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一个情节表明,林黛玉的哭,多半是庸人自扰

 漫话红楼 2021-10-01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自命不凡的林黛玉,其实也是个庸常之人,她的伤春悲秋,她的长夜痛哭,她所感受到的“风刀霜剑严相逼”,其实都是无事之时的自扰。

这一点,作者曹雪芹先生明明白白地写在了书里,并用一个非常细小的情节来表明。

第五回,作者用一句话描述了黛玉进贾府后的生活情况:“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这句话看似简单,而且容易被读者忽略,却是研究林黛玉在贾府生活的基础信息。也就是说,黛玉在贾府的一切感受,都由此而来,如果撇开这个基础信息,就会进入误区。

比如,通常认为,生活在别人的屋檐下,是比较凄苦的,所以有“寄人篱下”的说法。“寄人篱下”之所以让人觉得凄苦,主要是“篱下”。寄居在别人家里,人家像对待丧家犬一样,随便给个像篱笆一样条件极差的屋子住着,饮食起居根本不能和正常人比,更过分的还会有态度上的傲慢甚至辱骂。

然而,寄居在贾府的黛玉,别说没有住在篱下,其饮食起居,比肩于贾府最受宠的宝玉,而且比贾府自家孩子三春更好。

所以,寄人篱下的说法,离黛玉很远,后来的邢岫烟的生活状态,才真是寄人篱下,主子不管,下人欺负,被逼得当冬衣。

正是因为贾母的宠爱,黛玉不但没有寄人篱下,而且恃宠生骄,有着高高在上的傲慢,谁都不敢惹她。

了解了这个基础信息,再来看黛玉的日常表现,就会发现,她的爱哭,她所谓的“风刀霜剑严相逼”,完全属于庸人自扰

有人说,黛玉的小性子,主要都因宝玉而起。确实是这样,但这个因宝玉而起的小性子,却不是因为小女生的吃醋,而是“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这也是一个容易被读者忽略的形容词。简单来说,黛玉的小性子,都是因求全责备而起,也就是受宠爱成了习惯,受吹捧成了习惯,享受特权成了习惯,于是不允许有任何违逆她的言行出现。谁要是违逆了她,让她不开心了,就会被她视为“风刀霜剑”,是有意欺负她。

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在第二十回写了一件小事,一件小得不得能小的事,但就是这样的小事,黛玉却哭了一场。

第二十回,史湘云出场,恰好宝玉正好到“薛姨妈这边来闲逛”。注意作者的用词,“闲逛”,宝玉本是个精力充沛之人,又从来没什么正事做,闲逛就是他的日常。所谓闲逛,就是无目的,随意乱逛,逛到哪里看到有趣的事就停下来参与玩一玩。

这一天他闲逛到薛姨妈这里,正好宝钗、香菱和莺儿在赶围棋,贾环也在,而且贾环还和莺儿闹了矛盾在哭。于是,宝玉把贾环教训了一顿。

然而,听到有人说“史大姑娘来了”,定钗便和宝玉一同过来看湘云。

两人一起进来,黛玉看在眼里,醋劲上来了,马上就表示了不开心。注意,这个醋不是爱情中的醋,而是“求全之毁,不虞之隙”,就像小朋友一起玩,原本你是我的玩伴,但现在你跟他玩不跟我玩,我就吃醋了。这可真是吃的莫名飞醋,宝玉并不是专门去找宝钗的,也没有和宝钗做什么私密之事,实在是没什么醋可吃。所以,宝玉也表示了不满:“只许同你玩,替你解闷儿。不过偶然去她那里一趟,就说这话。

这就是“求全之毁,不虞之隙”,从宝玉的话里可知,宝玉大部分时间是陪着黛玉的,偶尔去薛家闲逛,黛玉就不愿意了。由此可见,黛玉想要的是全部,不能有任何例外。问题是,哪怕是夫妻,也不能把对方完全圈在自己身边,何况二人只是玩伴,

本来黛玉这气就生得莫名其妙,属于无事生非,说两句也应该过去了。但是,等宝玉见完湘云再次回到黛玉身边时,不过“没两盏茶的工夫”,黛玉却“越发抽抽噎噎的哭个不住”。

在这个事件里,有人欺负黛玉吗?没有!有人刻意让她不开心吗?没有!有“风刀霜剑严相逼”吗?更没有。什么都没有,黛玉却“抽抽噎噎的哭个不住”,仅仅就是因为宝玉去了一趟薛姨妈那里。

这不正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吗?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的平常之事,到了黛玉这里就成了伤心之事。如果这都值得一哭,人生在世,比这更值得哭的事不知道有多少,哭得过来吗?

还是湘云说得好:都是你自己心窄,怪不得别人。如果把心放宽一点,别在小事上斤斤计较,那么黛玉大部分的哭,都是不会发生的。

这才是林黛玉的可悲之处:饱读诗书满腹才华,却活成了无事自扰的庸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