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肠癌参考资料。中医肿瘤学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1-10-01

6] 来茂德. WHO新的结直肠肿瘤分类的特点[1].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3,32(2):170-172.

[7] 徐小涵,田国庆. 中药有效成分对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实验研究概况[J]. 中医杂志,2014,55(4):347-349.

[8] 刘宣,范忠泽,李琦. 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6):1808-1811.

[9] 梁碧颜,吴煜,雒琳. 中医药防治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11):12-14.

[10] 李明,潘立群. 中医药干预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前景分析[J]. 江苏中医药,2003,24(4):4-6.

[11] 曹洋,刘展华,陈志坚. 陈锐深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经验[J].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750-1751.

[12] 唐娟,钱钧,黄芳芳. 周维顺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经验[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7):1-2.

[13] 李艺,郭利华,李斯文. 李斯文教授治疗结直肠癌经验[J]. 光明中医,2011,26(7):1322-1324.

[14] 余玲. 祛瘀解毒法延长老年Ⅲ、Ⅳ期大肠癌生存期回顾性研究及预后分析[D].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15] 赵景芳,尤建良,徐海锋. 中医微调治癌法[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202.

[16] 尤建良. 中药WD-3合剂抗转移机制实验研究[J]. 中华实用综合医学杂志,2002,1(1):22-23.

[17] 刘玉琴. 肿瘤的血管形成抑制与肿瘤的侵袭转移[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58-260.

[18] 尤建良,周留勇. 抗癌转移赵氏微调三号合剂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 中华中西医杂志,2003,22(4):398-399.

[19] 尤建良,周留勇. 扶正和胃合剂治疗大肠癌48例[J]. 药学与临床研究,2007,15(1):60-62.

[20] 张小杰. 抑瘤宁对荷人结肠癌HCT_8裸鼠的抑癌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的作用[D]. 郑州大学,2010.

[21] 石惠燕,田义洲,黄立萍. 健脾安肠方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2016,51(2):122-123.

[22] 赵海燕. 郭勇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经验[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138-139.

[23] 胡兵,李刚,安红梅,等. 藤龙补中汤对晚期大肠癌患者Th1型免疫反应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8):434-436,439.

[24] 胡兵,李刚,安红梅,等. 藤龙补中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37-39.

[25] 马海锋. 华蟾素胶囊对直肠癌放疗后气阴两虚证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4):185-188.

[26] 邝艳敏,陈小兵.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J]. 临床医学,2007,14(8):36-37.

[27] 杨立平,吴兆华,刘伟. 复方苦参素联合FOLFOX-4方案对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观察[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6):1224-1225.

[28] 杨宏,李慧,张英,等.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30例[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5):67-68.

[29] 罗秀玲,魏万高,姚彪.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大肠癌术后临床观察[J].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32):2216-2217.

[30] 蔡茂红. 金龙胶囊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观察. 四川医学,2011,32:227-229.

[31] 盖领,施兵,张秀兵. 参一胶囊联合XELOX方案与单纯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9):1066-1067.

[32] 王振飞. 大肠癌术后化疗配合艾迪注射液临床观察[J]. 福建中医药,2007,38(4):9-10.

[33] 樊松,彭丽华. 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4):76.

[34] 张俊华,张银旭,左腾,等. 艾迪注射液对大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观察乃相羊和制探讨[J]. 山东医药,2011,51(50):46-48.

[35] 朱世杰,贾立群,李佩文. 艾迪注射液抑制肿

[36] 刘阿敏.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大肠癌36例临床分析[J]. 北方药学,2014,11(5):37.

[37] 李侠,孟静岩. 中药抗大肠癌研究进展[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4,23(2):97-98.

[38] 瞿媛媛. 中药外敷治疗结肠癌术后肠梗阻30例[J]. 吉林中医药,2006,26(2):31.

[39] 李斯文. 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炎的中医药治疗策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培训班论文资料汇编民[C]. 2009:206-208.

[40] 庞晓辉. 中药外用在直肠癌辅助治疗中疗效的系统评价[D].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

[41] 吴万垠. 肿瘤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00.

[42] 张双燕,杜业勤. 温针灸对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11,31(60):513-517.

[43] 修俊青. 中药灌肠治疗原发或转移性大肠癌肠梗阻临床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44] 陈敏. 中医辨证治疗大肠癌患者便秘24例临床观察[J]. 国医论坛,2002,17(6):23.

[45] 梁健,常英,郭素敏,等. 针灸快速治疗化疗所致腹胀便秘疗效观察[J],. 临床荟萃,2013,28(8):895-96.

