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干部,你真的会写年终总结吗?

 景夜思 2021-09-28

临近年底,各大学生组织年度的收尾工作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写年终总结,也成为此时许多学生干部们的共同烦恼。不管是匆忙应付,还是真情实意,我想,写年终总结的意义,有时候,或许已经超越了它本身。

我第一次写年终总结是在大一第一学期的时候,因为没有直属部长的缘故,我不仅要完成个人总结,还必须要肩负起部门总结的重任。毕竟是代表部门,不敢有一丝马虎。

我连忙把前几届学姐们留下的资料都翻了个遍,又找主席团的学长学姐们要来了模板,按照往年的套路,把办过的活动、参与的工作一项一项往里填。毫无意外,最终完成的定稿,内容惨不忍睹,不仅没有升华内涵、总结反思、展望来年的语句,连错别字、不通顺语句都一大堆。却还笑着安慰自己说,反正不懂嘛,没关系,应付检查就好了。

后来,当我要面对整个组织必须要做出我们这个组织的整个年度的总结之时,我才霍然明白,写年终总结,或许有时候并不是要写出一份多么优美华丽的文章,而是要我们在这个总结的过程中,对于过去一年所经历的工作、活动进行重新梳理,从过往的经验中找到不足和待改进的地方。我想,不管我们走得再远、道路多么的平坦,都不应该忘了来时之路把。因为过往,藏着我们现在的样子和将来的模样。

或许,写年终总结的侧重点不在于“写”这个过程,而在写之前那一番苦思冥想的纠缠中。在写年终总结时,我们也必须要侧重于“忆”这个过程。我们部门有个很好的传统,每办完一项大的活动之时,部长都要对这个活动进行一定的总结,活动组织过程、举办情况、出错的地方、待改进之处都一应俱全罗列下来,这样对于年终的归纳、整理来说就显得相对轻松。

在没有较为完备的各个具体工作、活动的单个总结材料之时,就只能借助一些零散资料、相关照片、参与人员等进行回忆、梳理。但作为整个年度的总结,站的高度自然要更高一些,可以适当的对某一些类型相似、性质相近的工作和活动进行系统的归纳,对于传统型的有历史的活动或工作就要和往届有一定的比较,而一些创新型的新工作或活动,则要总结经验,罗列可传承的要点,以备后届干部借鉴学习。

除了对全年的工作或活动进行重新的梳理、归纳和总结之外,年终总结还应该更多地将着重点放在部门的建设情况的总结上。作为组织里基本组成单位的每个小部门,除了工作之外,团队建设同样不可或缺。一个部门的优秀与否,有时候并不在于工作完成的情况,而是在团队风貌和精气神上。

我分管部门的时候,分管的部长就是一个非常善于和干部们打成一片的人,而事实也证明,一个团结向上的部门,其工作能力和效率也会更高。基于近一年的部门领导经历,部长们此时也更应该将团队建设中优良的做法和不足之处总结出来,这对于部门之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传带作用。

最后,年终总结更应该成为组织、部门绘就发展蓝图的根基和源泉。没有根基的组织或部门,是难以向前取得进步的。只有站在巨人和历史的肩膀上,我们才能够站的更高、看的更远、走得更稳。

所以,学生干部们,你们的年终总结写好了吗?

——————

作者:周斌斌,95后大男孩,我不会讲故事,只想告诉你,什么是真实。公众号:周斌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