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莲花石石雕群落中的“鱼化龙”

 新用户0334swDy 2021-09-29

鱼化龙,最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的图腾崇拜。其后在商代晚期的玉雕中出现,并在历代得到发展。甘谷县磐安镇南部山区岸峪梁莲花石石雕群落中的“鱼石”,正面是一条鲤鱼形状,背面是卷曲的一条巨龙,是一座典型的“鱼化龙”大型石雕。

鱼化龙,亦名鱼龙变化。鱼化为龙,科举制度开始后比喻金榜题名,但是产生的史渊源非常悠久,可追溯到史前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时期的鱼图腾崇拜。《大荒西经》有'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最早的化鱼形态的说法。《海外南经》云:虫为蛇,蛇号为鱼。民间风俗早有鱼化龙的说法。《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喜得贵子,鲁昭公以鲤鱼作赏赐,孔子因此为儿子取名鲤,字伯鱼。《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的记载,《长安谣》说的’东海大鱼化为龙’和民间流传的鲤鱼跳过龙门,均讲述了龙鱼互变的关系。这种造型早在商代晚期便在玉雕中出现,并在历代得到发展。莲花石石雕群落是东周初秦襄公设立的祭祀场所西畤(参见笔者《莲花石石雕群落之青龙鱼石》),其中代表东方青龙伏羲的石雕就是鱼石,一面为鱼,一面是龙,体现了鱼龙互变的特征。

汉代学者王充对龙的描述是,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鱼, 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并描述龙能走、能飞、能兴云降雨、有翻江倒海之功力。龙还能显能隐、能大能小,春分飞上天,秋分潜于渊。民间传说中的五方圣兽青龙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神话传说中的龙还分 很多种类,如有鳞者为蛟龙,有翼者为应龙,有角者为虬龙,无角者为螭龙,未升天者为蟠龙,好水者为晴龙,好火者为火龙,善吼者为鸣龙,好斗者为蜥龙……古 人还将起伏的山脉称作“龙脉”,把自然形成的水库称为“龙潭”,还把东边的大海比作龙宫。鱼在上古时期,是一种具有神性的动物,很多神话故事都有鱼化龙,或龙化鱼的传说。两者可以互变的属性,也使得鱼和龙一样,是具有超凡神力的图腾。

莲花石石雕群落中的鱼石形象,东面看去,是一条形象生动的鲤鱼,有头有尾,有鱼鳃,有鲤鱼的尾鳍。

在头部看鱼石,正如传说中的麒麟首,荒草蓬松又似长须,只是缺少了民间传说中的犄角似鹿和五爪。

走到鱼石北面,是一条山沟,山沟里看鱼石,又如一条头尾相依,卷首而卧的巨龙。

鱼石在五方圣兽中属于青龙,代表的五方上帝是伏羲氏。伏羲被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人文始祖”,传说他是人首蛇身。古时,蛇就是龙,故其后人被称“龙的传人”。传说他与女娲成婚,生儿育女,被尊称为人类的始祖。伏羲龙以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燧人氏之子,生于成纪,所处时代为旧石器中晚期,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龙”。史载伏羲龙“织网罟、兴渔猎、别姓氏、创八卦”,还“养蚕画布,改善衣着”、“豢养牺牲,服牛乘马”、“亲尝百草,辨别五谷”、“制造九针,祛除病魔”,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