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一生光明磊落,却制造了一阴毒兵器!

 丘山三也君 2021-10-0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怀念诸葛亮的一首诗,千百年来一直传诵不衰,寄托了后人对诸葛亮的无限敬仰与追思之情。三国时代风云变幻的乱世中,诸葛亮始终对蜀国忠心耿耿,为了蜀汉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之所以能赢得后世一致赞誉,有两大原因。一是他才华出众,无论治国理政还是用兵打仗,都是一把好手,出将入相文武全才,上马打天下,下马定江山。二是他德行高洁,一生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做人,私德几乎无可挑剔。
图片
诸葛亮能拥有无穷的人格魅力,还有一个原因:他博学多才,爱好广泛,还是一位兵器革新家。《三国志》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思维缜密奇巧。他深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理,在对军队兵器与装备的改进优化方面建树良多。
众所周知的“连弩”与“木牛流马”,都是诸葛亮的杰作。连弩可以“一弩十矢俱发”,使得蜀军的攻击火力大大增强。而木牛流马则可以大大提升蜀军的后勤供应效率,在蜀国对外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图片
不过,诸葛亮还制造过一件鲜为人知的兵器,这件兵器用法阴毒,与诸葛亮的光明磊落的作风大不相符。上世纪七十年代,有关部门在陕西勉县进行了一次文物考察活动。
勉县位于汉中地区,三国时期,一直是蜀汉军队北伐关中的后勤基地与出发点,也是诸葛亮坐镇汉中时的大本营。这次文物考察中,发现了很多三国时期蜀汉的文物遗存,包括墓葬文物、农具、兵器等。
图片
其中最有特色的一种兵器,就是“扎马钉”。扎马钉是一种小型兵器,主要用来对付骑兵,也可以用来阻止敌军步兵行进。扎马钉个头很小,只有一个鸡蛋那么大,但却充斥着阴毒的杀气。
它有四个尖刺组成,无论怎样放置,始终有三条尖刺撑住地面,一个尖刺竖直向上。使用时,只需把成千上万个扎马钉随手抛掷在敌军的行进道路上,敌军骑兵途经此地,战马的马足一旦踩上去,必定会受伤,难以行进。
图片
而步兵遇上扎马钉更惨,脚掌受伤难以站立行走,轻者会丧失战斗力,重者造成感染会有性命之忧。体积虽小,难以发现,却杀伤力极强,堪称一种阴狠毒辣的兵器。
有关历史文献和当地百姓口耳相传,都说这种兵器是“武侯所遗”,是诸葛亮当年制造的。揆之当时的实际情况,这也是非常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蜀汉总体军事实力,在三国之中最为弱小,对付强大的魏国,实在是心有余力不足。
图片
为了弥补兵员数量的不足,诸葛亮不得不在兵器革新上下大功夫,也在情理之中。诸葛亮制造“扎马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蜀国地处西南,山地崎岖,不适合养育马匹,难以组建强大的骑兵。
而魏国的西北地区的陇西一带,自古富产良马,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为了应对曹魏骑兵,诸葛亮大量制造应用扎马钉,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参考资料:《三国志》《诸葛亮集》《论勉县出土的三国文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