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情雅室,以心造境

 隐遁B 2021-09-29

图片

图片

无论古今,拥有一间雅室;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氛;追求一署超脱的精神追求;都是文人必不可少的一个小天地,哪怕是经济迥异。

雅室不仅是古代文人怡情翰墨、醉意诗书的精神乐园,更是好友相聚,以茶会友的好去处。

何为雅室?雅室为何?是书房,是茶室,甚至只是一间草房,只是一张茶席。

图片

『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

身居山斋,所得到的不光是『渴吻消尽,烦顿开除』的清心之法,更有一种『似多幽趣,更入深情』的生息之道。『草色花香,游人赏其真趣;桃开梅谢,达士悟其无常』,正解此义。

图片

图片

王维山居诗《秋夜独坐》中曰:『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简单直白的景物描写,看似无我之境,却把万物生灭的状态一笔勾勒,悠悠人生,一景看透。

木为岸,沙为河,东去一鸿江水,隐隐有水仙乘鲤归去。

图片

古人曾这样描绘自己的生活:『余尝净一室,置一几,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饷时而起,则啜苦茗,信手写汉书几行,随意观古画数幅。心目间,觉洒洒灵空,面上俗尘,当亦扑去三寸』。

如此一个生活场景中,真正风雅羡人的绝非斋室之精雅,而是这般形同冷云、心飘事外的闲淡。

图片

图片

先哲有言:『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山水有真赏,不领会终为漫游』。暂时放下营利烦扰,人间是非,以一片闲云的姿态,栖息在幽雅居室之中,才是浮生至乐。

纵观时下众人,置雅室者不在少数,但若不以精神为凭寄,则绝非真正拥有。

图片

图片

若无此闲适之心,多少雅事,都难得真趣。

欧阳修曾记:『在夷陵,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琴虽不佳,意则自释;及作舍人、学士,日奔走于尘土中,声利扰扰,无复清思,琴虽佳,意则昏杂,何由有乐?』如是而观,工欲善其事,非先利其器,而是须先释其意也

图片

诚如《兰雪斋记》中所记:『友人张天彝文雅博涉,器深而趣远,所居列置古经史、名书画,间以卉石,错以琴尊,而朝夕游息其间。掇芳华以娱玩,漱清气而自洁,斯其志尚之异,不贤而能之乎!』

图片

长物为友,即是修身。以闲玩之器,载修身之道。

对长物如伴佳友,赏雅趣自得诗情。瀹一壶茶,邀一二知己,玩赏古物,抛开世俗,闲谈畅聊,论禅道、明学识,在简而不繁、清而不闹的环境中,享受喧嚣世界中难得的闲暇自在,岂不快哉!

图文来源:网络

声明:转载文字、图片、引用视频,刊发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