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地间》23号征文:“岁寒三友”令人敬|| 朱志世(山东德州)

 菊野文化传媒 2021-09-28





“岁寒三友”令人敬

作者/朱志世

编辑/落英小桥


世人独爱那坚毅不拔的青松,傲雪挺立的梅花和宁折不屈的青竹,爱它们与众不同的风姿,更爱其所特有的高雅品格。

“岁寒三友”,青松立于岩角,以一种展望的姿态,隨经风雨的过往,岁月的苍凉,永远挺立在山谷之中。翠竹,虽经百代穿梭,却惟独青青,携一身素雪,辞去旧岁,喜迎新春。梅花,于冰天雪地中绽放凌厉芳姿,无意谢去从容,自有余骨滋味的清节,在流世的时光里,悠然化尘,不问残香。

读了高金森、石峰《战友情谊最难忘——致张司令 》和张志河的《战友》文章后,深觉感人肺腑,可歌可泣。战友之情,天高海深。

高金森与石峰同年入伍的战友,因才华横溢,前途无量,备受小人嫉妒,恨为眼中盯肉中刺,在文革中遭人污陷,蒙受不白之冤,遭遇到非人的人生不幸。但他像一棵挺立的青松一样,宁折不弯忍辱负重,顽强的熬过了那艰难的岁月,成为一名党的优秀领导干部,政绩卓绝,成绩斐然,并以德高望重完美的收官。

战友石峰,人如其名,立若磐石,定若峻峰。当年从军,曾是全军大比武军事尖子,因救战友英勇负伤,且是一个伟岸俊逸的美男子。他刚毅正直,重情重义,在战友高金森遭受不白之冤蒙难时,不畏权贵,仗义直言,虽深受牵连,但无怨无悔,就象梅花一样甘愿化泥护花。

张志河司令是我熟悉的首长,人如青竹,百折不挠。他在我的印象中,秉性爽快豪放、善于交流,有胆有识、宽厚慈祥。对于他的文学功底我知之甚少,今读其文,方知非同寻常。他不是一般的军事干部,他把那段五十年珍贵记忆化为文字,足见其战友情谊之深厚。唯一遗憾者,当时我并不知道他们是战友。而今他们都是我所仰慕的导师,敬重的前辈,学习的楷模,做人的榜样。

我沉浸在他们三位战友的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故事之中,他们走过的人生之路,既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学,也从细微之处阐释了做人、做事的为人真谛。给我做人的教诲做了很好的启迪。

德行是人生的基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命运就不会太差。正值、善良、勤奋、勇敢、慈爱、怜悯,这些美德充分体现在你们三位战友的身上。正是这些美德,抵御了政治的风雨的侵袭,危难中不坠青云之志。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总是伴随坎坎坷坷,但是自己必须有抵御风浪的盔甲,那就是知识的储备和工作的专业能力。有才走遍天下,无德寸步难行。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当年苏东坡的形象,三次被贬,越挫越勇。“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最大的资本是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战友情谊深似海,重于山。战友之情源于初入社会的单纯,始于当兵时的清贫,是在没有任何物质利益环境中凝结的友谊。战争年代生命相托,用鲜血和生命凝聚而成。和平时期的志同道合,在同甘共苦的环境中不离不弃。没有任何利益诱惑、市侩影响,他们三位战友的友谊就是这样的基础所筑成的!

如今站在耄耋之年的路口,回目走过的路,一定会有“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惬意。无论多少年不见,相逢之时都会谈笑风生,一见如故。

我读了三位战友的文章后,始觉感人肺腑,可歌可泣。战友之情,天高海深。隨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生酝酿俨偌美酒芬芳,而与时俱进浓且厚,与日俱增淳且香。三位前辈更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力,文辞朴茂,语出铿锵,思想缜密,精神高亢,实是我辈之楷模。

真乃是“岁寒三友”令人敬!






作者简介:朱志世, 1955年生 山东德州陵城区人 南京炮兵学院政工系毕业 1976年入伍 历任战士 班长  排长 指导员  宣传干事 教导员 主任 政委等职 2000年转业任职德州市科学技术局,2015年退休。

菊野文化传媒编辑部组员

诗词: 大筱   罗学贵 北地梅香  钟华戟

诗歌: 钟金洲   槐花飘香   五月雪   

组稿: 湘子   石峰    李汉军  枫叶红

主播: 深谷幽兰   伤木  初一  真实

 主编:菊野芳香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