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操》里讲:“合作如兰,扬扬其香;采而佩之,共赢四方。” 1.在三国时期,袁绍和袁术两兄弟,各自占据着一南一北,实力颇盛。就连董卓都十分忌惮他们,他直言:“但杀二袁儿,则天下自服矣。” 然而,这兄弟俩却因同父异母的关系,相互看不顺眼,针锋相对。 袁术造谣袁绍不是袁氏子孙,还和他的强敌公孙瓒结盟;而袁绍也不甘示弱,联合刘表,一起对付袁术。后来,袁术因无治国之才,不得人心,最终被曹操击败。不久后,袁绍也败于曹操。袁绍和袁术明明可以共同合作,赢得天下,却偏偏要互相拆台,导致两败俱伤的结果。 2.清朝有两位著名的画家,金冬心和王铮。金冬心的画技水平精湛,因此,王铮一直耿耿于怀,想尽办法要让他出丑。在某次诗人集会上,大家以柳絮为题,来进行诗词创作。王铮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于是他不假思索,马上冲口而出:“飞来柳絮片片红。”此言一出,氛围一下子安静下来。因为大家都知道,柳絮是白色的,而非红色。这时,金冬心拍手叫绝,并在其前面加上一句:“夕阳返照桃花渡。”众人回味之后发现,在夕阳的映射下,白色的柳絮自然就变成了红色,好一幅绝美的风景画。于是,金冬心的这一句话,不仅帮助了王铮化解尴尬,同时也成就了一首绝妙的好诗词。 《道德经》有言:“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弱者互相拆台,互相添堵,锱铢必较,最终的结果是害人害己;” 老人言:“大智知止,小智为谋。”古人有云:“让人三分不吃亏,容人三分无损失。” 1.在一家饭店里,有一个大叔突然闯进大厅,他愤怒地喊道:“你们酒店大门口的地板,为什么弄得这么滑,我刚才走过,直接摔倒了,现在腰又酸又疼,你们今天必须给个说法!”服务员看到这个情况,慌慌张张地去叫经理。经理了解情况后,并没有因为大叔的责骂而生气,他充满歉意地对大叔说:“这位先生,真的不好意思。您先等我三分钟,我把手头上的活儿安排下,然后马上带您去医院检查。”那位大叔就坐在大厅的沙发上,嘴里不停地骂骂咧咧。大厅的服务员偷偷跟经理抱怨道:“别的客人走进来都没事,只有他摔倒了,肯定是他自己鞋子的问题,而不是我们的问题。”经理听完后,笑了笑没说话。出发前,经理让这位大叔换了双舒服的鞋子,并嘱咐一位服务员说:“你去找家鞋店,让师傅把这双鞋子的后跟修补下,以防他再次滑倒。”医院检查的结果并没有异常,他们回到酒店后,经理把修补好的鞋子还给这位大叔,并再次为此次事件而道歉。大叔听完之后,没有再说话,拿过鞋子就离开了。服务员们一脸的忿忿不平,经理对大家说:“面对无事生非的人,你越跟他纠缠,他就越来劲。不如退一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矛盾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俗话说得好:“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在生活中,跟难缠的人硬碰硬,最终只会两败俱伤、鱼死网破。挑是非之事,不如忍让。学会退让,不是怯懦,而是让你能快速化解矛盾,远离是非。 守时有信用 在《世说新语》中, 记载着一则“陈太丘与友期”的故事。陈太丘与朋友约好了一起出去,时间定在中午。可是过了中午,友人迟迟没有出现,陈太丘就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而当时年仅七岁的元方,正在门外玩耍。于是朋友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等了您很久您都没来,他就离开了。”朋友生气地说:“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芳听完反驳道:“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惭愧,想下车去拉元方,结果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其实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以为偶尔的迟到无伤大雅,可是时间久了就慢慢形成拖拖拉拉的习惯。殊不知,每一次的守时和守信的背后,藏着一个人的社交信用。 《诗经》里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人们做事,往往一开始兴致勃勃,但很少有人能把事情坚持做到最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