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QQ空间看到的一张搞笑图片来聊聊期末考试

 景夜思 2021-09-28


总有一种感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总会叹息光阴不曾留步,感慨时间走得太快。

01

昨晚在QQ空间看到学生发了这样一张图片,估计可以赢得很多正在复习迎考的学生共鸣。

咋看,觉得挺好笑,图片反映了很多学生由于复习不充分,担心考试通不过的心情。语气种带着担心,同时也带着对老师的“威胁”。

每次期末考试时,学生都感觉很痛苦,每门课程的内容都很多,不知道考什么,有的老师划的所谓重点内容比课本都厚,抓瞎了。

实际上,你们不知道的是,痛苦的是老师,他们殚精竭力,出试卷时内心十分忐忑,因为他们压根不知道你们会什么。每次都很伤透了脑筋。

其实,这还不是最痛苦的。比出试卷更痛苦的是,老师们在批改试卷的时候,为了给你们凑够60分,头发都急得掉了一堆。这个痛苦你是体会不到的。

对了,还有考试时你感觉时光飞逝,时间都不够用,你再看看监考老师,度秒如年呀。

记得我刚上班时,第一次监考四六级,那感觉爽啊,哥摇身一变,翻身农奴做主人。但站了3个多小时以后就怂了,腰酸背痛腿抽筋。还不如在下面考试,至少还能坐会儿。

02

现在,又到了学习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时间了。每个学期将近19周,就靠这最后的2周来续命。

熬得住的,得道升天;熬不住的,明年再见。熬不住又怕再熬一遍的,期待着学霸们在连续轰下N个90分的成绩时,送上一些60+的助攻。

但是想想考场上的四大名捕们吧,宁愿闭着眼早死早投胎,也好过在违纪名单上青史留名。

那些内心和表情都波澜不惊的学霸们,依旧早睡早起,该吃吃该喝喝,功夫在平时,晚上不必熬夜背书迟。

至于烦恼,学霸们也不是没有,唯一有些不好决定的就是让寝室里的其他5个人怎么分配自己在考场上前后左右的位置。

划重点貌似是中国大学期末考试的特色之一。

划重点以后,其实考试就变成考记忆力了,只要记忆力好,最后2周冲刺抵得上大半个学期。

这个坑爹的设计容易让你产生一种巨大的错觉:以后在做任何事情时,前期不努力没关系,后面加把劲就行。

好好珍惜这段时光,上自习时不要再玩三个小时手机,熬到同伴自习结束后回宿舍,等到熄灯后再躲楼道灯下熬半个小时,拍个照发空间,结束“努力”的一天。等考完试以后,你再感慨一下:“我努力那么久,却得不到好分数,这个世界太不公平。

在大学里,平均每个学期有19周,其中你的成绩,是由考试前的最后2周决定的,而你与别人的差距,则是由另外的17周决定的。

要命的问题在于,不是我们忽略了前17周的竞争,而是连最后2周的冲刺都提前输给了自己的懒惰。

这几天看到有些学生自习室玩游戏、看视频、睡觉,真得很痛心。

甚至还有同学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在纠结室友们都成双成对上自习去了,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吃个午饭都找不到人陪。

醒醒吧,别再抱怨你在十四亿人中找不到一个对的人了,考试时你选择题四个选项都找不到一个对的。

“成绩不重要”这句话是成绩不好的人说来骗你的,真的。

03

当然,期末考试并不代表一切。特别是上了大学以后,和中小学不一样,没有奖状也能回家过个好年,不必担心成绩的负面影响。

放寒假了,你爸妈一般不会问你成绩,你亲戚也不会问你成绩,倒是问你有没有找到女朋友的可能性更大些。

考到90分,你以为你拥有了整个课程知识,其实你学到的内容可能也没啥用。等到就业的时候,你面试被打击了,哭着说学校都是骗人了,姐是学霸,竟然被抛弃!那些单位真实瞎了狗眼了!倒是平时考试就考60+分的小菜,经常捣鼓那些仪器,课后自学专业拓展内容,和网上大咖交流,拿了不少奖项和专利,应聘时一眼被HR相中。

这种情况也很常见。

但如果你在上学时都不努力,怎么让人相信你进入工作单位以后,能焕发青春,洗心革面?

人生有太多意外,也许因为一次考试,也许因为一次面试,也许因为各种各样的机遇,人生的轨迹随时会变道。

有时候,在努力之后,我们应该试着随遇而安,错过的路口不要费力回望,下一个人生阶段做好规划,才不枉费这段时光。

其实,还是上学时考试好,很怀念以前考试的感觉,什么都不用想,傻傻背傻傻写就可以完成所有的任务。你的努力会变成实实在在的分数,但工作以后,你的努力可不一定能变成业绩。

就像前段时间很火的一部电影《天才枪手》一样,你可以找人替你作弊,替你传递选择题的答案,但是以后呢?以后的题目可都是论述题。

我不担心你们这一次考不好,或者考得好。就怕考得好的同学以为靠期末的冲击可以一直拿好的名次,就怕考不好的同学因为一次考试击垮了自己的信心,或者因为某一门挂科而从此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

每次临近期末,都有种感觉:当初欠给图书馆和教学楼的时间,考试前都是加倍偿还的。

祝好运。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