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44) 我是过客,不是归人

 陈小起Yvonne 2021-09-29

上个周末去了海边躺着。

海风吹起来的时候还会觉得有些凉意,需要把脚整个埋到沙滩里取暖。听着海浪平躺下,一时睡一时醒地可以眯噔上很久,一直待到天黑也不觉得厌烦。在回酒店的车上一边接着工作上的电话,一边想起很久以前有位朋友寄给我的明信片上写道:

“现在在南极不知道在哪里的地方漂着,感觉很安宁。竟然运气非常好地看到了鲸鱼,大概也是上天体恤我这一阵以来的辛苦。”

好像有一点类似的心情:在海边看到了很美的日落,大概也是上天体恤我这一阵以来的辛苦。

在海边遇到一对养眼的小情侣,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女孩子皮肤很白,手长脚长还很纤细,穿着条长长的黑裙子,裙摆毫不在意地拖在海浪里,隔了老远都 仿佛能听见她“银铃般的笑声”。男孩子穿得简简单单的,身材很好,一直在帮女朋友拍照,背影都透露出一股好脾气。

他们设备很齐全,还带了一个立麦一样的支架,把手机架住,拍两个人在海浪里走着、跑着、跳着的视频。太阳正是将落不落的时候,逆着光,想来是很好看的背景。有一段是男孩站住了,女孩隔几步小跑,然后跳到男孩怀中,被腾空抱住。偶像剧般设计的小动作,在远处偷看的我都忍不住露出了姨母笑。

两人跳完后,到手机面前看了一会儿,有说有笑的,女孩还撒娇地拍打了一下男朋友的手臂。

估计是哪里不满意,两个人又重新来了一遍,站出,小跑,起跳,抱住。

好像又哪里不满意,又来了一遍。

又来?

看到第三遍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在心里犯嘀咕,这怕不是一对网红小情侣,拍成视频要上传小红书的吧,所以才这么精益求精?

看到第N遍的时候,我的想法已经从“天哪,我肯定不会这么做的”,慢慢更迭成了“如果能找到一件喜欢的事情,让我能不顾旁人眼光,也不觉单调重复地一次一次地去做,大概也是很不错的吧”。

所谓,量变引起质变,哈。

在海边的时候还遇见了一队东北中老年旅行团,东北人民自带的乐呵呵大嗓门和说话特有的韵律感,一下就抓住了我的耳朵。

有一对夫妇特别有意思,妻子是明显的外向性格,和团里的其他人都热络地聊着天,丈夫瞅着是闷骚型的,话说不多,但妻子提议给他拍个单人照的时候,立马“从善如流”地站了过去,左手一个叉腰,右手一个指向远方,造型不要拗得太熟练。

于是两人看起来像是一对排练得很默契的双簧表演艺术家,男的只负责做动作,密密的台词都让美人儿说了去:

“快,把墨镜给戴上,哎哟这下对咯,不戴上镜子显老气,这么着多帅。”

“我就看着你,哎你说我怎么就这么喜欢看着你呢~”

“我们合照,你手得这么搂着我,然后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后面是多美的日落啊,美炸了我跟你说。你再靠过来点儿啊~”

看着看着,我也不由自主地笑起来了。

豆瓣上有一个挺热门的问题是:让你觉得“中老年后变成那样的人也不错”的女性文学角色。

文学中挺多的,生活中也不少啊。

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我多久没有那么仔细地观察生活了。

好像和什么太近了。

我晓得出家门左转有好吃的韭菜鸡蛋饼,我晓得进办公室第一个会碰到笑容超甜美的前台美人儿,我晓得工作的calendar每周都会那样忙碌但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我晓得你的顾虑,TA的犹豫,谁的小确幸。

这一份“晓得”给了我那么多安定感,也给了我那么多“视而不见”。

时不偶尔还是要把自己丢去远一些的地方。

重新变成鼻头湿漉漉的小狗,好奇地嗅嗅这里,拱拱那里,有时翻出个蚱蜢,吓得自己往后跳了一步,有时猛撞见只猫,两个大眼瞪小眼能呆上好一阵。

再回来原来生活的时候,好像又能重拾一些过客的心境。

啊,还是有趣的嘛。

近几篇我觉得写得不错

> 情感博主上身:<一段亲密关系中的躬身入局>

> 啊,三十岁:<你看你看我松弛的脸>

> 如题:<当我的年龄不再是个整数>

> 生而为女:<“不洁”的受害人>

我是陈小起,一个醉心于码字的财务。

我喜欢观察人,琢磨人,记录人,“啊原来人会这样”,“啊为什么人会那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