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社会演化,历史向前推进,浅谈春秋时期的特征与启示

 昵称55301288 2021-09-30

春秋时代是我国历史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整个春秋之世历时二百四十余年,相继出现了大国争霸的政局,本来就不平静的东周社会于是被掀起了层层波澜。继郑庄公争败后,齐、宋、晋秦、楚、吴、越几个政治集团皆崛起,各以自己的雄姿活跃于政治舞台上,演奏了一出出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那么,这一时间时代的特征有哪些,社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

点击加载图片

人们开始轻视传统礼仪制度

人们对传统的礼仪制度及其政治代表人周天子由尊奉而变为轻视。桀不驯的郑庄公对周天子进行过抗逆,他因此丧失了相当的政治势力而未能称霸;齐桓公以尊王为旗号号召诸侯,循礼布德,表面上保持了周天子崇高的政治地位;宋襄公以拘守仁义而闻名;晋文公、秦公循礼尊王的观念已较淡漠;楚庄王曾问鼎周室,至少还承认周王的存在;吴、越创霸时,几乎对周王不屑一顾。创霸集团对周王的态度取决于周室当时的政治地位及其礼仪制度的政治有用性。上述变化反映了周室地位的逐渐下降和礼仪制度的陈旧化。社会的发展已经抛弃了一个腐朽的阶层,并且呼唤着新的思想和制度。

点击加载图片

种族界限和观念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在郑庄公称霸之时的活动范围较小,但齐桓公之世,所谓华夏民族大体上仅包括黄河中下游的中原诸国,甚至不包括西秦南楚,齐霸提出的攘夷就是以楚为主要对象的。然而这些国家在后来相继称霸,甚至僻居东南隅的吴越也称雄一时。列国政治活动中心的“外移”现象打破了原有的种族界限和地域隔阂,极大地拓展了华夏族的范围,在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人们的交往观和种族观。

点击加载图片

列国交往增多,交往形式出现变化

各国的政治交往加强,政治交往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春秋前期,有些非政治中心地带的国家与邻国还存在“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这种状况逐渐地得到了扭转。在交往形式上,人们原来遵循礼仪的要求,按爵位以小事大,如各国对郑庄公的遵从,几次会盟中对宋国的谦让都含有这种原因。随着礼制观念的淡漠,各国的交往按实力而定,主集团的崛起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显示。

春秋之世,大国对小国的役使逐渐变为强国对弱国的掠夺。第四,按实力而进行的政治交往刺激起了各国的竟争,可以说,诸侯国间的大规模竞争起始于春秋之世。国家间的长期争筛选和显示出了四个有威力的法宝。一是制度的革新,二是人才的使用,三是对军事的重视,四是外交上的灵活。于是改革家、政治家、纵横外交家和军事方面的实践家、理论家相继涌现,他们的方案、主张、行为和思想绽放着智慧的光彩,将春秋之世的政治舞台装点得绚丽多姿。

点击加载图片

乱世下的探索

春秋之世是政治领域中名实大分裂的社会。传统的礼仪制度与社会现实经由了从比较吻合到相互背离的过程。管仲在追求现实目标的同时充分照顾礼仪名分,这在名实背离幅度不大的背景下确具有相当的可行性。然而,社会现实的进一步发展、新兴社会势力的愈益壮大逐渐远离了名分的要求。宋襄公创霸的失败表明了仁义观念的陈旧虚弱,孔丘从政的受挫从总体上表明了礼仪名分的背时。政治家们要治理混乱的社会,首先要等待思想家们说明社会,在人们被迫放弃了旧思想而新思想尚未诞生的“空档”时期,思想家们在探索、在思考,思想大活跃的局面在孕育酝酸中。

点击加载图片

新兴势力的崛起

上层贵族世代盘踞的公室政权在逐渐分裂,一种新兴势力在迅速崛起,取代公室掌权的倾向愈益明显。社会的高层权力曾经为贵族世袭占有,随着权力下移,一批眼光远大、富有オ干的阶层渐次取得了政权核心的位置。社会在自身的演进中表明,政治舞台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占有的、可以藏污纳垢的场所,而是先进势力促进历史发展的契机,是他们智慧之光的爆发口。历史的政治领域在吐故纳新,一个崭新的时代来临了。

创霸活动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各国间文化的悬殊状态逐渐趋向平衡,其平衡的方向不是高低互补,而是向最高点靠近。秦、吴、越先前文化状态较低,他们均是靠外来人才扶持创霸的。人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文化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为不同地域的国家提供了审时度势和分析事物的新型参考坐标,形成一股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大潜动力。这是任何物质的东西或显动力都不能代替的。

点击加载图片

春秋时期历史演变的启示

考察春秋社会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我们也能够得到一些启示,总结起来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第一,社会的演进要经过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要等待各方面条件的渐变和成熟。第二,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往往通过反面行为的失败来展现自身。第三,社会的变化需要各集团的竞争,由竟争而导致的吐故纳新,是社会机体自身生长的体现。第四,社会的发展总是要伴随民族的融合和观念的更新,二者与社会的发展互为条件。第五,异族文化的流入和吸收可能会在本土产生文化上的“杂交优势”,形成更为优越的文化状态,使自身具备更为良好的体质要素,如秦、吴、越所然。

点击加载图片

第六,把历史可以看作一种文化状态,看作政治行为的借鉴,如果思想上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以它来指导政治行为,必然束缚自己的思想,限制自己在政治舞台上的放手作为,遗大害于国。宋、鲁礼仪之邦,国势未必为弱,但一直未能创建霸业,《左传宣公十四年》上甚至说“郑昭(明)宋聋(愚)”,其中的教训极为深刻。第七,在国家交往中,外交的原则、策略和辞令必须十分讲究,这是政治斗争的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交往的广泛,这一问题的意义愈益重要。第八,商业贸易可以说是社会变化的发酵剂,它使沿海地带的发展具备了较高的速度。吴越在春秋后期的爆发崛起正是得益于这一因素的促进。

社会在阵痛中发展,历史在凯歌中演进,春秋时期的历史发展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句名言。波澜壮阔的争霸之世又引出了一个烽火连绵、金戈铁马、强力争雄的时代。战国乱世继春秋之终于来了,那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画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