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意四种步伐,拆书稿才能不跑偏

 我的小夜曲 2021-09-28

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经常是大错偶犯,小错不断。

一般会出现两种错误情况:

一种多处小错误。比如:错别字、标点符号写错、语句不通、的、地、得错用等,这些都归为小错误,只要经常注意纠正,对语文知识重新温习一遍,还是能够解决的。

另一种是大错误。比如:写跑题了。满篇空话套话,或者文章结构比较混乱等。这些问题属于伤筋动骨的大问题,问题比较严重,编辑也不会再给你改。整篇文章就会被PASS掉。

所以,刘主编在这节课告诉大家,在写拆书稿时,需要大家谨记的四种大问题,是绝对不要出现的。只有迈对步伐,才能走出漂亮的队形。

第一种问题:写作的视角问题。通俗说,就是写作中不要以自我为中心,满篇“我觉得、我认为”自嗨式写作是写拆书稿的大忌。

怎样杜绝呢?简单粗暴的去治疗病症,就是“见我就除”。也就是说,在写拆书稿时,通篇文稿少出现“我”这个字。“见我就除”是逼着大家养成一种良性的写作习惯。写拆书稿,是介绍作者思维,介绍书中本意,不是咱们个人思想的表现。把以前上学写作文时,叙事常用的 “今天”“我”怎样……的习惯根除掉。

第二种问题:写作的态度问题。拆书稿是把作者书中的要点,以自己的理解总结出来给读者看,保持书中原意,态度客观中立的表达,是不能夹杂自己的个人评判的。比如“这本书很实用”“讲得这个问题很透彻”类似这样的语句,是不要出现在拆书稿里的。

给大家对比式分析一下,拆书稿、书评、读后感这三者的区别。

拆书稿是把一个本书,深入浅出地进行拆解,做书的代言人,保持作者本意,介绍书中要点、阐述书中的道理,并能给读者解决一定的问题。

书评不需要全部来介绍一本书,只讲这本书的哪里比较好,值得阅读。哪里有不足,也可以说出来。

读后感是我们读完一本书之后的感受。可以是非常个人化的感受。每个人读书的理解角度不同,感受也不会一样。只要是你个人的真实感触,就是读后感。

经过这样对比,就会看出来:拆书稿,是老老实实还原书中的内容,最能真实完整地反映作者的原意的。没时间看长篇十几万字的书,通过看几千字的拆书稿,也能基本了解到书中内容。而书评和读后感,都不需要全面展示书里的内容,可以直接写出自己的评论、感悟。所以说,一篇拆书稿如果篡改书里的内容,属于严重的错误。

第三种问题:语言的温度。在拆解书中要点时,语言的表达形式也是有技巧的。相信更多的读者喜欢娓娓道来的讲解,不喜欢生硬的讲解大道理。这就是说语言要有温度。

让我们举例说明一下,《断舍离》这本书很多人都看过,这本书断、舍、离三个字,可能会展开很多联想。但是,也是万变不离其宗。作者想传达出的声音就是跟一切不需要的、带给你负担的东西一刀两断。所以,可以用一句更贴近读者,“不需要的东西,扔掉”,这让读者感觉跟自己更有关联,也更贴近生活。

第四种问题:文字的感染力。在写拆书稿的时候,很多书单可能趋向哲理性,有论点、有论据。那么我们在拆解书中内容时,是不是用提问和回答的形式解释一遍就可以了呢?让我们举例说明一下:

比如《刻意练习》这本书的拆书稿。书里第一个要点讲的是天才并不存在。那,不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呢?初写拆书稿的人可能会这样写:

“因为我们看到的所谓的天才,都是经过练习才能达到完美的水平,并不是一出生就是天才。如果你能找到正确的训练方法,坚持练习,有朝一日你也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优秀人物。”

上面这段话,虽然也解释了天才不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又感觉什么都没说明白,到底为什么天才不存在,正确的训练方法是什么呢。

拆书稿不需要把大家知道的事情再重复一遍,而是,应该给一些解释或者提供一些例子,让读者更能深刻了解。

那么,应该怎么写才能很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意图呢?我们可以用书中的内容举例子。比如:“莫扎特从小就能分辨音乐的调子,大家可能觉得他是个天才。但,现在大量的研究表明,莫扎特的这个能力是后天练习获得的,从小学习音乐的人更容易培养出这种能力。”用这样的例子,更形象生动的解释“天才不存在”,就更有说服力。

结语:

“动作要快,姿势要帅”要让你的拆书稿站得住脚,注意四步走姿:书中禁用词“我”;真实还原作者意图而不是评论;注意语言的温度;用有说服力、感染力的文字;

走好这四步,拆书稿就不会有大错误。让我们行动起来,学到和做到之间,还需要经过无数遍练习哦!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拆书稿写作##写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