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史释疑]十六岁的顺治帝为何要废掉首任皇后?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21-09-28

文图/历史刘老师V  (他的原创文章)

顺治十年八月,年仅十六岁的顺治帝,把结婚仅仅两年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给废掉了。而他的理由也相当的简单——“(皇后)无能,故当废”!

其实,顺治帝的这个理由相当的模糊,想要搞清楚他为何要废掉这个皇后,就要从他们的婚事开始说起。

事实上,顺治帝的这门婚事是典型的包办婚姻,是多尔衮当权的时候为他挑选的。而之所以挑选博尔济吉特氏来当这个皇后,其中也有孝庄太后的意思。

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亲王吴克善的女儿,同时她还是孝庄太后的亲侄女。也就是说,孝庄太后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了自己的儿子。

熟悉清史的朋友都知道,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始,满人就有和蒙古人联姻的传统,目的就是要用强悍的蒙古铁骑来为自己服务。

包括孝庄太后和她被封为皇后的姑姑在内,很多嫁给清室的蒙古贵族女孩儿,都是满蒙联姻的结果。

原本,博尔济吉特氏应该是能够获得顺治帝的宠幸的,因为据《清史稿》记载,她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还非常的聪明(后丽而慧)。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能够同时拥有傲人的容貌和智慧,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然后,博尔济吉特氏并没有好好把握住自己的这些优势,而是用自己的另外两个缺点捣毁了自己在顺治帝心目中的美好想象。

原来,在顺治八年八月举办完大婚之后,顺治帝就发现了博尔济吉特氏的两个缺点——奢侈和嫉妒。

大家知道,顺治在位的十八年间,清王朝一直在忙着完成统一天下的战争,军费和粮草的开支是一笔巨额的数字。

为了节省皇宫的开支以供应前线,甚至顺治帝都亲自带头减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开支,平日里在吃穿方面是能省则省。

然而,不知是博尔济吉特氏在娘家挥霍惯了,还是自己也从内心深处不喜欢这桩婚事。总之,在经过顺治帝的几次提醒之后,她依旧我行我素,让顺治帝很是气愤。

再有,博尔济吉特氏在娘家都是被当作掌上明珠来对待的,猛然间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而且后宫之中还有不少和自己分享同一个男人的女人,心中肯定特不舒服。

和大多数的掌上明珠一样,心里不舒服了总要找些事情发泄出来。

于是乎,在顺治帝面前几次三在无中生有之后,顺治帝是彻底烦透了博尔济吉特氏,认为她不具备一个母仪天下的国母的风范。

于是,在结婚两年后的顺治十年八月二十五日,顺治帝给大学士冯铨等人下了一道旨意,让他们查找一下前朝有关废黜皇后的记载。

旨意下达之后,大臣们当即就明白了顺治帝的意思——皇帝这是要打算废黜掉当今的皇后啊!

于是,他们纷纷劝谏顺治帝,两口子要好好过日子,生活中的磕磕绊绊是难免的,日子总是要向前看得。

然而,顺治帝用一句很简洁的话,就驳回了他们的谏言——“(皇后)无能,故当废”!

紧接着,当天顺治帝就把自己的意思告诉给了母亲孝庄太后,而且下旨废掉了博尔济吉特氏的皇后,降为静妃。

从皇后降为普通的妃子,可谓是连降三级(中间还有皇贵妃和贵妃两个级别)。而且顺治帝给他的封号也很有意思——静妃,你还是到安静的地方去静一静吧,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过错。

当天,被废掉皇后名分的博尔济吉特氏,就从皇后所居住的中宫搬了出来,到了一处极为偏僻的宫室。

当顺治帝把自己的旨意发给礼部的几个主要官员,让他们向天下传达自己的意思的时候,礼部尚书胡世安、侍郎吕崇烈、高珩都希望顺治帝能够再三思量。

其他御史言官们听到消息后,也是炸开了锅,一大批人纷纷向顺治帝进言,希望顺治帝收回自己的旨意,恢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的名分。

给顺治帝上奏折的人员当中,有一个名叫孔允樾的人,时任礼部员外郎。本来这事儿顺治帝没有和他商量,他却写了长篇大论的奏折把顺治帝给责怪了一番。

当然,包括孔允樾在内的所有人的劝谏都是无效的,因为顺治帝已经忍受了两年了,今天实在是忍受不下去了,说什么今天我也要废掉她。我连我母亲的情面都不顾了,难道还怕你们不成!

于是,礼部员外郎孔允樾因为“多管闲事”遭到顺治帝的点名批评,自动辞职回家。

从八月二十五日事发,到九月初四朝议结束,确定博尔济吉特氏被废,整个事件历时十天(于是后竟废)。

【参考文献:《清史稿—后妃列传》】

本帖内容来自网络

博尔济吉特氏被降为静妃后就从清室官方典籍史料中消失了。清史学家孟猜测吴伟业《古意六首》描述了静妃结局,但目前未有进一步证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