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你的世界对我来说只是一座废墟,评《爱在记忆消逝前》

 昵称8Z856hqm 2021-09-28

2017年有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片:《爱在记忆消逝前》,影片改编自迈克尔.萨度里安的小说《The Leisure Seeker》,故事讲述了一对患重病的老夫妻开着老旧的房车从马塞诸塞州出发前往海明威的故居,在旅途中回顾人生的故事。男主人公约翰是一位文学教师兼作家,最喜爱的作家是海明威。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他记忆越来越差,甚至已经开始时常忘记自己妻子和女儿的名字,但却能随口说出的海明威作品。而他的妻子艾拉身患重病,人生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如果艾拉住院,约翰就只能自己住进养老院,携手走过一生的两人将面临分离,所以二人有了个疯狂的决定,驾驶着家里的老式房车“leisure seeker求闲者”一路南行,最终的目的地是海明威的故居。

艾拉深深的爱着约翰,所以宁愿放弃治疗,也绝不让约翰一个人孤独的住在养老院,她认为,那是圈住傻子的地方,而自己的约翰,还是那么的英俊,绅士,自己保护了一辈子的他绝不能受这样的耻辱。

约翰即使记忆渐渐消退,但对艾拉的爱却是印在骨子里的,他会在自己开车忘了艾拉还没上车后,面对艾拉的愤怒,依旧自信的说出:怎么可能,我去哪里会不带着你?在他的潜意识里,艾拉已经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他绝不可能丢下她独自离开。

比死亡更让人害怕的,是面对失去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父母永远在忙于工作,所以大部分的课余时间,我都是在外婆家度过。外婆是个传统的老一辈中国妇女,由于贫穷,没有上过学,更不识几个字,但她却有着这个年代女人少有的坚韧意志力,凭借着这份意志力,在与外公两地分居的漫长的日子里,将四个子女抚养长大。她的名字叫姜振芝,这也是她唯独写得好的三个字,小时候不懂事的我,一直好奇着她怎么会有着与文化水平并不对等的名字,可能就是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外曾祖父对她给予的期望吧。

外婆今年84岁了,她还活着,可她已经不认得我了,不记得我,不会和我说话,从某种意义上讲,她已经“离开”了我,近十年了。

是的,她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又名老年痴呆症。

 我已经记不清她的病症是从哪一年的哪一月开始的了。因为阿尔兹海默症是一个逐渐病变的过程,很难注意到它何时出现,就如同秋天的到来,你不会注意到第一片叶子何时落下,当你意识到的时候,已经被寒冷包围。

外婆的病也是如此。那是一个再稀松平常不过的日子里,放了暑假的我回到家,照例像往常一样在傍晚去看她,走过熟悉的路,来到外婆家,我站在门口,外婆像以前一样穿过院子走向我,指着屋里灶台前的外公问道:你认识那个做饭的老头是谁吗?为什么他会在我家里?

那一刻,我愣住了,看着眼前一脸疑惑的外婆,我突然意识到,她正在渐渐的“离开”我们。在此之前,她只是会忘了自己把东西放在哪,忘记要做的事情,忘记要说的话。忘记回家的路,我一直觉得,她只是老了,记性差了,但当她突然忘记外公的那一瞬间,我似乎明白了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接着,外婆走回屋内正为她做饭的外公说:你是谁,你来我家干嘛?”外公正在炒菜的手停在半空中,接着将手中的铲子重重地扔向锅中,气急败坏的喊道:我是谁?!我是谁你不知道吗,我是你老头!”

站在门外看着这一切的我,哽咽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转头回家。

一辈子做不好饭的外婆,忘记了为她做了一辈子饭的外公……

她还记得我吗,我不敢想,更不敢问。

是的,我的第一反应是逃避,至少在那时,我无法承受即将面对的事情,可是外公,他无处可逃,因为外婆就是他的全部。

老年痴呆,对于大家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

但对于没接触过老年痴呆的人,或许永远无法理解它的“残忍、”“荒谬”与“真实”。

如果患病的是你所爱的人,当他开始忘记东西时,你就会恐慌。对,是恐慌,而不是单纯的害怕。你会恐慌他什么时候就会忘了自己。连带一同消失的,是你一直拥有的,习以为常的,甚至是赖以生存的:他给予你的爱。

而真正比死亡还让人恐惧的,是面对失去。

更何况失去的是支撑了你一生的爱,本能之中唯一的理智

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理智的东西,它由本能的欲望来驱使,而又凌驾于欲望之上。人的一生需要做很多事情,努力的向上走,这是人的本能,追求更好的自己,不论你是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努力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由本能出发,单纯的从自身利益角度满足自己不断扩大的欲望,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而爱,也是人的天性,但却是唯一一件从本能出发,又要克服本能去包容,去给予,去融合的事情,这也正是为何人人都渴望爱,但却又真爱难求的原因。打破固有自我,克服自私的本能去付出,是一件需要莫大勇气的事情,这是盲目的吗?一定不是。

和相爱的人吃同样的饭菜,有着同样的作息,一起感受新生的喜悦,一起承受离别的痛苦,时间久了,你的生命中就融合进了对方的一部分,对对方的爱,也融合进了你的血液中,你的每一个细胞中,你身体的每一个细枝末节,成为你的一部分,你不再是最初的那个你,但这就是最终的那个你。

当你选择爱一个人的时候,就得明白,这世上最能轻易伤害你的人,必定是他/她。而人这一辈子受到的最重的伤害,也必定来自你爱的人,无论嬉笑怒骂,还是生老病死,亦或是慢慢地忘却你。

你无法反抗,那一天终会来临。

说回电影《爱在记忆消逝前》,如同约翰不认得眼前的艾拉,但却不会忘记对艾拉的爱,因为那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他忘记了自己要寻找的东西,但只要闻一下妻子的口红,就能马上记起:哦,这是我的艾拉!”妻子的味道日积月累的刻在他的潜意识里,在艾拉弥留之际,他带艾拉逃离医院,他永远明白艾拉想要的东西——爱以及生命最后的尊严。艾拉,亦是如此。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和约翰回到了两个人的“leisure seeker”。约翰不假思索的喝下了艾拉递给他的加倍计量的安眠药,这是他的艾拉,他从不怀疑。

 影片的最后,是一个需要巨大勇气去抉择而又无比幸福的结局,正如艾拉所说:我不能留他一个人孤零零的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我们一直都是在一起的。”

 我佩服艾拉面对约翰失忆时没有崩溃的勇气,但我依旧无法想象外公在摔掉铲子的那一刻,他的内心在遭受怎样的折磨。

荒谬的现实有时就会这样不讲道理,不光伤害我们爱的人,还要掐住我们的喉咙,让我们窒息,让我们死亡。

多数人都要等待着那一天的来临,我们终将耗尽时间,失去所有的一切。

任彧的小说《黑白边境》中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黑暗是如此诱人,因为你明白,放弃一切希望,便不会再承受痛苦。”

可他后来把这句话删掉了。

他害怕看到的人,会照着这句话去做,而不是当成一种警惕。

他将这句话改了,叫做“你、我、他的天堂注定不是一个模样。”他说因为我们每个家庭的期盼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幸福也都是不一样的。

我认同这句话,但还是觉得有些冰冷。

我更希望,艾拉与约翰可以住在同一个天堂。一起粉刷天空,各自点亮星辰,这个天堂有你的模样,也有我的模样。

就算时间不停留,也希望爱,会一直停留在你、我、他的生命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