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峰测量队队员宁乡人宋红

 智敏4yysieamoi 2021-09-28

2021年07月20日
来源:新湖南


原标题:珠峰测量队队员宁乡人宋红:登峰时队友不到半小时冻伤三根手指


5 月 27 日,20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在珠峰峰顶开展测量工作。12 月 8 日,珠峰最新身高公布:8848.86 米。

12 月 8 日,2020 珠峰(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结果发布——雪面高程 8848.86 米,这是世界第一高峰的最新高度。意味着,珠峰 " 长 " 高了。

中国 20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共有 18 名测量登山队员,其中两人是湖南人。来自长沙宁乡的测量队员宋红说:" 这次测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测量时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登峰屡次遭遇恶劣天气,心理压力过大时体重暴降 20 斤。"

31 岁的宋红是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队员,从 2008 年开始参与登山测量工作,已有十多年测量经验,但珠峰测高是第一次。

北斗系统为测量精度加码

2015 年尼泊尔遭遇大地震之后,珠峰的高度变化成了热门话题。随后,中国同尼泊尔宣布对珠峰进行高程测量并开展科研合作。

宋红说:"2005 年时,卫星测量主要依赖 GPS 系统,而本次测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除了运用北斗外,测量队员在进行重力测量和冰雪深度雷达探测上,也用了不少新技术。

" 重力测量仪是高精密仪器,队员在使用时要非常小心。" 宋红说,高度精密仪器全程不能倾斜和颠簸,队员背着上山时只能保持竖直状态,不能倾斜超过 30 度,而且需要往返测量,两地海拔跨度最高达 1400 米左右。

" 所以测量时需要反反复复在山上走,从珠峰大本营下撤点到山顶的路程只有 24 公里,但测量队员在珠峰走了 200 多公里路程,所以测量和登山完全不一样。" 宋红说。

在操作重力仪时,宋红需要小心转动顶部一侧的摇杆。为了方便测量,有时他冒着冻伤的风险,摘下了自己的手套。

有人体重最多降了 28 斤

宋红说,2012 年他登过一次珠峰,此次测高是他第二次登珠峰。但今年天气反常,给这次测量带来了很多困难。

" 我们前后修路队员、测量队员都在山里为此耗费了大量体力,18 个队员里,有人体重最多降了 28 斤,我也从 140 斤降到 120 斤,体脂率最低时不足 7%(男性正常人体脂肪率在 15%~18% 之间)。" 宋红说。

" 还有队员在攀登过程中冻伤,一名队员错戴了薄手套,不到半小时,就冻伤了 3 个手指,指甲全掉了。如果再过 20 分钟,可能就要面临截肢。" 宋红回忆起那次经历还记忆犹新。" 每一个细节都非常重要,稍微不注意,就可能造成损伤。如果冻伤的话,个人攀登活动就要结束。若发生重大事故,团队为了保证队员安全,就需要作全面调整,会牵扯到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影响最后的攀登结果。"

在珠峰峰顶工作了两个半小时

20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从 5 月 6 日出发,在 21 天内经历三次冲顶。5 月 27 日上午 11 时,20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 8 名队员成功登顶,13 时 30 分完成峰顶测量任务。

" 前后都遇到天气恶劣、路况复杂的情况,冲顶了三次。第一次 5 月 6 日出发,在攀登过程中遇到大雪,攀登线路上还有流雪,非常危险,只能撤回;第二次出发,受台风影响,风力太大,被迫放弃;直到第三次才成功。" 宋红心有余悸,这一次测高是国家任务,压力其实很大。

在宋红看来,测量和登山是两码事,这一次 8 名攻顶队员用了足足 9 个小时实现了登顶,又在峰顶工作了 150 分钟,创下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间最长纪录。

" 作为一名测量队员,平时会不停地熟悉仪器操作,就是为了珠峰测量时不要出现'万一’。" 令宋红感触最深的是,珠峰测量对一名测量队员而言,既是宝贵的经验,也是达到内心 " 峰值 " 的最好方式。

延伸

给珠峰 " 量身高 " 有何意义

专家表示,珠峰高程的精确测定,可以结束国际上珠峰高程不统一的混乱局面,为世界地球科学研究作出贡献,其社会效益和科学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如 GPS 技术、雷达测深技术、大地水准面精化、绝对重力测量技术、气象探测技术、登山装备技术及地学理论方法的完善,也为更加精确地测量珠峰高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2020 珠峰高程测量领导小组成员程鹏飞介绍,从地质的角度来说,青藏高原在近代一直都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因为这个地带它是属于地质活跃的一个地方,它属于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冲击对撞造成的。

珠峰高程精确测量在地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我们可以根据珠峰及邻近地区地壳水平和垂直运动速率变化,揭示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力存在着不均匀强弱的变化,而这种强弱变化是引起我国大陆周期性地震活动的源动力。这些研究成果将对我国今后地震预报和减灾、防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潇湘晨报记者 李琼皓 长沙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