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卞阿根 | 乾隆大桥问菜名

 丁中广祥 2021-09-30


乾隆大桥问菜名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扬子江畔北岸的古镇大桥,是个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一直以来都被人们冠以小江南之称。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光秀丽倾人,古文化传说十分丰富。这里的民间广泛流传着清朝乾隆这个风流皇帝,他一生中六次南下江南,几次途经大桥时,都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美丽故事。《乾隆大桥问菜名》就是其中的一个。

那年正月,乾隆没带文武大臣,仅带着两个侍卫,微服来到大桥集镇,在白塔河西游玩了财神庙、龙王庙、法源寺和都天庙后,不知不觉日头中午。他们出了都天庙山门,一路向东而行。当他们来到一户人家门前时,饭菜的香味飘入了乾隆的鼻中。游玩了半日的他,此时顿觉腹中饥饿,他全忘了自己的身份,带着两个侍卫走进了这户人家。

正在厨房做饭的这家大嫂,听见有人进屋的脚步声,立即从厨房来到正堂,见家中一下子来了三位陌生客人,便问道:“你们找谁呀,有何事?”乾隆上前道:“大嫂,我们既不找人,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我们三人一路游玩,现在已是中午时分,肚子饿了,想在你家用顿午餐。”这家大嫂见来人说话和蔼,风雅大度,马上笑着说:“行。你们既不嫌弃我这茅屋,先坐下歇歇脚,饭菜马上就好。”

乾隆和两个侍卫也不客气,坐上了餐桌旁的凳子。一会儿功夫,这家大嫂便把饭菜端上了餐桌,请他们就餐。饭菜虽然简单,仅有四五大碗用农家土灶烧出的平常菜。乾隆虽说身在朝廷,也吃腻了山珍海味,鸡鸭鹅和猪羊牛马肉,对这些地道的农家菜,吃起来满心欢喜,爽口而清香,在皇宫里是很难吃到的。当乾隆夹起其中一个碗里的菜时,问这家大嫂:“这道菜叫什么名字?”颇有才华的大嫂笑着说:“这道菜名叫'清香白玉板,红嘴绿莺歌’。”乾隆听后连声道:“好菜名!好菜名啊!”直乐得大家哈哈大笑。饭罢,乾隆和侍卫对这家大嫂表示了感谢,付了点银两后,一路向苏杭而去。遗憾的是当时乾隆没有问这道菜是用什么菜料所做。

乾隆一行在苏杭游玩了半月有余,返回了京城。一日晚餐,他突然想起了在大桥吃过的“清香白玉板,红嘴绿莺歌”这道菜,便令御厨制作。御厨不知这道菜用的是什么原料,心中不免有些紧张,禀报说:“皇上,在下愚笨,不会做这道菜。”乾隆听后勃然大怒:“你一个堂堂御厨,还不如一个乡间农妇,连这道菜都不会做!”乾隆一通怒气后,再细想想,天下菜肴那么多,何见得御厨样样会做,于是并没有加罪于他。只是立即派人,星夜快马赶往大桥问明。

三日后差使来到大桥,找到了居住在都天庙附近的这家大嫂,把皇上派他来大桥问“清香白玉板,红嘴绿莺歌”这道菜是用什么原料制作时,这家大嫂感到十分惊讶,原来前些日子,到自家来吃饭的是当今皇上,自己见到了皇上不说,还为他做了一回“御厨”,倍感一生荣幸。然后笑着对皇差说:“'清香白玉板,红嘴绿莺歌’这道菜,就是豆腐烧菠菜。豆腐清香,像白色的玉板;菠菜的根头是红色的,叶子是绿色的,经过烹饪,菜根头弯曲后就像莺鸟的嘴,菜叶就像莺鸟身上暗绿色的羽毛(莺鸟有几种,有一种莺鸟身上的羽毛呈暗绿色),这样就把菠菜比喻为红嘴绿羽的莺鸟了。于是这豆腐烧菠菜,就被誉名为'清香白玉板,红嘴绿莺歌’了。”

皇差一听,感到十分有趣,但也有些委屈,皇上竟然为了这“豆腐烧菠菜”,让我日夜兼程到大桥来问明,也真把我累坏了。皇差累归累,但他也不敢怠慢,立即跃身马背,扬鞭赶回京城复命而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