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从文:一个人见识越高,心越谦卑

 huhugb2000 2021-09-29
解读:王晓 | 朗诵:素颜如水
原著:沈从文

50年代中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作品选集,作者在序言中写了这样一句话:“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

而著名的“画坛鬼才”黄永玉说了另外一句话:“这句伤感的预言,并没有应验,他没想到,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

这位作者名叫沈从文。

而正如黄永玉所言,沈从文传奇的一生和他笔下那动情的山水和人事,正在世间方兴未艾。

沈从文一生书写了80多部文学结集,代表作《边城》不但被译为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还连续两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这本《到日光下去生活》,精选了沈从文的35篇散文。是他写给故乡、亲人和自己的情书。

他的文字犹如一股清流,娓娓叙述着人间百态,呈现出沈从文对人性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兹心认为,人性之美,是对世间万物抱有真切的爱和悲悯之情,并能在欲望丛林中不忘初心,保持纯粹的真诚和热爱。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书,听沈从文用他岁月沉淀后的灵魂独白,品读那田园牧歌般的山水人生。

图片
见识越多,心越谦卑

沈从文说自己小时候逃学成瘾,他认为自己需要认识书本以外的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智慧。

于是,他跳到河里感受水。看街边的苗人做豆腐,看屠夫一刀一刀剁猪肉。看冥器铺子扎纸花,看西城河边砍犯人的头。

再后来,他走得更远,依旧毫不厌倦地看山、看水、看人间。

他说:“我就欢喜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他明白了自己只是若干作者中一人,还应该去学,学很多。

一个人看过了山川博大,方明白自己的渺小;知道了人外有人,才懂得心怀谦卑。

如果智慧是颗宝石,谦卑为其镶边,那光芒便更夺目。

有央视一姐之称的董卿,在节目中采访因腿脚不便,坐在椅子上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短短三分钟,她跪地三次,保持着与大师的平视对话。

跪地采访并没有损失董卿的任何尊严,反而让我们看到,在她的优雅和渊博之外,有谦卑,有她对人、对文化的尊重。

真正的谦卑懂得择善而从,认可自己也尊重他人的价值。

人生是修行,生活是道场。做优秀的人,需要走出自我局限,去大千世界增长见识。

兹心认为,见世面,不一定要去周游世界,而是见到真实的生活。大到山川湖海,小到街头巷尾,每个细节都是生活中最真实的模样。

真正谦卑的人,能看见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不以身份打压他人来抬高自己,用包容之心尊重每个人的高度。用平视的目光,不卑不亢,既尊重了对方,也尊重了自己。

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懂得以敬畏看天地,以谦卑看众生。


图片
眼泪向下,乐观向上

书中说:“生命在发展中,变化是常态,矛盾是常态,毁灭是常态。”

就像月有圆缺,人有得失。我们要做的,是可以满足得到的快乐,也能勉力承受失去的悲伤。

在沈从文的笔下,拉船的水手跳下湍急的河水,只为推动那条搁浅的船。沿着河边奔跑的水手追喊着,在浪吼声中听着水中人的遗言。船上的人眼睁睁地看着被急流冲走的水手消失无踪,而这一切在他们眼中,最是无奈却平常之事。

当失去变成人生常态,活着就成为一种使命。再如何贫贱艰难的日子,也从不逃避付诸求生的努力。

大作家博尔赫斯曾笑言:“生活是苦难的,我划着我的断桨出发了。”

这让兹心想起一位现实版的“福贵”。

一档实时交通节目中,交警拦下一位蹬三轮车的老人,车上堆着高高的木料,上面还坐着一人一狗。

一番交谈,交警得知老人曾在一年之内失去了父母、妻子和孩子。如今与他相依为命的是一个痴傻的弟弟,一只垂垂老矣的黄狗。

交警问他经历了这些苦难,为什么看上去还这么开心。他回答:“往前看,别想那么多。”

一句平淡的话,隐藏着老人自己都未察觉的生命力量。

这种力量不是声嘶力竭地呼喊,不是浑身带刺的攻击,而是坚韧地承受。承受现实给予他们的悲欢离合和岁月沧桑。

所以,感动我们的往往不是苦难本身,而是他们乐观的心态和面对苦难的勇气。

兹心相信,世事总无常,什么时候跌倒,我们无法预知。但什么时候爬起来继续向前走,却可以由自己决定。

努力接受悲欢俱在的人生常态,不要一味陷在回忆的泥沼中。要知道,失去的东西,很多时候永远也无法找回。

好好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怀揣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告别那些缺憾。一边流泪,一边微笑。不负韶华,不负今朝。


