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于山岙却享誉宁波,余姚市这个古村风景原来这么美,传说更精彩

 楚语乐游记 2021-10-02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四明山的一条山谷中隐藏着一个古村,村子里有古树、古桥、古宅、古寺、古道,群山叠翠、溪水潺潺、飞瀑成潭,僻静而优美,因而被人们评为余姚市十大最美古村之一,获得好评无数。它到底有多美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独自走进了这个仿佛隐于世外的小山村。

冠佩村由里冠珮和外冠珮两个自然村组成,据传是北宋熙宁年间兵部尚书朱廷碧辞官以后来到余姚生活,后来迁居到冠珮发展成村,代代相传,繁衍至今。相传这里还是余姚四大先贤之一朱舜水的故乡。这里距余姚城区仅10公里左右的距离,又被称为是距离余姚城市最近的古村。

冠佩村和同在余姚四明山区的兰山村和石门村一样,都是处在一个狭长的山谷之中,只有一个出口。山谷之中有一条狭长而清澈的溪流,村路就依溪而建,路面不宽,勉强可以交汇两辆私家车。

余姚南站522路公交车的终点站就是冠佩村,下了车就可以看到一个兴隆庙,它的门前就是清溪,从溪上的石桥迈过去走不了几步可以看到山崖上有一棵古树,溪畔还有一棵古树,两棵树中间夹着一条很窄的进村小路。这两棵树的枝叶都斜伸向溪面,早晨的阳光从树隙透过来,让树叶泛着明亮的光,散发着勃勃生机。

这两棵树也是村子里比较有故事的树。据说从冠佩村的先祖朱公迁居于此到明代这几百年里,朱家的家风就是尊师崇孔,诗书之风盛行,其间有一个朱姓青年十年寒窗之后决定进京赶考,可是路途遥远不能与妻同行,于是夫妻二人共同在村头种下两棵小树苗以示爱情,然而青年屡试不中,直到第三次科考才金榜题名。待到青年衣锦还乡时,他的妻子因思念成疾,早已经命丧黄泉,他们当年栽下的小树已经长成大树,枝叶纠缠在一起,后人把它们称为爱情树。

相传男女同搂爱情树可以家庭和睦、夫妻长寿、婚姻美满、白头偕老。然而这两棵树之中靠近溪边的树叫糙叶树,仅有165年树龄。从树龄推算,它应该栽种于清朝咸丰年间,和传说中的明朝时期不符,不知道这个故事是不是后人杜撰的。

从这两棵爱情树继续往里走就是村子的末端,这里清溪哗哗地流淌,村子的房子就建在溪边。大清早村民们就把大门打开,把家里的土特产摆放在门边,也有人在路边摆起炉子,上面放着茶叶蛋或者红薯。我不确定他们摆放这些是不是等待即将到来的游客们购买,却成为村子里最为独特的风景。

这条溪的源头处有一个民宿,旁边有一条古道,可以通往上王村,被称为上王古道。如果不想爬山,到了上王古道就算到了村子的尽头,需要原路返回。返回途中可以看到一座石拱桥,被称为幸福桥。幸福桥为单拱石桥,桥拱几乎为一个整圆,是宁波市拱形超出半圆的石拱桥之一,也是冠佩村的风景之一。

继续往外走就来到了村头,这里有一个邓公庙,也是有故事的历史古迹。相传有一段时间这里出现大虎,经常伤人。这里有一个神庙,有一天有人投栈,夜里遇上大虎前来以人声求神赐食,神像告诉大虎,第二天会有一个姓邓的人上山砍柴,你可以把它吃掉。第二天果然有村子里的邓姓青年前往山里砍柴,投栈人于是劝诫他不要上山,山中有虎,但是邓姓青年说因为母亲治病需要用钱,必须上山砍柴。后来老虎果然要来吃邓姓青年,然而反被青年所杀。投栈人就把夜遇之事告诉了邓姓青年,邓姓青年听了很生气,就去神庙质问神像。后来神像即化,而邓姓青年也欣然而卒。乡人听闻邓姓青年的义举,为他塑造了一尊神像供奉庙里,起名为邓公庙。

邓公庙的旁边有一个门楼,它的旁边有一条小溪,溪边有一条很狭窄的便道,从这里往前走有一条古道,被称为茭湖古道,又被称为茭湖岭。这条古道可以通往被称为佛教洞天福地的茭湖村,沿途溪水潺潺,林密道幽,风光无限,是一条很美丽的登山古道。

如果你只是来看这些景点,那就太没意思了。来冠佩村游玩一定要到村子里面去走一走。村子中间还有一条小溪,和山谷中的主溪垂直。沿着这条小溪就可以走到村子的后山。村子里的房子基本都是依山而建,根据地势高低就势而筑。

后山最高处有一个农家小院,房子的布局和陈设都还保持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样子,站在院子前的围墙后可以俯视整个冠佩村。我在这里拍照的时候,从房子里走出来一位老人,他告诉我正对面的山上风景最好看。他手指的地方大概就是上王古道所在的山岭,可惜后来我没有上去。

论风景,冠佩村并不是最漂亮的,然而却很幽静和自然。冠佩村的美要用心地去发掘,坐在溪边听一听哗哗的溪流声,或者到村子里感觉一下恬淡的原始乡村生活,呼吸一下这里带着山味的清鲜空气,和当地的老人聊一聊天,都是极为惬意的事情。

文末附上旅游小贴士,给想来的朋友一个参考:

1.门票信息:免费

2.地理位置: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金冠线

3.自驾导航:用导航软件搜索“冠佩村”,按照导航的指引前往即可。

4.公共交通:高速车(火车)——高铁余姚北站/余姚站——乘坐101路、102路、106路公交车在汽车南站下车——转乘5路公交车,在冠佩村下车即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