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妈妈的反思:如果重新养育女儿,我再也不会踩这4个坑

 天地人和w 2021-09-30
文章图片1

在女儿的人生里,家庭教育的影响始终是第一位的,父母“狠”一点,她才会更出色。

作者 | 叶丫丫

我是一个二胎妈妈,大女儿12岁,小女儿7岁。

写下这篇文章时,我从没有哪一刻像现在这样心疼大女儿,后悔自己对她的教育方式。

前段时间中秋节,几家亲戚一起吃饭。

餐桌上,大人们不可避免地聊起了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我家老大的成绩,在这几个孩子中是垫底的。

而老二的成绩,则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

席间,听着大人们的交谈,老大始终默不作声,眼睛里甚至还蒙上了淡淡的雾气。

老二却像一只小蝴蝶一样,快乐地跑来跑去,整个人也因为大人们对她的称赞,而变得特别骄傲和开心。

两厢对比,我顿时无比心疼老大。

是啊!都是半大点儿的孩子,肯定也渴望得到大人的称赞和夸奖,而不是每次都只能在同龄人中,成为垫底的存在。

也是在那一刻,我才开始反思,一直以来被我忽略的一些教育真相。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如果可以重新养育女儿

我再也不会希望她“快乐就好”

老大出生后,我们给尽了她自由和宠爱。

我总觉得,女孩子嘛,当然要娇养着,让她少辛苦点,健康快乐地长大就好。

所以我没有对她进行任何早教启蒙,任由她在玩乐中轻松度过了幼儿园三年。

直到进小学,老大还保持着一个字不认识,一个数不会算的白纸状态。

但很快,我们就蒙圈了。

拼音和英文基础大家都学过了,老师直接略过;10以内的加减法她才刚接触,老师就已经加快进度,开始100以内的算术教学了……

她根本跟不上班里的学习节奏,各科成绩一路垫底。

当时的我,依然没太在意。

我想着,成绩差点就差点,做一个快乐的普通娃也没什么不好。

可我忽略了,孩子自己并不这么认为。

小小的孩子,也已经有了自己的自尊心和虚荣心。

当课堂上,别的同学都能很顺利背诵那些唐诗时,她会因为背不出来而觉得丢脸,难过得偷偷掉眼泪。

每次考试成绩出来,看到自己惨淡的成绩,回家就忍不住崩溃大哭。

看到作业本上,一道道算术题后面的大红叉,她会委屈地问我:

“妈妈,我是不是很笨?老是算错......”

一次次比不过同龄人的打击,一次次成绩垫底的失望,她开始渐渐变得紧张、脆弱、敏感、自卑,遇到难题也习惯性逃避和否定自己。

而此时我们再怎么生拉硬拽,她也很难追赶上别的同学。

那时候我才意识到很重要的一点:

父母可以让孩子“快乐”就好,但学校不会,社会更不会。

即使是小孩子,也免不了陷入竞争的环境,没有人希望自己一直输,一直比别人差劲。

而老二上幼儿园时,我恰好调整到了一个相对轻松的岗位,于是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她。

我陪着她背古诗、唱儿歌、学拼音......有了一定基础之后,老二学起来很轻松,积极性和主动性反倒比老大高涨很多。

现如今,看着两个女儿截然不同的样子,老大自卑无言,老二自信张扬。

我后悔了,后悔在老大小的时候,光顾着放纵让她玩。

一个一直当别人背景板的孩子,注定不会真的快乐。

每个孩子,都渴望自己能耀眼。

学习的过程,虽然会有辛苦,但孩子在付出努力、取得成绩后获得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才是真正难以替代的高级快乐。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如果可以重新养育女儿

我再也不会放纵她的坏习惯

我从小就被父母散养长大,所以潜意识里一直觉得,只有那些又熊又闹的男娃,才需要父母在屁股后面,追着赶着让他们学习。

而自家的乖乖女儿,根本不需要我的督促也能自觉、听话、养成好习惯。

哪曾想,这想法简直大错特错。

这世上从来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逃不开贪玩的天性。

老大每天晚上回家的第一件事,从来不是写作业,而是先跑到客厅看两集电视。

常常背着我溜到爷爷奶奶房间里,用老人的手机偷偷玩游戏,还一个劲撒娇,不准爷爷奶奶告密。

之前,我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想着孩子上学已经够累了,也要让她多玩一玩,长大了自然就知道努力了。

可恰恰因为我从小没怎么管过,她不知不觉养成了很多的坏习惯,简直让人崩溃。

好不容易要写作业了,一会儿摸摸橡皮,一会儿玩玩铅笔,不是要喝水就是想上厕所,完全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

就连老师也好几次打电话给我,不是作业没有按要求完成,就是布置的背诵任务偷工减料。

小时候的放纵,让她变成了一个习惯性偷懒、毫无自觉性的小孩。

我不禁想起高考状元杨晨煜的妈妈,曾说过的一段话:

