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在匹兹堡的街头 与安迪·沃霍尔相遇

 小张老师398 2021-09-28

你看过这幅画吗?Campbell Soup Can(金宝汤罐头);

你熟悉这幅画吗?60年代美国人心目中的女神Marilyn Monroe (玛丽莲·梦露);

你知道这些画的作者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吗?精神病和抑郁症缠身, 他却活成美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艺术家。

如果没有听说过,也没有关系,请随着小张老师一起漫游吧~

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市中心,安迪·沃霍尔博物馆有七层楼高。这个博物馆拥有最多的沃霍尔艺术作品和档案资料,是世界上最全面的个人艺术博物馆之一,也是北美最大的个人艺术博物馆。

一进大厅,就被两幅作品吸引住了。

拾级而上到7楼,然后再慢慢下楼,一层层地欣赏,感受安迪·沃霍尔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力,更多地了解这位美国艺术史上占据独一无二地位的人物。

安迪·沃霍尔(1928年8月6日-1987年2月22日)出生于匹兹堡,父亲安德烈和母亲茱莉娅来自东欧的斯洛伐克,就像其他的寻梦人,为了更好的生活,他们来到美国。

安德烈从事体力劳动,茱莉娅做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他们养育了三个儿子,安迪是最小的孩子。

安迪成长过程中,一直受神经系统疾病的困扰,四肢常常不自觉颤抖,后来又罹患抑郁症,常常翘课在家。卧床期间,信手涂鸦、听收音机以及收集好莱坞明星海报成了他的爱好,这也为他将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安迪进入高中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不过,父亲去世前,已经注意到小儿子的艺术天赋,于是积攒了一笔钱以供其上大学。安迪的其他两位哥哥没有上大学的机会,之后,以打零工为生。

在博物馆里,安迪母亲的照片有很多,其中还有两幅巨幅的。找遍整个楼层,才找到安迪父亲的照片,小小的,好像从征兵证上取下的。

安迪高中毕业照

安迪自画像:有些神经质

1945年,安迪高中毕业后去了著名学府卡内基理工学院学习,就是现在的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大学读得并不顺利,但好歹毕业了。

大学毕业后,前往纽约。

我们选择乘坐街车前往市中心的安迪·沃霍尔博物馆,上个世纪污染严重的钢城蓝天白云,安迪·沃霍尔离开家乡去大都市纽约闯荡的心情就如同这首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歌曲 500 Miles Away From Home《离家五百英里》所描述的那样:

Not a shirt on my back, not a penny to my name

Lord I can't go home this way

谁说搞艺术的就非是一穷二白的呢?21岁名不经传的安迪告诉大家:我要去纽约,我要发财,发大财,我要将艺术商业化。

结果,雄心勃勃的他成功了。

50年代,作为商业插画家,安迪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快速创作艺术的能力以及他愿意及时回应客户修改的要求。与那个时代蓬勃发展的摄影广告相比,他简单而精致的绘画风格不单单吸引了艺术总监,还有战后精明的美国消费者。

到1950年代末,他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绘画中。他被 1950 年代中期在英国开始的波普艺术运动(Pop Culture Art)所吸引,波普艺术家受到大众文化的启发,直接从广告或报纸上获取图像作为他们的作品。1961 年,他根据漫画和广告创作出他的第一部作品。

屏幕中的安迪正在用丝网版画技法(silkscreen Printing) 作画

安迪·沃霍尔是一位多产的艺术家,他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引发了最深的反思和最多的复制,不断的创新让他的艺术始终保持新鲜,而对他的艺术商业化的批评和炮轰从未停止过。

安迪·沃霍尔的“银云”是我和孩子们最喜欢的作品之一,他创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源于他对创新的热爱。这些充满空气和氦气的气球像枕头一样漂浮在一个空间里,银色的金属膜表面映出四周的景象,气球在柔和的气流中飘来荡去。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那种漂浮的意境。

安迪·沃霍尔再次成功地模糊了艺术中的界限,挑战了艺术应该从远处体验和观看的想法,原来,艺术是可以用身体接触的。

70年代和80年代请安迪·沃霍尔为自己创作肖像画的名流骤增,一年可以接50个订单,两联肖像画的定价是4万美金,一年轻轻松松进账2百万美金,堪称美国梦的典范。

以绘画的成功再带动其他的艺术,在博物馆,有介绍安迪的摄影和电影。巨大的一面墙上,三个超大屏幕,一个长吻的镜头足足3分钟。

据说,当时美国影视界的规定是接吻镜头不能超过3秒,安迪拍了3分钟的电影就叫Kiss,全部电影只有一个动作--吻。

不知为何,自己的呼吸突然不畅了,血液也好像突然凝固了。是安迪电影作品带来的不适感,还是突然涌进的大批游客带来的不安感?

