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吐蕃王朝兴衰与周期性气候变化有关?答案让人大吃一惊

 繁星mvrct0eko3 2021-09-29

吐蕃王朝兴起于公元7世纪初,覆灭于公元877年,是建立于青藏高原的地方政权。吐蕃王朝疆域辽阔、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甚至对同时期的唐王朝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关于吐蕃王朝的灭亡原因,学界存在争议,有以下假说:内部动乱说、政教纷争说、经济凋敝说、自然气候灾害说。吐蕃王朝的灭亡是否与高原地区较恶劣的气候环境相关,已是学界亟待剖析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获取具有高分辨率、可靠年龄控制、能够直接反映气候环境的记录,成为解决上述科学问题的关键。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吕厚远科研团队与云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合作,利用青藏高原南部高山封闭湖泊昂仁错钻孔具有可靠年代学控制的岩心,开展高分辨率(约25年分辨率)孢粉分析研究,建立了过去3600年以来藏南地区(吐蕃王朝核心区域)的植被和气候演化历史,并探讨了百年尺度周期性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吐蕃王朝社会发展的影响。

昂仁错孢粉记录表明,在过去3600年以来呈现长期干旱化的趋势,过去约3600年的气候干湿变化,存在显著的约500年和约210年周期。研究表明,这两个周期背后都与全球性气候规律变化有关。

科研人员进一步将本研究的气候记录与吐蕃王朝历史文献记录对比,发现约500年和约210年气候周期叠加造成的干湿变化与吐蕃王朝社会发展关系紧密。

总体上,吐蕃王朝兴盛与发达的时期对应气候相对湿润的阶段,而爆发战争和饥荒的时期对应气候干旱的阶段,特别在王朝晚期阶段(公元830-877年),由约500年和约210年气候周期叠加造成的严重干旱和饥荒、政治斗争、佛教衰落、战争等状况的同时发生,很可能是造成吐蕃王朝覆灭的重要原因。

研究表明,百年尺度的周期性气候变化,可对青藏高原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起到推动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