[46] 张锋利,林洪生,何庆勇. 电针治疗肿瘤患者口服硫酸吗啡控释片所致便秘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0):922-925

[47] 贾立群等编. 现代名中医肿瘤绝技. 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2:303.

[48] 王绪鳌. 老年肠癌的中医药治疗[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6(1):21.

[49] 马吉福. 47例晚期直肠癌证治小结.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9):7.

[50] 贾立群,等. 现代名中医肿瘤绝技. 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2:319.

[51] 浦琼华,尤建良. 尤建良教授治疗大肠癌经验[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1009-1010.

[52] 张亮,李斯文. 李斯文教授强脾护肝理论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的探讨[J]. 光明中医,2011,26(6):1104-1106.

[53] 叶晔,沈敏鹤,阮善明,等. 吴良村治疗肠癌经验撷菁[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4):732-734.

[54] 谢鑫灵. 陈培丰诊治肠癌临床经验[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3):146-148.

[55] 白建平,邓宏,张海波,等. 刘伟胜教授治疗大肠癌经验简介[J]. 新中医,2010,42(11):132-133.

[56] 金炯. 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早期结肠癌肝转移的比较研究[J]. 北京医学,2011,33(2):193-195.

[57] 付亚杰. 洁肠汤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8):47-48.

[58] 颉东升. 参附注射液对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D]. 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9] 侯公瑾. 大肠癌术后中医治疗方案多中心临床研究[D]. 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60] 李艺,郭利华. 李斯文运用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癌术后腹泻[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6):85-86.

[61] 刘晓. 益气健脾渗湿法治疗大肠癌术后腹泻的临床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

[62] 刘宝玲. 益气养血法对老年性大肠癌术后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63] 郭志雄. 扶正抑癌汤在大肠癌术后治疗中的作用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9,5(1):10.

[64] 蒋益兰,潘敏求,蔡美. 健脾消癌饮配合化疗拮抗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62例总结[J]. 湖南中医杂志,2007,23(1):1-3.

[65] 王建彬,杨宇飞. 结直肠癌化疗不良反应的中医药防治[J]. 医学研究杂志,2010,39(5):8-10.

[66] 王珏,魏澹宁,张卫平,等. 龟鹿二仙胶巴布剂辅助治疗大肠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8):947-951.

[67] 魏开建. 八珍汤加减对结肠癌术后气血两虚型患者辅助化疗减毒作用的临床研究[D].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

[68] 朱翔,方明治,黄欣,等. 滋阴养血治疗结直肠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2):145-146.

[69] 石璐,梁蝉,陈军刚,等. 温经汤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的临床观察[J]. 山东中医杂志,2010,29(11):745-746.

[70] 王彬. 针刺治疗大肠癌患者奥沙利铂化疗后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71] 蒋立文. 郭勇教授中医治疗辅助期大肠癌经验浅析[J].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2):2055-2057.

[72] 贾立群,田鑫,李学. 中药预防喜树碱衍生物引起腹泻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 中华中西医临床杂志,2004,4(6):701-703.

[73] 邓海燕,贾立群,潘琳,等. 生姜泻心汤预防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的实验研究[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6,20(6):344-347.

[74] 邓海燕,贾立群,潘琳,等. 生姜泻心汤对伊立替康化疗后大鼠肠钻膜免疫屏障的影响[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23(7):620-622.

[75] 任延毅,徐阳,刘兆品,等. 黄芩汤预防含伊立替康方案化疗后腹泻的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3,40(11):2264-2766.

[76] 丁军利,许隽颖,刘超英. 参苓白术散对伊立替康化疗后大鼠迟发型腹泻的的作用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942-1943.

[77] 李利亚,贾立群,林宥任,等. 中药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腹泻[J]. 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06:121.

[78] 蒋云姣. 隔盐灸治疗化疗相关腹泻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8):66-67.

[79] 尤建良,周留勇. 中药赵氏微调三号治疗大肠癌105例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08,36(8):1201-1202.

[80] 李洪文. 中药敷脐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腹泻31例[J]. 中国中医急诊,2003,12(1):77-78.

[81] 李锡春. 双仙胶囊在中晚期大肠癌化疗期间调节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D]. 泸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

[82] 林小常. 芍药汤调控炎症因子改善EMT(上皮细胞间质化)防治结肠炎相关癌的机制研究[D]. 南方医科大学,2015.

[83] 傅裕金. 金国梁教授辨治大肠癌经验介绍[J]. 新中医,2011,43(7):167-169.

[84] 王新力,李德琼. 77例中药结肠滴注治疗肠癌术后吻合口炎的护理体会[J]. 吉林医学,2013,34(6):1186-118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