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孩子很聪明,就是不好好学”,家长们别再拿这句话心理安慰了

 清风湖畔有人家 2021-09-30

“我的孩子很聪明,就是不好好学”。你是不是经常听到这句话?言外之意,假如我的孩子好好学的话,再加之这么聪明的脑子,怎么能学不好呢?

这句话最大的作用就是自我安慰。除此之外,对于孩子的教育一点作用也没有。

这句话属于欲抑先扬,首先表扬了孩子的聪明,然后批评了孩子的不好好学习。乍一看没毛病,但是,仔细推敲,这里面却包含了对教育的错误认知。

首先,聪明值得表扬吗?记得《奇葩说》中有一期节目,某位辩手曾说,如果我们夸某位孩子真聪明,孩子就会潜移默化地认为,他做的好是天赋,而天赋是天生的,后天没法改变,这种心态叫固定型心态;如果我们夸一个孩子很努力,他会认为每一次尝试都在学习新东西,都有可能进步,这是成长型心态。

说得具体一点,固定型思维认为:智力和才能是固定不变的,成功不过就是要证明你的能力,证明你是聪明的、有才干的。而成长型思维则认为:能力是可以发展的,通过努力学习,你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聪明、更优秀。

那么,究竟是天赋决定论呢还是努力决定论呢?在我们成年人眼里,似乎很难说孰对孰错,有时候到了一定年龄,有些人更愿意相信天赋决定论——四十不惑的道理大抵如此。可是我们面对的是孩子啊,对于一个人生刚刚起步的孩子,你就告诉他,你的人生其实早已由天(聪明或笨)决定,再怎么蹦跶也跳不出如来的手掌心,正如鲁迅先生著名的铁屋子言论,“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所以,告诉孩子天赋的不可决定论,这难道不也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吗?

虽然我们成年人已不再做梦,可还是应该让孩子相信各种美好的梦想,这样说其实并不虚伪,也并不矛盾,因为每个年龄段应有每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

人生的美好,正在于有各种可能性,我们要让孩子相信事在人为,我们要让孩子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们要让孩子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因此,教育孩子,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成长型思维”,就是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相较于不可决定的天赋(聪明或笨),努力要更重要一些。

因此,我们最好少在孩子面前拿聪明说事,比起“聪明”这样的先天设定,努力、乐观、毅力,才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事。

譬如,班内有几个女生成绩暂时不理想,但是非常勤奋,每次作业都很认真,名句默写次次满分,所以,我经常在班内大力表扬这几个女生,我要让她们相信努力的力量,当然,我也发自内心的相信她们一定是能学好的。因为,努力才是极难培养、极易丢失的能力,需要时时刻刻与人类与生俱来的惰性作斗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如果任由惰性日复一天地滋长,再聪明的大脑也将一事无成。

很多聪明而不努力的孩子后来发现,努力原来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一句“努力”其实包含了很多的细节细心、耐心、坚持不懈、抵制诱惑、开拓进取……

所以,家长们别再拿孩子的聪明说事了,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告诉孩子,聪明的人很多,但真正聪明的人绝不会全靠着自己的聪明取得成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