图片
心越简单,生命越自由

每个人生来就有需求的欲望,对生存的需求,对快乐的需求。但若是过度,则变成不切实际的贪婪。

沈从文与朋友的书信来往中,聊到当时昆明街头的市侩气。到处是钞票在膨胀,大多数人在争夺钞票的数量,却把一切责任上的尊严、良心上的尺度,任意践踏。

他认为,唯有来一场“清洁运动”,把市侩的习气清洗干净,恢复头脑应有的清明。

清洁,是精简泛滥的欲望,不被贪婪奴役,恢复心灵的纯粹和自由。

而欲望不仅来自你对外在物质的依赖,还有精神追求的执念。

作家张德芬,曾分享过自己寻求内在快乐的经历。她已经摆脱了对物质的依靠,开始走向心灵成长的道路。她一如既往地用“多就是好”的态度,不停地拜访老师,收集书籍和学习方法。

然而学到最后,她却感到异常疲累,她发现没有一位老师或一本书可以帮到自己。于是,她试着放下一切期盼,去享受生活的简单,却意外地感到当下无所事事的自在和幸福。

我们忙来忙去,无非是为了生活幸福。但真正的幸福不是得到更多,而是计较得更少。

漫画家蔡志忠也说:“每块木头都可以成为佛,只要去掉多余的部分。”

兹心认为,欲望,无须被压抑,只需做减法。欲望简单,不是自甘清贫,不求上进。是舍弃复杂,回归高效且自由的生活方式。

断掉那些多余的身外之物,不为物欲所役,回复身心的清朗;降低对生活的期待,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得失;放下内心的执念,与心灵对话,找到自己真正所需。

欲望简单,则心越澄明。心越简单,则生命更自由。


图片
与孤独共处,回归真实的自己

周国平说:“孤独是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可得。”

若我们的言行不被他人理解,纵然身处繁华,也依然孤独。人与人终究不同,这世上并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也无从真正的理解。

小时候的沈从文常常因为逃学被罚跪,大人们不能理解他为什么不好好上学,而沈从文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让他好好玩。

屋外是嘀嗒的雨声,屋内是昏暗和空洞。他独自跪在屋角,饥饿、恐惧、寂寞,排山倒海地向他袭来,他不得不用一些美好回忆,放飞想象来对抗内心的情绪。渐渐地,他学会了与孤独共处,在思索中寻找生命的价值。

他说:“我自己的生活和理想,皆从孤独得来。”

当孤独避无可避时,或许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在生命与现实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学会与孤独和平相处。

也唯有在孤独中静待,慢慢沉淀生命中的杂念,让思想回复透彻清明。

刘若英曾当了几十年孤独代言人。两岁,她就拥有单独的房间。十六岁,她一个人去了美国,学会一个人潜水,迷上一个人旅行。四十一岁,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结束了一个人的生活。

但除了孤独,刘若英身上还有勇敢、独立、知性、优雅,吸引着许多人的喜爱。她曾用真诚引动万人大合唱,人们泪流满面却感受着最动人的温暖。

刘若英用孤独告诉我们,独处就是相处,那是找到自己、充盈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个人若总是热热闹闹地向外生长,没学会在安静地独处中向内思考,也只能永远跟随他人的节奏前行。

兹心以为,只有在独处的时间,才有完整的自由,可以专注地思考人生。

在专注中不断探索和认识自己,找到什么是最重要;反省自己的局限是什么,如何去做出改变;在自由的时间里,找一件可以独立完成的热爱来取悦自己。

一个人最后应争取的理解来自于自己,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摆渡人。

学会接纳和拥抱孤独,方能体会生命本真。


图片

美学大师朱光潜说:“世间事物最复杂因而最难懂的莫过于人。懂得人就会懂得你自己。”

兹心认为,懂得,是看到了人性中坚硬的真实,也看到了柔软的美好。

我们也总在坚硬和柔软的冲突中,一次次被捶打、被成全。

然后,我们渐渐变得成熟。我们懂得心怀谦卑正视苦难,保持着热爱生活的乐观;学会追求简单的自由,依然不忘初心的自我。

这份自我,成熟而不世故,坚韧而纯真。

愿你即使被世界所辜负,也能心存一份柔软;愿你行走半生,归来仍是赤子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