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拴住男人的心,方法只有一个”,离婚了才懂,我上了婆婆的当

 东林夕亭 2021-09-30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结合“见利忘义”这个成语,更容易理解:所谓小人,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利”和“义”本身都很好理解,问题是,这两样东西并不是“非此即彼”,一个人身上会同时存在这两样东西,至于是真是假,以及二者的分配比例,因人而异。

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时,是从自身角度出发,用一种标准去判断。这种行为本身存在两个关键:一是,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做;二是我们是否懂得自我评价,是否能在自我评价以及评价他人时力求客观

虽然评价本身是主观的,但是评价的标准可以相对客观,只有这样才可以用相对不变的东西去判断变化的东西,坚持下去才有意义。反之,如果自己奉行的标准不固定,变来变去,听风就是雨,虽然也能判断出结果,但是结论有可能是错误的,比如下面这个女人的经历:

『或许大家都有过这样的心路历程,经历过某件事之后,回头去看,想着当初如果换一种方式对待就好了,如果不怎样就好了。这其实就是所谓的经验和教训,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有这样的经历加持,才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好。

话虽如此,但换个角度去想,有些事我们是否可以不用经历就奉行合理的原则?我们是不是可以不用经历那么多就能奉行合理的原则?我觉得是可以的,因为在每个人之间都有很多前车之鉴,不管是自己的经历还是他人的经历,只要对自己以后的生活有帮助,我们都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就拿我自己来说,之前因为不明白这些道理,对待婚姻总是听信别人怎么说,没有自己的判断,结果就走了弯路,直到离婚了才发现,婆婆跟我说的只要做个贤妻良母就能拴住男人的心,是错误的。

她向我传授的经验是一劳永逸,是一种纯主观的经验,她自己都没有实验成功过,都没有经历过,就直接想一出是一出这样跟我说,让我照着做,听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她只是为了让我留在她儿子身边,并没有从她儿子身上着手去解决问题

说什么“想拴住男人的心,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做个贤妻良母”,只是对我一个人的要求,两个人的婚姻怎么能只对一个人提要求呢?况且犯错的人又不是我,我又没有背叛婚姻,所以这样的经验从一开始就不靠谱,如果我早点认识到这一点,也就不会蹉跎那么多岁月了。

在这之后,我就意识到我需要靠自己去总结和汲取一些真正对我有用的经验,只有带着好心态去坚守真正合理的信念,才能越活越轻松。』

02

《夏目友人帐》中有句话说:“我想成为一个温柔的人,因为曾被温柔的人那样对待,深深了解那种被温柔相待的感觉。

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跟前面那个女人表达的意思异曲同工。所谓奉行合理的信念和原则,当然不是“听风就是雨”,而是经过了自己的判断和感受以后,发现确实很美好,确实对自己有帮助,这样的经验可以多总结和汲取一些。

这其实并不难,只要我们去思考“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我应该参考什么样的人生”之类的问题就可以,把一些重点问题想透彻了,答案也就出现了,我们所要奉行的信念和原则也就有了。

不光是前面那个女人的那种经历,我们在经历任何人生问题的时候,都可以自己反思一下应该怎么做,都可以判断一些别人给自己的指点是否合理,像前面那个女人的婆婆所说的“拴住男人心的方法只有一个”,很明显是一种主观、绝对、片面的思路,如果不加判断就盲目奉行,只会让自己走弯路。

03

人生在世,之所以想要一帆风顺,是因为生活中有不顺,有了对比之后,才知道顺利的人生给人的感觉很美好。我们无法从大方向上左右人生顺利与否,但是我们可以从细节层面去建立应对之策,掌握了应对不顺的方法和技巧,不顺也能变成顺利,人生从整体上来说就是顺利的。

就像《羊皮卷》中所说:“信念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自卑且不相信自己力量的人,是不可能感受成功与快乐的,只有自信的人才能拥有这一切。

道理虽然很简单,但有一个关键点需要注意: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要有好心态,只要心态好,哪怕暂时遇到了挫折,我们也不会惧怕,不会因此退缩和倒下,如此才能重建信念,或者继续坚守信念,所向披靡走好以后的路。

比如前面那个女人,她的经历放在整个人生中去看,其实不算什么大不了的经历。但是,如果她没有好心态,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经历的事情再小也有可能把自己击垮,自己垮了,以后无从谈起了,也就无所谓轻松与否了。

这种关乎人生态度的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重视和反思,虽然仔细分析起来很复杂,但是人生就是这样,需要先经历“由简至繁”,然后“由繁至简”,之后才会越来越轻松,希望你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