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落、放浪、痛苦,这才是男人真实的模样—《藩篱》

 昵称8Z856hqm 2021-09-28

本公众号作者:任彧——专注13年的文字匠人。喜欢看电影聊人生,作家,北京作协会员,影评家

本人新书悬疑惊悚小说《熔炉》已经上市啦,跪求大家多多支持。


这个电影当年入选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不过中外观众都不太喜欢这个电影,我今天肯定不会为这部影片平反,因为说实话,这电影真挺没意思的……

电影的第一分钟开始,那些放浪又可悲的笑话就让整个电影充满了负面情绪(最近对于那两个什么关于弱智能量的词,不想再提)。

男主角(丹泽尔·华盛顿饰演)从一开始,就显露出对家庭负责的同时,那种根本无法压抑的怨气。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部电影和《爱在黎明破晓前》有点像,都是不停地唠嗑,整部电影几乎就在看丹泽尔华盛顿一个人在吐槽,吐槽这个,吐槽那个……

从头吐槽道尾......

当然这个电影还是有那么几个点让我觉得不错,其中偶见的阳光就是,我以前数次提起自己喜欢阳光明媚或者很美丽的电影,因为我从小住在北屋,一直在阴暗中长大……

就像电影当中描写的一样,人生大多时候都没法选择,所以你只能用你得到的一切去对抗,去化解,去原谅,虽然小时候在自己屋里的时光都见不到阳光,却也赋予了阳光与我之间一种特殊的感触,就是这种明媚能使我的心情也敞亮许多。

电影的故事该怎么介绍呢?就是主角特洛伊一直吐槽,从儿子、老婆、过去、现在、整个人生,还在外面搞出个孩子来……最后死了,一家人在葬礼之前继续唠嗑。

他对待儿子的方式,就是扭曲而纠结的。 

电影标题叫做《藩篱》,藩篱是整个电影的中心思想,也是主角特洛伊从电影开始到最后一直在修建的东西。

这里面有好几个意思,从好的角度出发,藩篱可以将你想要拥有想要保护的东西圈起来,藩篱也可以将你排斥的东西挡在外面。

而反过来,自私地来说,藩篱也是困住你以及你想要困住的东西的围墙,也是自我封闭的一种的龟壳。

任何东西都是一体两面,主角特洛伊觉得自己被困在了这个家庭里,18年止步不前,所以他不停地释放着自己的压抑,给儿子,给妻子(外遇),但他的安全感其实也是由这个家庭给予的,这种双面性,就导致特洛伊最终外遇。

他既可渴望着藩篱,又希望打破这道藩篱。

可人生哪里有这般好事?

特洛伊并不是一个正面角色,他是一个普通男人最典型的体现,从他的每一句吐槽之中,都能看到纠结,对过去错误的忏悔,比如他对自己的弟弟,就无比愧疚,尽管他是为了家庭才拿了弟弟一半的抚恤金,妻子也尽力地安慰他,可他仍然时时刻刻都背负着愧疚,这种东西一旦承担了,其实就很难卸下。

人总是在道德与情感以及欲望之间徘徊。 

今天刨除女人,单单说说男人,男人从小的教育,大多是要有梦想,格局得大,要独立,要承担责任与义务,要坚守道德,要……

其实除了富二代,大多数人的人生没得选,就算再努力,那些想要得到的,其实也是你之前人生烙下的印记。

比如你想变得有钱,那自然是因为以前没钱,没钱这件事就没得选,总不可能一个富二代突然把所有钱都捐掉了,然后决定重新白手起家吧……

有点多了,所以在种种“要”,或者说应该怎么怎么样的压迫下,每个男人第一感觉其实都是不安,为什么?因为这就好比一个时间有限,但养成要素过多,也非常难的游戏。

玩这样的游戏,相信许多人都会觉得焦虑(我玩国产著名单机游戏武林群侠传就很纠结,这么多数值,我到底练琴棋书画好,还是练功呢?)

