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为帝师都是状元出身,孙家鼐谥号文正,翁同龢谥号文恭,差别有点大!

 昵称66395874 2021-09-30

古代考状元并非易事,要经过童生、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个阶段,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殿试通常由皇帝钦命大臣主持。第一名则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合格者皆为进士。一旦高中状元,披红挂彩,敲鼓呜金,骑马游街,前呼后拥,好是威风。

一、科举制度最发达的为明清时期。

明朝的时候,如果中了状元的话,一般会进入翰林院,官品是从六品,其实就是储备人才,身份就相当于皇帝身边的秘书,根本就没有实际的权利,甚至连那些散官的权利还小,其实就是一个旁观者,不仅如此,因为这样的关系,翰林院逐渐的培养不出人才了,尤其是到了明朝的末年,翰林院更加没有培养出任何的人才。

清朝虽然说和明朝相距的时间很近,但是或许是因为翰林院的弊端吧,清朝对于状元的待遇,并没有像明朝那样,在清朝的时候,状元也是在翰林院任职,但是却可以去外面当官,担任地方上的官员,比如说学政、知府、道员、按察使、侍郎等等,等到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再进行选拔人才提升。

二、我们看下清朝末年的两位状元

1.孙家鼐

孙家鼐(1827~1909),安徽寿州(今淮南寿县)人。清咸丰九年(1859)状元,为光绪帝师。累迁内阁学士,历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尚书。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首任管理学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卒后谥曰“文正”。

2.翁同龢

翁同龢(1830年~1904年),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第三子,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卒后追谥文恭。

翁同龢和孙家鼐同为光绪帝师,光绪皇帝即位时,年仅4岁。为了培养光绪皇帝治国理政的能力,慈禧太后给他请了两个状元老师,分别是翁同龢与孙家鼐。

翁同龢小孙家鼐3岁,但他是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早于孙家鼐3年中得状元,同治四年(1865年),翁同龢奉旨在弘德殿行走,授读同治帝。光绪二年(1876年)又奉旨在毓庆宫行走,授读光绪帝,从此做了12年光绪皇帝的老师。而光绪四年(1878年),孙家鼐才奉命在毓庆宫行走,与翁同龢一起教光绪皇帝读书。可见在帝师这块,翁同龢的资历高于孙家鼐。

三、为何同为帝师,死后待遇却相差甚远

清末两个皇帝,同治帝师:刘崐、李鸿章、翁同龢,光绪帝师:李鸿章、翁同龢、孙家鼐、夏同善。翁同龢到底做错了什么,贵为两代帝师,死后谥号仅为文恭。

1.翁同龢的境遇

翁同龢早年和光绪帝的关系非常好。翁同龢不仅是光绪帝的老师,也是他半个父亲,所以他的仕途自然非常顺畅。翁同龢第一次出任军机大臣,主要参与了两项重大政治活动。一是参与处理云南军费报销舞弊案;二是参与中法越南交涉事宜。在这段时间里,翁同龢两蒙赐“寿”,加太子太保,赐双眼花翎、紫缰,这也是他一生中宦途最得意的时刻。

等到光绪二十年,光绪帝亲征,再次召翁同龢任军机大臣,并深得光绪帝信任。甲午战争中,因坚决主战和李鸿章等人积怨,后来又因支持光绪帝变法,得罪了朝廷里的众多守旧派大臣。与此同时,翁同龢虽然支持光绪变法,但对于康有为这个人,又不是特别看好,所以他在推荐康有为时,就特意加了句“人之心术,能否初终易辙,臣异未敢深知!”就因为这一句话,翁同龢又把康有为为首的改革派大臣也都得罪了。

在这种背景下,翁同龢就成为守旧派和改革派共同抨击的靶子,守旧派觉得他是改革派的带头人,而改革派又觉得他是守旧派的带头人,于是翁同龢两头难受。恰好这个时候,光绪帝也想火速提拔并重用康有为进行改革,所以当他看到翁同龢态度不坚定时,就决定拿他杀鸡给猴看。于是,翁同龢先是被光绪训斥,接着守旧派和改革派又各种找他茬,最后他就被革职回家。戊戌变法之后,慈禧本来想杀他,好在荣禄说了一句话:“本朝尚没有杀过帝师的先例!”

在这种背景下,慈禧这才留下他一条命,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饶,翁同龢被永不叙用,而且每天去县衙门挨训。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做过帝师,告老还乡,还要受这种侮辱,可以想象他的心情。晚年的翁同龢,既不讨光绪帝的喜欢,慈禧对他也非常厌恶,以至于他晚年怎一个惨字了得。等到光绪三十年,翁同龢病逝于自己家中,年享七十有五。因为此时翁同龢不仅没有任何官职,而且还是代罪之身,朝廷自然也就不会给他拨安葬费。直到宣统元年(1909年),朝廷才下诏为其平反,并官复原职,追谥文恭。

2.孙家鼐的境遇

孙家鼐出身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1856年,孙家鼐进京参加会试,不料名落孙山,他并没有泄气,而是更加勤奋地读书,准备下一次会试。不过小3岁的翁同龢也在这一年参加了会试,并考取了状元。1859年,孙家鼐再次进京参加会试,这次他发挥得相当好,在殿试里取得了一甲第一名的好成绩,成为新科状元。

步入仕途后,孙家鼐历任翰林院修撰、内阁侍读等职,后奉命在毓庆宫行走,与翁同龢一起教光绪皇帝读书。成为“帝师”后,孙家鼐的仕途变得更加顺利。此后,他历任内阁学士、工部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工部尚书、顺天府尹、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清朝不设丞相,大学士被视为丞相。

孙家鼐属于比较温和的维新派。他在主张向欧美国家学习的同时,坚持“中国以礼教为建邦之本,纲常名义,万古常新”观念,将变法当作维护清朝统治的一种工具。孙家鼐奉命担任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负责京师大学堂的筹办工作。在筹办期间,孙家鼐对康有为和梁启超起草的《总理衙门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进行了修改,减少了文科课程,理科课程则原封未动。后来,孙家鼐又建议京师大学堂开设中西医学专业。这些建议,都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批准。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杀掉了戊戌变法“六君子”,下令通缉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并罢免、辞退翁同龢等一批维新派官员。孙家鼐因为属于维新派中的温和人士,没有受到处罚,依然在朝廷里供职。孙家鼐对政局很失望,称病乞罢,回乡探亲。

总结

孙家鼐和翁同龢属于同时代人物,一个是安徽人,一个江苏人,同为帝师,也是清末状元,造成死后境遇不同,归根结底是对于维新运动的站队和看法。翁同龢支持光绪皇帝变法,从此得罪了慈禧为首的守旧派,而后在变法过程中左右摇摆,又让光绪对其失去信心,决定弃之,其结局不言而喻,仅仅因为帝师身份而保住了性命。而孙家鼐对于变法表现得则更为委婉,他一方面顺应潮流,参与变法,支持强学会,筹办京师大学堂,另一方面又强调中西合璧,即保留制度单方面学习先进科学,在变法失败后他得以全身而退,没有清算。由此可见变法不易,即便是状元也依然存留着顽固派的毒瘤。

来源:大南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