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张三丰“终生未娶”?你把他七个弟子的名字连起来读,便是答案

 838528296 2021-09-28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武侠《倚天屠龙记》中,江湖动荡,出现了众多门派林立,除了明教为后起之秀之外,中原武林各大门派中,武当派可以说是中流砥柱,张三丰仅仅派出其七个弟子“武当七侠”,便能处理江湖中的大小事务,而“武当七侠”,也因此在江湖中,名望极高。

同时,乱世出英雄,倚天屠龙记的江湖,也是英雄辈出,高手云集的时代,除了张无忌这个后生晚辈之外,论江湖第一高手,恐怕应该是鲜有出手的张三丰了。

张三丰为一代宗师,但是他却终生未娶,并不是说武当派不问红尘,武当七子中,就有成家立业的。

其实,将“武当七侠”的名字连起来读,便是张三丰终生未娶的原因。

倚天屠龙记开局,张三丰便准备一百岁生日,也就是说,倚天中出现的所有人物,按道理并不是与张三丰同一个时期的人物,都是后生晚辈,在张三丰眼中,全都是孩子,这也是张三丰不屑于参与武林纷争的其中一个原因。

说起年轻时,意气风发的张三丰,他还曾与神雕侠侣、第三次华山论剑的五绝,有过一面之缘。当年的张三丰,还是在少林寺修佛,为藏金阁名不见经传的小和尚,叫张君宝,师从觉远大师,因缘巧合之下,张三丰从觉远大师处,学会了斗酒僧留下的《九阳真经》

杨过教导张三丰几招几式之后,便绝迹江湖了。而郭襄则“风陵渡前初相逢,一见杨过误终身”,她将整个中原武林翻了个底朝天,就只为了找到有关神雕侠侣的半点蛛丝马迹。其中,郭襄就曾再次来到了少林寺,也再次见到了觉远大师和张三丰。

张三丰与郭襄多年未见,再次两人古人相遇,自然是喜出望外,张三丰楚楚欲动,心中有很多话想对郭襄说,而郭襄也仿佛领悟到了什么,送给了张三丰一套罗汉拳,这件礼物,张三丰一只保存到了自己百年之际。

然而,接连发生的变故,让两人无法“再续前缘”,觉远大师圆寂了。圆寂之前,大师将一套九阴真经,从头到尾默读了一遍,在一旁的无色禅师、张君宝和郭襄,分别根据自己所记下的,所领悟到的,开创了少林、武当和峨眉九阳神功。

一切终究是有缘无分,觉远大师圆寂之后,郭襄继续踏上了寻找神雕侠侣之旅,去解开自己的心结,而少林寺始终觉得张三丰偷盗武功,即使多年之后,少林寺始终认为张三丰是叛徒。当时的张三丰,实力并不强大,面对少林的“通缉令”,他唯一能做的,便是逃命,凭借着师傅留下的九阳神功,郭襄赐予的罗汉拳,张三丰跑到一个叫武当山的荒郊野岭。

张三丰与郭襄的缘分,就从此告一段落,仿佛发生了什么,又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直到有一天,噩耗传来,襄阳城破,中原大地十室九空,天下百姓流离失所,这让作为大侠郭靖之女的郭襄,彻底地顿悟了一个道理,个人的爱恨情仇,相对于家国情怀而言,更本算不了什么。

于是乎,郭襄放下了自己心中未解的心结,开创了峨眉派,继续秉承父志,与蒙古鞑子势不两立。很多人误以为,郭襄已经放下了杨过,其实她心中始终没有忘记与杨过初次相逢的风陵渡,于是给第一代峨眉大弟子,取名风陵师太。

张三丰能活百年,而郭襄却没那么长命,很有可能郁郁而终,毕竟郭靖夫妇城在人在,城亡人亡,襄阳城破后,郭襄是同时国破家亡。

关于郭襄,暂且不表,话分两头,张三丰这边可如何呢?

张三丰凭借着个人的武学造诣,在武当山一带站稳了脚跟,年少轻狂的他,不少参与武林事务,郭襄创立峨眉派,他自然也有所耳闻,当听到风陵师太这个名字时,一切就都有了答案。

从时间线上看,是郭襄死后,张三丰才开始收徒的。既然郭襄在第一代弟子的名字中,隐喻对杨过的念念不忘。那么,张三丰也有可能,在自己第一代弟子的名字中,对郭襄“表白”,而事实上,张三丰就是这么做的。然而,此时郭襄已经死了,所以,与其说是“表白”,更不如说是对郭襄的“怀念”

将张三丰七个弟子的名字(远桥,莲舟,岱岩,松溪,翠山,梨亭,声谷。),连起来读,便是一首诗:远桥清浅泛莲舟,岱岩难阻溪松流。翠山远看梨亭立,尚有声谷空悠悠。

这首诗,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是写情。尤其是最后一句“尚有声谷空悠悠”,是整首诗的诗眼,整体上看,这首诗写的是两次在少室山的当年景,写的是与郭襄的当年情,当年遥不可及,没有开始,没有结果的一往情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