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门战役失败本可避免?28军曾收到绝密军情,却误判是敌人在吹牛

 石 林 2021-09-30

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在解放战争中,最令我军悲痛的一场战役就是金门战役,当时的我军出兵人数达到九千多人,可结果却是全军覆灭,损失惨重。战后,人们也总结了很多原因,可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太轻敌,导致战士们牺牲在了一场原本可以避免的失误上。

在金门战役打响前的一个小时,二十八军曾得到一份绝密军情,可当时的将领没有在意,反倒认为是敌人放出的烟雾弹,在干扰我军,殊不知危险正悄然来临。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金门战役失败的原因又到底是什么?

文章图片1

一、持续三天的金门战役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日子,可并不是战争结束的日子。10月25日,金门战役打响,而这场持续了三天的战役获胜者却是国军。这场战役发生在福建金门岛,是解放战争后期的一场战役,也是有史以来最令人感到惋惜的一场战役。

战役爆发以前,我军就已经开始训练海战,储备物资,可以说,为了金门战役的胜利,我们做好了十足的准备。但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金门战役爆发的第一天,我军战士为了掩护第一批士兵顺利登陆,炮兵疯狂的对古宁头等地炮击,可因为距离太远,没有造成多大的杀伤力。

文章图片2

好不容易登陆,我军又没有在第一时间集结起来,导致整个作战手忙脚乱,问题开始变得有些棘手,我军也失去了最好的进攻机会。到了第二天,孙云秀带着四个连前来搭救,可国民党空军的轰炸太过猛烈,我军只好被迫采用巷战的方式,随着战况的进一步升级,我军伤亡人数也越来越多。

等到了第三天,我方部队几近弹尽粮绝,物资稀少的可怜。而另一边国民党又在猛烈攻击,战士们为了抵御攻击,只好做着最后的抵抗,可结果也没有反转,我军几乎全军覆没,唯一存活的还被敌人抓去当了俘虏。1949年10月28日,金门战役结束。

文章图片3

二、绝密军情被误判

金门战役是渡海登陆作战,这种的作战方式最重要的就是既要有兵力,又得有足够的船只,如果船只不够,那就意味着兵力运送不及时,抢滩登陆就很难做到。而在作战前,我军偏偏就是缺少船只与船员,可指挥官叶飞丝毫没有当回事,他认为国民党必定要逃回台湾,金门战役我军必胜。可他没有意识到我军准备不足,渡江经验也不足。

在这期间,必须要提到的是,二十八军的副军长肖峰通过审讯国民党俘虏得知,胡琏的增援军早早的就到达了金门。一开始,肖峰还不信,可在战役爆发前一个小时,侦察兵也发现了胡琏两个师的兵力正在金门。在肖峰看来,此战必须暂停,可当他给政治部主任刘培善汇报取消作战时,却遭到了十兵团的拒绝。

文章图片4

司令部告诉肖峰,援军人数、力量对我军都造成不了多大的杀伤力,非常有可能是国民党为了逼退我们提前埋伏好的陷阱,这一切都是敌军在吹牛而已。即使肖峰心里很是纠结,害怕我军受损,但他又害怕错失良机,最后还是按照原计划进行了。总攻命令下达后,敌人的增援军抵达,这份绝密情报最终还是误判了,我军损失惨重。

三、战役失利的原因

金门战役失败原因有三点,第一点就是过于轻敌。早在金门战役开始前,解放军拿下厦门一地让我军士气大增,因此相比这个比厦门人口少、地方小的金门自然也是小菜一碟。于是,第十军团司令员叶飞将金门这个任务交给了肖峰。

文章图片5

厦门被拿下后,队伍将全部的重心都放在了稳固厦门上,并没有对金门多加小心,包括得知胡琏的援军可能要抵达金门,仍要按原先的计划进行,根本没想到我军的九千多人对面是四万多兵力的国军。

第二个原因就是没有船只的问题,像这种登陆式作战,船只尤为重要。没开战前,肖峰就多次跟叶飞汇报过这个问题,甚至还搬出了粟裕将军的“三不打”原则,可叶飞都没有在意。一直到登陆以前,肖峰仍在尝试说服叶飞,但还是没用,金门战役还是开始了。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对绝命军情的误判。明明已经发现对方的增援军,可一点不重视,竟然误以为敌人在吹牛,结果导致我军伤亡严重。

文章图片6

结语:

战场上情况变化莫测,战役成败取决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金门战役我军在准备不足的前提下,高估自己也低估别人,贸然进攻,结果让人悲痛不已。当然,在金门战役的战士不畏生死的精神永远值得人们怀念,现在的中国之所以这么强大,都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