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姜子牙与周公旦的人生暗战,到最后谁成为赢家了呢?

 昵称55301288 2021-09-28

如果将历史上所有的宰相拉出来排名次的话,姜子牙说他自己能力只能排第二,估计没有人会盯着第一的名次。如果论自古名臣的贤德的话,周公说他的贤德勉强进前三,那么其他两个排名绝对会被大家不约而同地讨论起来。

点击加载图片

而这就是这两位大才的威力,哪怕历史上能力、品德都非常卓著的贤臣多如繁星,但若论贤德盖当世的盛况,还真没有人能比他俩成就高的,那他俩谁的才华能更胜一筹呢?

姜子牙能力不用多加详细地说了,光是周伐商的过程中,老爷子起码能占据六成的功劳,而且即使后来者觉得能力堪比姜子牙,也不敢和老爷子一样忍耐到将近八十才出仕。

毕竟但凡历史上有名望的人,能和姜子牙一样活到一百三十九岁的,也找不出第二个,即使道家的始祖老子,也不过熬到一百出头罢了。八十出仕,大权在握六十年,历史上还能找到第二吗?

点击加载图片

至于周公,这个辅佐哥哥武王建周,差点被禅让成君王,一度政军政大权,抱着皇帝接见诸侯,最后致使华夏文明跨越式发展的一代贤臣,说其贤德历代第一甚至不需要理由,借用曹操一句话就可以表明一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无论名望和能力都这么超出天际的两位大贤,竟然生存于同一历史时期,而且在两人之后还排着召公、毕公等贤臣,可见周朝能迅速地在商朝的废墟上建立一个稳定的周朝,也没有那么令人意外。

点击加载图片

毕竟历史上排名前三的臣子大能,成康时期就占了两个,也难怪成康两朝,河清海晏,天下太平,致使四十年没有动用刑法。

那么这两位傲视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大能,有没有彼此碰撞过?或许有,但已经将智商和情商上升到智慧级别的两人,肯定不会让外人知道。

点击加载图片

首先,到了他们这个层次,彼此间摸底到达知己知彼的层次,也可能就是一次谈话、一次军事行动、一次政见的讨论,绝对不会像一般人那样了解个好多年时间的。

更何况,在武王即位、灭商到驾崩这十三年的时间里,姜子牙耄耋之年由一介白身空降太师,以“师尚父”的荣耀率领群臣,主导了武王伐纣的大战略,可谓是武王的十三年君王时期,就是姜子牙的威名赫赫时期。

点击加载图片

而同样在这个十三年的时间里,周公等姬姓子弟开始展露才能,居于姜子牙这个首席智囊之下,可以说在周武王在位期间,两人就在以搭档的身份,共同为了周朝的繁荣强大而努力。

各自清楚彼此的理想抱负,也非常明白对方的能力高低,所以两个高手之间在武王期间就安全地度过了磨合期。

等到了成王姬诵继位之后,深知对于礼节坚持的周公不会做出不轨的行为,为了不造成内耗,姜子牙主动前往封地去治理东夷这个老大难,同时也是为了让周公施展才华而腾出政治空间。

点击加载图片

果然在姜子牙治理齐地期间,周公哪怕独揽政大全,却依然守礼而制,勤勉有加,甚至不让姜子牙独贤于前,而与召公分陕而治。

然后在周公的手里,华夏文明迎来了第一次的璀璨爆发:嫡长子继承制的政治制度确立,国家礼节的系统化,奠定了成康之治的基础,造就了周王室“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盛世之威。

然后等到成王年长之后,周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后,毫不犹豫地抽身而退,归于封地,

点击加载图片

而就在周公这个文治达到中国历史峰顶的贤臣退隐之后,姜子牙这个武功达到了历史峰顶的大能又走进了政治的中心,辅助成王这个外孙统治天下,两位大能实现了融洽的无缝连接。

或许在许多人的眼里,天子之位,权倾朝野这些功名利禄是一生的追求,但在姜子牙和周公的眼里,施展毕生的才华,早就一个辉煌的盛世才是彼此共同的追求。周朝代商是姜子牙武功的独舞,那么为周朝奠定盛世基础的文治就是周公的大日凌空。

点击加载图片

虽然后来姜子牙又受成王托孤,一直为重孙康王姬钊坚守了六年的时间。但其实对于姜子牙来说,他的抱负和理想早就已经实现,后来的岁月,只不过是为了外孙和重外孙保驾护航而已。

而周公同样如此,在他归政于成王之时,他的历史使命就已经结束,之后的三年岁月,也不过是顺着惯性督促于帝王而已。

点击加载图片

结语:两位贤德于整个华夏历史长河的俊杰,在无形之中有过暗战,有过了解,有过竞争,但更多的却是智慧的配合。顶级的智慧造就了两个传奇的人生,一个鼎盛的王朝。

可以说,智慧到了姜子牙和周公这样的高度,哪怕两人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下,因为两人的竞争和配合,造就了一场没有输家的竞争,共同成为了人生的赢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