武林群侠传的截图,大家可以看一下上面那一堆数值。

变有钱是为了什么?肯定不是为了变有钱……而是用金钱去得到我们其他想要的东西,从历史上来看,我们国家许多坐上皇帝宝座的人,都没享两年清福就去世了,就像最著名的三国里,曹操和刘备,这两位其实都没享福,一生操劳奔波打仗,当然曹操都没当上皇帝,只是魏王,所以对于时间的紧迫性,也是一种天然的压力(当然再加上现代人的各种宣传,以及各种富二代还有玛丽苏故事里那种什么年轻的霸道总裁层出不穷……年轻男人就更不安了……)

大家羡慕的并非是有能力,而是年纪轻轻就可以享受,我每不能成功早一点,就少享受一点。

在《藩篱》里,特洛伊也想要追逐梦想,可他从14岁就离开家带给他的不安,让他同样渴望拥有一个家庭,在结婚18年前半段时间更顾及自己的家庭,最终他放弃了棒球的梦想,并且18年之间为了养家糊口,看起来也没有做什么冒险的事情,并且还把自己的弟弟的抚恤金给坑了一半过来,所以他觉得自己的抱怨是非常有理由的,从小被教育的那些事情,他都放弃了——道德、梦想、格局……

特洛伊会因为坑了弟弟的钱而愧疚不已,但却不会为了自己出轨而忏悔,这种差距性,其实体现了特洛伊的需求,这都是道德上的问题,但是在弟弟的事情,他是为了家庭而放下道德,在情妇的问题上,他是为了自己的欲望而放下道德。

在欲望和家庭,孰重孰轻的对比上,特洛伊还是很明显偏向了自己的欲望,也就是道德战胜了家庭,但打不过欲望……

这也是很多很多男性容易犯的一个问题,就是在道德的取舍上,根据道德道德对抗的东西不同,而产生了莫大的区别……

有过调查,男人的出轨率大概是50,女人的出轨率是20。其实以我现在的学识来说,真的很难说清楚,到底是不是就因为男女从小教育导致的差异性,导致的女性确实要远比男人重视家庭太多了,并且对血亲的情感也远比男人至深。

大知道这个数据的权威性,大家看看就好。

电影中的特洛伊就遵循了一般渣男的轨迹,在获得家庭的安全感,排解掉奋斗时的孤独感(这个孤独感可以参考我写过的千与千寻的影评)之后,就又开始寻求卸下责任的轻松,又开始寻求卸下规律生活带来的新奇,又开始寻求不同女人之间的温度。

更过分的是,特洛伊在外遇对象没有难产而死的时候,还处于一种心理上的优势,似乎对家、对儿子、对老婆依旧满不在乎,有种你们能跟我过就过,不能过,我也不强求的感觉。

直到外遇对象因为难产而死,特洛伊的内心其实又缺乏了依托,然后老婆也疏远了自己,他自然变得更加空虚……(这也是哈,所谓成熟男人的自信来源,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才是自信的来源,等某一方真的倒了,这男的一般也就夸了)

然后电影情节突然就进展到几年后,特洛伊死了。

看起来特洛伊很憋屈……但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算算……

特洛伊人高马大,长相也是黑人非常帅的,年轻时虽然进过监狱,但也有很多女人倒追,有一栋房子,很大,双层街区似乎也属于黑人街区里上乘的,非常平静安宁干净。和自己的妻子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当了海军陆战队,前途光明。每个月有着非常稳定的工作,在电影过程中还在大字不识一个的情况下,升职了,比自己的白人朋友牛逼多了,然后情妇给自己留下一个女儿,跑路的前妻也留给自己一个儿子,虽然最后犯了罪,但音乐前途也还行……

这样的人生虽然很难称为成什么大功,但相信比大多数普通人都好一些了……

特洛伊的人生轨迹实际没有人能复制,但特洛伊的心态却和大多数普通男人类似,收敛一些贪婪,珍惜一些当下,或许每个男人都能活得更快乐一点吧。


最后给自己打个广告。

我的新书小说《熔炉》,其中涉及了病毒的感染,不过我这里讲述的更多是精神与人格上的一种变异以及融合,并非单纯肉体上的灾难。

就像这次疫情期间,出现了不少群魔乱舞的情景,病毒是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我们因为病毒而惊恐,导致去歧视,去作恶,而去变成另外一个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