“一定要在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时候,监督他养成习惯。

这个过程很痛苦,你得时时刻刻监督着他,留意着他。给他定型以后,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没有哪个孩子天生愿意坐冷板凳读书学习,一个自觉自律的孩子,是要适当“强迫”去养成的。

养育孩子就像走路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及时调整到对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小路就踩出来了。

要知道,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只有长期督促的家长。

只可惜,我到现在才明白这一点。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如果可以重新养育女儿

再也不会动不动就对她“心软”

常常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养女儿,就要对她狠一点。

现在想想,简直说得太对了。

老大6岁的时候,我想着给她培养点兴趣爱好,不求学得多精,只求有个一技之长。

结果报了个跳舞班,小家伙学了一段时间就回家哭,嫌太苦、太痛、太累了,死活不肯继续学。

我和她爸,心疼她一个小女孩,小小年纪就要吃这么大苦,也就没坚持。

后来给她报了个书法班,结果又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了了之。

直到最后,也没学会一项特长。

有次儿童节,她们班里举办表演活动,很多同学都上台参与了表演,女儿只能眼巴巴地望着,那时候我就感觉到了她的羡慕和失落。

有了老大的教训,老二的兴趣培养这块我狠心多了。

老二5岁的时候被轮滑吸引,自己吵着要学轮滑。

当然,跟她姐姐一样,学了没几天,摔了好几跤以后,她说什么都不肯再去上轮滑课。

但这次我没有心软,而是风里雨里陪着她一起坚持。

有时候看她训练,摔得青一块紫一块,说不心疼是假的。

但我还是逼自己“心狠”下来。

渐渐地,随着训练越来越熟练,老二从一开始的抵触抗拒,到现在乖乖地跟着我按时去上课。

尤其上次儿童才艺比赛中获奖以后,她更是在轮滑上自信心爆棚,整个人也更乐观更积极了。

现在想想,面对老大我们总是嘴上说着“尊重孩子”,这看似很开明,实际上对孩子却是一种伤害。

虽然孩子逃过了眼前一时的辛苦,但在成长路上却留下了不可挽回的遗憾。

父母若纵容孩子随便放弃,那么孩子一生也无法学会什么叫坚持。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如果可以重新养育女儿

我再也不会有任何托付心态

在家庭教育中,普遍有这样一种现象:

父母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孩子的教育就可以全部仰仗老师,自己就能彻底解放了。

刚开始,我也有这样的心态。

可孩子的教育,哪有那么简单啊!

我以为把孩子托付给老师就好了,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有些教育老师给不了孩子,只有父母能给。

良好的习惯、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得体的教养……这些都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榜样作用来引导。

印象最深的一次:

老大正在写作业,我当时刚下班回家,就想着瘫在沙发上玩会儿手机。

她看到了,就立马蹭到我身边来,跟我一起看视频。

我怼她:“赶紧写作业去,又想被老师批评是不是!”

谁知道她一脸不以为然地回怼我:

“就知道叫我做作业,你自己怎么就这么舒服的玩手机呢?明明你刚刚还说了,你的工作没干完的!”

我们总以为孩子上学了,有老师的指导就够了,殊不知除了学校之外,家庭才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阵地。

我想起曾在网上看过的,一位妈妈的留言:

“我孩子学古筝的时候,年纪太小。上完课,她很快就忘了老师教了啥。我得先替孩子学会了,指法练得比她还标准,这样才能复刻老师课上的内容。

孩子在科技培训班里学了制作飞机,我得跟她一起想办法让飞机飞到蓝天里。

孩子学火车相遇问题,我就要跟她一遍一遍在客厅里来回'相遇’。

这叫跟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做作业,我也不能闲着。我得去看书,看报纸,考各种职称证书。

我必须'鸡’自己,潜台词是:看看妈妈也很努力,你也必须努力。

这叫给孩子打样板。”

是啊!我太天真了!

要想教育好孩子,光靠老师的单打独斗是不可能的,贯穿孩子一生的教育,靠的是父母。

孩子就如同干瘪的海绵,无时无刻不在吸收着家庭生活环境、家长们言行举止等等方面给予他们的影响。

家庭才是教育的第一站,父母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老师。

那些优秀的孩子从来不是横空出世的,而是父母用实实在在的付出、点点滴滴的陪伴换来的。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黛安·伦曼斯有一首小诗写到:

如果我能再次养大我的孩子,

我会先建立自尊,再决定盖房子。

我会多用手指来画图,少用手指来指。

我会少教训多沟通。

我会少用眼睛看表,多用眼睛看世界。

我会跑到更多的原野看更多的星星。

......

可是,这世上有很多事都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教育孩子也是。

我已经留下了那么多遗憾。

只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在还来得及陪伴和教育孩子的日子,好好珍惜,不要偷懒。

做父母,是要不断努力的。

千万不要在最好的教育时机中,把撒手不管当成了静待花开。

点个赞吧,与你们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