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家央企迁离北京,中国中化进驻雄安,长江三峡回娘家“湖北”

 快乐者生存 2021-09-28

央企逐步迁离北京

我在查阅资料了解到,目前中央直属企业共有近130家,其中就有100余家的总部是在北京安营扎寨。占比超过80%。

奋力挤进北京的央企,让首都一跃成为中国500强企业最多的城市,随着时间增长,也给北京这座城市带来交通拥堵、资源过于集中等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北京朝畸形城市结构的趋势发展越来越明显。

因此,在2014年国家就曾提出要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至此以后,在京的央企便开始逐步外迁。

  • 2016年2月, 总部在北京的中国远洋和中海集团,重组成立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公司,公司设在上海。
  • 2018年9月,中国旅游集团迁往海南。
  • 2021年5月,总部在北京的中国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集团,联合重组成立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部迁至雄安。
  • 2021年9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从北京迁回湖北。

陆陆续续迁出的央企,将给迁入地带来什么机会?又会让北京变成什么样?

三峡工程

长江三峡集团迁回“娘家”湖北

1993年9月27日,因建设三峡工程的需要,国家批准成立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部设在湖北宜昌市,自此三峡集团开始扬帆远航。

到2009年,建设工期长达17年之久的三峡工程全部完工,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这也意味着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主体工程完工。同年,根据三峡工程所处的建设、投运、管理等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更名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三峡大坝工程

在三峡集团犹如经历“幼儿期到儿童期”的成长蜕变,在成长速度最快的少年期,把总部搬迁到了北京,继而开始走向国际舞台,成为全球最大水电开发运营企业。世界前 12 大水电站中的 5座,都出自于三峡集团。

三峡集团的开发项目,有5座就占据了世界前12大水电站的席位。而且三峡集团的资产总额高达 9699亿元,每年纳税总额200亿元左右。

三峡集团总部回迁湖北,一方面体现出三峡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提出推动湖北疫情后的快速恢复政策,一方面能够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另一方面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重组落户雄安的中国中化集团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化”)前身是由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成立,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化工企业。

中国化工

  • 中化集团成立于1950年3月10日,前身为新中国首家国营对外贸易公司。2017年12月26日,中化集团完成改制,成为国有独资企业,企业名称更改为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化工成立于2004年5月9日,由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等原化工部直属企业重组成立。2017年12月4日,中国化工完成公司制改制,改为国有独资企业,企业名称更改为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文章图片5

中国中化集团

重组后的中国中化业务领域涉及,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基础化工、环境科学、橡胶轮胎、机械装备、城市运营、产业金融等八大领域。其中又以农化、动物营养和氟硅材料、工程塑料、橡胶助剂等领域业务具有领先优势。

目前中国中化的研究基地和生产子公司已遍布全球150多个国家,并且旗下拥有16家在境内外上市的公司。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首要承载地,中国中化的落户进驻,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任务,也是推动雄安新区建设步伐。推进雄安新区的城市架构完善成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