在博物馆三层楼,安迪后期的作品为他的艺术实践翻开新的一页,不管你能不能接受他的表现形式。

1977 年 6 月 28 日,安迪在日记中写道:

“我告诉罗尼早上起床时不要小便,尽量坚持到办公室,因为他服用大量的维生素 B,所以当他小便时,画布会变成非常漂亮的颜色。”

安迪·沃霍尔开始在他的艺术中使用体液,他要求他的助手在涂有底漆或镀铜的画布上小便,由此创作了一系列抽象作品,称为氧化画。以这种令人惊愕亦或令人作呕的方式来寻找新的灵感来重新确立他在艺术界的先锋地位。

1982年,安迪·沃霍尔应邀到香港帮一富家公子的俱乐部绘制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肖像,大概工作让富家公子很满意,于是安排他去北京豪华游。在北京,无人知晓安迪·沃霍尔是谁,于是,他踏踏实实地做了一回不用戴面具的游客。

在天安门城楼前,看到主席画像,他说:切,这人画得比我好!

无论在大街上还是在胡同里,安迪异常兴奋,因为他看到了“安迪·沃霍尔”风,重复与复制,大家有着一样的表情、穿着一样的服装;感谢安迪,通过他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是那么的纯净朴素。 

安迪·沃霍尔对黑人艺术家巴斯基亚的欣赏与忘年交也成为美国艺术史上的传奇。

安迪·沃霍尔在遭受枪击后,健康状况和创作欲望每况愈下;1982年,比他小30多岁的巴斯基亚走进他的生活,重新燃起他创作的热情。

安迪·沃霍尔将涂鸦奇才巴斯基亚介绍给他的朋友们,帮助他实现人生梦想。两人相互砥砺,从彼此身上不断接受刺激,从而获取创作灵感。

安迪和巴斯基亚共同创作的作品

巴斯基亚也启发了歌手周杰伦,在今年六月的苏富比拍卖会上,周董成功地策展,他挑选的巴斯基亚的木板三联作《无題》以港币2.89亿成交,成为当日成交之冠,此是后话。

安迪·沃霍尔在1987年手术后骤然离世,享年58岁;一年后,只有28岁的巴斯基亚也猝然弃世,令人感慨万分。

安迪·沃霍尔的成功根植于美国社会消费文化,他的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博物馆的出口处,可以看到受安迪·沃霍尔画风影响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你不得不佩服安迪·沃霍尔的远见,他对种族平等、对性取向的看法远远走在时代的前列,他牢牢把握着时代的脉搏,成为时代的宠儿。犹如一个先知,他最著名的名言“将来,每个人都能名扬天下15分钟” 预言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离博物馆不远还有座桥以他的名字命名。

安迪·沃霍尔的长眠之地也在匹兹堡。参观完博物馆,细雨迷蒙之中,我们开启寻找他的安身之所。

先生读大学的时候曾经去探视过安迪·沃霍尔的墓地,根据他的回忆,我们很快就找到了。想像着他在纽约恣意挥洒才华,最后回归父母身边,与父母长眠在一处,心中有些温暖。

他的作品卖到天价,但他的墓地很简单。孩子们说与他们想象中的恢弘墓地落差比较大。我则认为,依照安迪·沃霍尔的性格,能留下墓葬之处也是蛮令人惊奇的,一生追逐创新,最后落了俗套。不过,让后世仰慕者也有了凭吊之处。

安迪·沃霍尔的墓地在一个静静的小山丘上,可以俯瞰山下的轻轨来来往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也是符合他的性格,喜欢热闹却又保持独立。

他的墓在他父母的墓之前。墓碑左边种着一丛鸢尾花,花儿刚刚凋谢;前边的三株植物有着色彩斑斓的叶子;墓碑上有仰慕者带来的摄影机和金宝汤罐头Campbell Soup Can, 墓碑右下方还有一个小塑料盒子,可以给安迪·沃霍尔留言。

我们感谢安迪·沃霍尔给我们的启示,一个东欧移民工人的儿子,一个神经兮兮的高中生,一个著名高等学府的艺术生,一个艺术界无法超越的标杆!

你可以批评他、鄙视他,但是你永远都忘不了他和他的作品。这就是Andy Warhol!

波普艺术的王子可以将汤罐头变为艺术馆里的珍宝

致敬,安迪·沃霍尔!

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