等一的“好老师”,却是因为他首先是天下一等一的“好学生”啊。

IV 除此之外,我们知道孔子还有个“六言六弊”之说,在那里,孔子更是将“好学”作为一种异常重要的“品德”,置于“仁、知(智)、信、直、勇、刚”等等六种美德之上的!这也足以见出孔子对“好学”重视。

所以,今天我们追怀孔子,学习孔子,并不是要学习他那一套也许早已过时了的治国理政上的和伦理道德上的东西,他的那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好学精神,或许才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