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次十一长假,咱们还能出远门吗?

 漫说健康 2021-09-30

十一黄金周逐渐到来了。

对比去年火爆的十一长假,今年的大假也充满了一些不确定。

去年十一长假前,全国各地本土病例也都清零,防疫压力也都下降,旅游、运输、文化娱乐等火爆,也让不少外媒都纷纷重点报道,称中国已走出了疫情的负面困扰。

但今年十一却有些例外,最近一两个月内,南京、扬州、郑州等地区都零星出现本土疫情。

福建莆田、厦门、泉州以及黑龙江的哈尔滨依然尚未清零,甚至哈尔滨昨日还宣布要进行全员核酸检查。

同时,不同的防疫措施和策略也让此次国庆假期充满不确定数。

小康医生梳理了下近期针对长假的防疫政策,每个地方的政策都不一样,有些地方表示假期期间不出省,有些地方表示假期尽量就地过节。

也有个别地方就完全没有提到辖区的居民是否要出省,只是提醒了“非必要不出境、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和有病例报告地区”。

长假期间,低风险地区的居民到底能不能出省?

针对于低风险地区,长假期间又该如何防护?还能好好去旅游吗?

对于这个问题,疾控中心也表示回应,目前低风险地区可以跨省出游,近期就不建议前往不前往高、中风险地区以及发生本土疫情的地区。

尤其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妈妈等特殊人群,不建议组织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提早拟定出行方案,全程做好人身保护。

同时在这段时间内,更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那么,在低风险地区咱们又该如何防护?

第一、尽量杜绝集体活动

疾控中心专家不建议各单位和社会组织展开集体祭拜、大型聚餐和吊唁活动,这时为了防止人群集合,从而达到降低疫情传达的风险。

因此,疾控专家提醒大家,家庭聚餐不宜大规模聚集,小规模杜绝疾病传播。

第二、关于购物和旅游

针对逛年货的人,要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坚持一米的交际间隔,尽量不要聚在一起。同时,疾病控制专家提示,没有必要不建议跨境旅游,也不建议前往中高危区域。

大家要尽量加入大规模的人流,从而降低流行病的感染风险,只要人流得到控制,才不会加快病毒传播。

第三、关于进口冷链食物

饮食方面必须留意两个方面:

一是在购买进口冷链食物时,要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防止飞溅污染,接触口、眼、鼻;

二是在清洗加工食材时,建议把生熟食物分隔寄存,煮熟完全,不要吃未煮熟的冷链食物。毕竟,据很多新闻报道发现,病毒在冷环境的生存环境中,可以存在很长时间。

第四、关于返乡

合理组织节假日,减少外出。比如14天内来回中高风险地区生活,都需要进行核酸检测,而外风险区域的人员,要进行为期14天的自我健康监测。

不管哪种类型,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就应及时接受治疗。

第五、做好个人防护

出行前要检查目的地风险等级,了解当地防控要求,还要随身携带个人防护用品、口罩和消毒湿巾。

同时,购票时要记住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捂住,还要坚持双手清洁,少接触公共物品,尽量不直接接触口、眼、眼。

遇到这样的黄金周,若没有突发的重大疫情,实在不宜为了防止可能的不测而实施跨地区人员流动的限制。

与其限制人员流动,倒不如鼓励人们一边采取科学防范措施,比如戴口罩、注意卫生等,一边正常开展各种假日活动。

同时我们还需要提高动态清零体系的效率,降低它所伴随的经济社会成本。

我们需要对外竞争的紧迫感,形成更周密的精准抗疫思维,不断提升早期发现疫情的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