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 星期六 晴 总算熬到星期五了,师生们都兴高采烈的;没有想到,最后一个小时,迎接我的竟又是一场小风暴。 放学后,校长召集会议通报疫情,学校里有人感染COVID-19, 出于保护隐私,没有透露姓名,所有密切接触的师生会有另外的电子邮件通知,被要求自行隔离。 说实在,大家都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我听完没有大惊小怪,心静如水;开完会,关上电脑,直奔运动场,准备下星期一和星期二的比赛。 学生运动员们很认真地执行操练,其中,有些倔强、调皮或者偷懒的学生在赛季中已经被调教得棒棒的。看着他们奋力地奔跑在运动场上,我正倍感欣慰时,一个学生走向我:教练,我感觉有点不舒服。 想到这个学生前不久曾发生过昏厥,我嘱咐Ta休息一下,多喝些水。 当我为运动场上的学生鼓劲后,再转过身看Ta时,发现有些异样,于是立刻打电话给学校的trainer(训练师)。 训练师开着高尔夫球车火速赶到,学生有喘气但对我们的问题置若罔闻,当即决断打 911,由训练师和两名学生陪着Ta,其他的学生由其他的教练接管,我奔跑到学校的路口,为救护车指路。 很快就听到了“乌拉乌拉”的警笛声,一辆救护车到了,接着救火车也到了。他们卸下担架,跟着我跑到草地的尽头,树荫下。训练师跟救护人员接上头,谈及该学生的训练病史。 从教多年养成一个习惯,每次与学生外出,都将学生的所有信息打印出来背在身上,以防万一。没想到,这次真的是用上了,拿出学生的信息交给救护人员,并联系上了学生家长。 看到学生家长赶到,救护人员将学生妥妥收留,并准备带去医院检查,我们才稍稍放心了一些,繁忙的一周落下帷幕。 常年的工作量已是惊人,今年的更甚一筹。不用提病毒的影响,也不提每天换班时对教室的消毒处理。单单说说课堂和课程吧。因为要同一时间内顾及面授和网课的学生,同时管理两边的课堂,你的脑子每节课飞速运作兼顾两者。还有,测验与考试需要同步进行,为了公平起见,需要重新设计考题;所有的课件需要重新整合。总之,今年,就像第一年新入职的老师,一课一课重新做,电子化自己全部的中文课程,从中文一到AP,总共六级。 感觉自己就是在“愚公移山”,慢慢地,但是有条理地在前进,“智叟”在哪里?能不能支点招?不过,每天都在学习新的知识,很充实,想想今年每天使用的电子工具和资源:progressbook, Blackboard, Google Classroom, Google Slides,Quizlet, Gimkit, Flipgrid, Jamboard, YouTube, Kami...技术总监说:不要开太多的窗口,以防网速变慢。我在想我还能再减到几个窗口呢? 有时候,网络或技术故障时,满头大汗地忙着解决,面授的学生已经开始不耐烦了,我心中也开始飙起脏话,但还是一句温柔的问候:各位,能不能安静一下,你们可以看看书,让老师静心做一个problem solver, 让另一边的学生也加入进来啊?当我将问题解决了,又和屏幕里的学生重新会合时,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估计我的“得意忘形”也感染到了学生,他们纷纷鼓起掌来。 到了周五,开始登记成绩了,发现有的网课学生三周的作业碰也没碰,一问三不知,我不断地拷问自已:你教的都是些什么天才学生啊?所以,还得搭上周末的时间,给这些从不交作业的学生家长写电邮。 然而,还活着,还能写我的公众号,真好!由衷地感谢家人,没有他们的支持,我无法想像这开学三个星期自己是如何熬过来的。老父母们不时送点汤汤水水,先生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并监督家中修网课的小神兽们,让我心无旁骛。 小儿子的生日庆生会也是等我匆匆开完网上的家长会后参加的,所有的工作都是家人在准备:老父母炒了长寿面,先生婆婆大儿子买来了礼物,大儿子还烘培了奶酪蛋糕......我很内疚,不称职的妈妈呀,小儿子体谅地说:我只要妈妈抱抱我... 连自己的梦境都是在学校里以及在上课,“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这一年,对老师的考验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智力上的,更是体力上的,以及精神上的。在这里祝福我的同事们以及同行们一切平安。 抗议还是抗疫,这是一个问题 |
|
来自: 昵称7707636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