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选层打新—肉块 or 鸡肋?

 千山吾独行 2021-09-30

7月1日,新三板精选层将开始打新,周末看了一些文章。原先的说法是,精选层打新,将100%中签,参与者人人有肉吃。最新的数据分析,显示远远不是这么一回事。

在监管层压力之下,机构有吸引投资者开通精选层的动机,开通精选层的投资者越来越多。仅仅2020年3月到6月,增量就接近80万户。据说现在精选层的投资者已经有120万户了,“大个韭菜”越来越多。以人均10万元用来打新来计算,也将锁定1200亿元打新资金。7月1日-2日,首批转精选层的5家企业线上分配的总融资额,粗略看了一下,大概有五六个亿,如果有线上回拨,会适当调整,但怎么也不会到10亿元。千亿以上的资金抢几个亿的融资额,千分之几的中签概率。

精选层打新区别于A股其他板块打新的特点是,全额缴付申赎资金,获配后再退回多余款项。这是怕韭菜们打新后不认账么?老到的投资者因为常常是重仓,加上打新概率低,有可能不拿出大额资金打新。即使腾出资金来打新,收益率没高到哪里去。如果整体资金量少的话,打新的中签率会高一些,也许会从千分之几,高到百分之几。

我也好奇去看了下第一批转精选层的五个企业的介绍,发现做经营管理真不容易,好几家都有客户付款不及时,原材料价格不稳定的隐忧,企业常常要贷款生存。有几个企业规模很小,跟我管理的一个项目规模差不多,但他们的资金成本更高。有那么一瞬间,脑补要是我管的项目单独上市,可以激发潜力加大发展力度,可惜在体制下行不通。

总之,精选层打新也个有趣的心理博弈游戏,参与者要考量是否有破发风险、中签概率、投入金额、以及资金如何分配到同时上市的企业中,以尽量提高胜率以及盈利率。精选层打新中签率高于A股,但也没有夸张到逢打必中、大块吃肉的程度,又要挤占资金,也很有可能是鸡肋一场。还是当做游戏玩就好了,首轮下来就清晰一些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