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过成功承办第六届省旅发大会看邯郸传承红色基因

 东海若水斋 2021-09-28

洒向千峰秋叶丹



2021-9

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许多动人的红色故事在邯郸这片土地上发生。邯郸西部的大山深处,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晋冀鲁豫中央局等党政机关驻扎在这里,大量红色遗存为后人讲述着那段燃情岁月。

图片
涉县连心巷赤岸英雄馆。商帆/摄

近年来,我市大力弘扬革命文化,统筹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各部门各地区积极作为,让革命文物焕发新生机,成为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进力量、赋能乡村振兴、促进老区发展的活力源泉。在仲秋时节举行的第六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我市展示了在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受到参会中外嘉宾一致称赞。

挖掘红色资源 弘扬红色文化
图片

“太行山,我亲亲的奶娘,是你用生命守护我成长,是你用善良教会我坚强,多少次在梦里又回到了你身旁。”在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里有一组照片,记录着一个特殊的英雄群体,她们用甘甜的乳汁、无私的母爱,甚至用生命呵护着八路军将士的后代。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太行奶娘。在红色记忆小镇,《太行奶娘》全息投影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在这片红色沃土上,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值得人们追忆铭记。近年来,各县(市、区)积极作为、创新工作方式,营造革命文化、红色文物的挖掘保护工作良好氛围,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把红色历史记录、展现出来。

红色记忆小镇复制了涉县境内有代表性的21处革命旧址。走入小镇,古朴素面的房屋、栩栩如生的雕像生动再现了当年根据地军民的斗争生活。工作人员介绍,红色记忆小镇二期布展围绕晋冀鲁豫边区政权建设展开,对财经、农粮、教育、文化等多个极具代表性的下设机构内容进行了再充实、再挖掘,以全新方式展示了边区政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程。如今二期建设全面收官,标志着集“业态+研学+演出”的综合体小镇正式亮相。

拓展旅游体验 提质红色旅游
图片

“突然之间,敌机突袭,炮火连天。百姓们在战士们的掩护下纷纷撤退。小英子的红五星在慌乱中丢失了,她冒着炮火找到了红五星,却不幸倒在了敌人的炮火中。随着英子母亲伤心的呼喊,观众们留下了眼泪……”9月23日,《再回太行》行浸式夜游演出在红色记忆小镇隆重上演,点燃了游客的红色激情。

该演出将小镇现有建筑作为舞台,采用“情景演艺+实景浸入+电影幕”的形式进行。行浸式演出有别于“讲历史”,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精心设置的场景和音乐,将红色记忆“浸入其中”,深深震撼着现场游客。

“这种旅游体验很特别,把红色历史与红色景点相结合,让游客参与其中,具有强烈的现场感……”一位来自山东的嘉宾说。《再回太行》作为常态化演出项目,一方面,构建了红色文化演绎和党史学习教育宣传阵地,传承八路军一二九师红色文化精神,拓展红色文旅新体验;另一方面,成为涉县现有红色旅游的夜间补充产品,通过夜游项目吸引、延长游客在涉县驻留时间,同太行红河谷其他旅游景区相互融合,牵引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产业发展,为全域旅游发展和旅游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发展红色旅游 赋能乡村振兴
图片

磁县陶泉乡花驼村,地处太行山深处,依山就势,与石为居,相传北齐时期已基本形成,是磁县海拔最高的村庄,有“磁西百里天尖村”的美誉。1938年起,八路军一二九师兵工厂驻扎花驼村达6年时间,其间,枪支弹药、被服鞋袜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前线。如今,花驼村仍完好保留古炮楼、枪支组装厂、手榴弹厂、电台总部、毛巾毛衣厂、肥皂厂等旧址16处,旧器具300余件,对研究当时的革命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2017年8月,退出产能的磁县申家庄煤矿转型成立申美集团,对花驼村所在的天保寨景区进行统一规划,依托这里的红色资源和古村落资源以及自然景观,工农联手,走绿色发展之路。引导村民入股参与景区运营,扶植村民开办农家乐。同时,申美集团的工作人员对景区内红色遗址勘察、军工史料的整理及文物的收集做了大量工作。他们曾先后到山西、河南等地查阅资料,走访曾经在这里生活战斗过的军工老战士,到北京、石家庄,请教相关专家学者。如今,花驼村一二九师兵工厂博物馆已经成为那段红色历史的重要承载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这里追忆历史,曾经闭塞的红色老区焕发出新的生机。

穿越时空,红色文化和文物所传承的革命精神正在成为促进老区振兴、助力脱贫攻坚、实现融合发展的不竭动力。

来源 邯报融媒体记者 张英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