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的轮回,《辛德勒的名单》与《炮弹下的渴望》(三)

 昵称8Z856hqm 2021-09-28

人终将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类人。

已经不知道何时起,这句话变得流行起来。

但这句话用在以色列发动战争的那些“犹太人”身上实在很适合了。

因为这些犹太人终于变成了当年屠杀他们的德国人的样子。

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冲突源于犹太人在德国人的迫害下,不断向中东巴勒斯坦地区进行迁移。《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两个国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拥有大约55%和45%的领土(阿拉伯国犹太国),耶路撒冷被置于联合国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冲突。

当一个巴勒斯坦人住了将近一千五百年的地方,突然被联合国一纸文书勒令一分为二,甚至以色列更占据比当地巴勒斯坦人更多的土地以及有利资源,没有当地人保持沉默,暴力对抗几乎是唯一能维护自己权力的途径,这就开启了四次中东战争,以及巴以双方长久的冲突,如今以色列更是宣布耶路撒冷这个三大宗教的圣地变成了自己的首都,相信以此为开端的宗教争端,很难再停息了。

犹太人之所以能在巴勒斯坦地带强行扎根,源自美国支持,在美国的犹太人数量是非常庞大的,他们拥有大量财力,甚至可以左右美国的政治倾向,而以色列的地理位置又相当关键,是牵制整个中东的重要战略要地,所以在美国的暗中支持下,以及西方媒体的大肆宣扬下,以色列这个迫害别人国家的国家,经常以受害者自居。

《炮弹下的渴望》一书就是讲述2014年,以色列对加沙走廊的一次军事打击,叫做“护刃行动”,超过一千名巴勒斯坦人死亡,6000多人受伤,死伤者大多是平民。

护刃行动时,以军轰炸加沙境内目标

而以色列军队更是对巴勒斯塔的医院、学校甚至净水厂以及电厂都进行了炮击和轰炸,对日内瓦公约几乎达到了无视的地步,军队进入加沙境内进行盗窃也是稀松平常。

一天之中,巴勒斯坦人可以使用电和水的时间不超过两小时,以色列更是将轰炸集中在夜晚,巴勒斯坦人要承受的心理创伤也是难以估计的。

加沙走廊的面积不大,地形狭长,人民也根本无处迁移,南临埃及,剩下全部和以色列交界,也就是说,如果以色列将运输物资通道全部关闭,对这个地区的180万人民来说将是毁灭性的,埃及对于加沙难民也是极不欢迎。

加沙地形狭长,根本没有躲避炮火的空间

但是这样一个,几乎在地理位置亦或是政治环境都四面楚歌的地带,巴勒斯坦人依旧要在这里活下去,因为这里是巴勒斯坦人一千五百年以来的家,他们逃离了这里,将和曾经犹太人一样无家可归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慕尼黑》中,有几句话让我印象极为深刻,路易对摩萨德的男主角说:“杀了他,你就可以回家了。”

这何尝不是巴勒斯坦那些极端组织所信奉的,杀了你们犹太人,巴勒斯坦人就可以回家了。

而路易后来更说了一句话,“拥有一个家的代价很高。”

一部讲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之间,仇恨轮回的电影

巴勒斯坦以及以色列双方,都以生命的代价在抢夺着家园,因为没有家园的代价或许更大,就像犹太人这几千年以来所遭受的一样。

而巴勒斯坦人如今的遭遇,就像犹太人自己早年的遭遇一样。

犹太人最终从受害者,变为了迫害者,就和当年的德国一样。

贝鲁特大屠杀护刃行动都是犹太人迫害巴勒斯坦人的有利证据

犹太人的经历证明了人间的轮回,证明了人终归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类人,但起码现在的我,并不想,我还想努力地看清这个世界,努力地活成自己,尽管是如此的艰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