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每一次的大吵,都是刺向孩子心口的刀

 昭德心理官方 2021-10-02

最近收到一位读者的求助,说她每天都在盼望着父母离婚。

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是从记事起她的父母就经常吵架。每一次听到他们争吵,心里都像被人扎了一刀,很疼又很无助。

在成长的过程中,她想了无数办法来避免父母吵架,却都收效甚微。渐渐地,她产生了想让父母离婚的念头,认为这样才能摆脱痛苦。

这样的思想让她内心备受煎熬,一方面感觉对不起父母,另一方面又渴望获得宁静。为了摆脱这种“邪恶”的念头,她找到了小昭,希望小昭能帮她摆脱这种思想。

在收到这封求助信后,小昭特意去做了研究。

网上流传的一组数据让小昭有些意外:某国际教育研究机构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在父母经常吵架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2%,甚至超过离异家庭。

在知乎上有一个浏览超百万的热门问题:“生活在一个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在评论区的高赞回答中,很多人都写着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随着调查的深入,小昭发现,父母长期吵架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严重:

父母经常吵架,

对孩子有哪些心理影响?

1.大脑发育;

泰国有一部动画短片《吵架的父母》,讲了一个小女孩半夜看到父母吵架的故事。

在小女孩眼里,正在争吵的父母变成了两个怪物的形象,充满恐怖。甚至小女孩也变成了怪物追赶的对象,被伤害、围堵。

这部影片很好地反映出了父母吵架时,孩子内心的恐惧和受到的伤害。

除了看得到的伤害,英国心理学家尼古拉斯·瓦尔什博士及其同事也针对问题家庭成长孩子的大脑进行了研究。

他们发现,11岁前频繁经历父母争吵、身体暴力等问题的孩子,长大后小脑部分相对较小。

这不止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压力控制、运动等各个方面,也会增加孩子成年后出现精神问题的概率。

世界著名的心理治疗师萨提亚说过:“夫妻是家庭的建筑师。父母恩爱的家庭,就像一个温暖的巢,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如果夫妻经常争吵,那对孩子来说,家就不再是温暖的港湾,而是变成了一个充满伤害的地方。

2.性格养成;

《奇葩说》的辩手姜思达,舞台上看起来自信大方、侃侃而谈,很少有人能看出他埋藏在心里的不快乐。

而这种不快乐,源于从小原生家庭的影响。

在他的记忆里,父母经常争吵,甚至自己也会被莫名打骂,很少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让他从小就养成了敏感的性格,缺乏安全感,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察言观色。

他曾在节目中坦然,这样的经历让他没有办法完全信任别人,哪怕再亲近,也不会完全把心交给对方。

作家苏岑说过:“父母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观察力和领悟力。”

孩子生性敏感,且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当父母争吵时,很多孩子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想要通过更懂事来讨得父母欢心,避免他们的争吵。

这样时间久了,就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甚至会委屈自己。

另外一方面,在争吵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情绪,还有可能产生抑郁倾向。

《亲密关系》一书中提到:“父母间的相互尖酸刻薄、频繁剧烈地相互攻击”,容易让孩子产生“更多的焦虑、更少的自信、更差的健康以及更多的问题行为。”

父母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先从减少争吵带来的伤害开始。

3.社交关系;

在综艺《爸爸去哪儿》第六季中,杨烁因为经常对孩子吼叫,遭到了很多网友的谴责。

而杨烁之所以会采用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源于自己童年时父亲的教育方式。

因为自己从小被父亲打到大,让他不知不觉中习得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也会经常情绪失控。

美国的心理学博士亨利·马西和儿童精神病学家内森·塞恩伯格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发现父母的性格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会在成长过程中将父母的性格内化,形成与父母类似的性格。

所以,成长在争吵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形成暴躁的性格。

这样的性格在社交中,很难受欢迎,从而出现社交问题。

也有一些孩子不会出现性格暴躁的问题,但是会因为对人际关系中争吵、矛盾的厌恶,而对社交产生抵触。

父母争吵后可以和好,但孩子内心的伤痕可能会陪伴他们一生。

4.婚恋观。

身边有一位朋友,是一位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她说自己对婚姻有着巨大的恐惧,所以宁愿不婚。

而产生这种思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她的原生家庭。她的父母因为性格不合,经常争吵,这让她从小就认为婚姻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长大以后,朋友虽然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会这样,但害怕自己无法拥有幸福的婚姻,让自己的孩子经历自己曾经的恐慌,干脆放弃了结婚。

心理学研究发现,成长于不幸家庭环境的孩子,长大后的婚姻有两种走向:一种是恐婚,另一种是极度渴望建立亲密关系。

第一种情况,是因为不幸福的家庭成长经历,而对婚姻才产生了失望。

第二种情况,是把婚姻当成了自己的“救命稻草”,渴望通过婚姻来拯救自己。对亲密关系抱有这种心理的人,一般会太过依赖对方,甚至患得患失,最终往往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

这两种情况,都很难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拥有幸福婚姻。

父母的婚姻模式,对孩子的婚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个方法,

减少吵架对孩子的伤害。

没有夫妻可以完全避免矛盾,如果吵架时刻意避开孩子,也不利于孩子了解真实的家庭情况。那父母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减少争吵带给孩子的伤害呢?

1、不要把怨气丢向孩子;

去年,宁波一对夫妻在机场发生了争吵,随后丈夫乘飞机离开,妻子开车离开,留下2岁的儿子独自在机场哭泣。

这样的经历,很容易让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甚至逐渐对周围的人失去信任。

2、不要让孩子选择“站队”;

有些家长在吵架之后,特别喜欢说出“离婚”的气话,还会让孩子选择想要跟谁一起继续生活。

这样说也许可以得到情绪发泄,但在孩子的内心,却会产生家庭即将破裂的恐慌感。

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失去安全感,性格也会由此受到影响。

3、吵架后向孩子解释情况。

在电影《怦然心动》中,女主人公朱丽的父母也曾经发生过争吵,这让朱丽感到非常难过。

但是在争吵之后,朱丽的父母分别去跟她解释了情况,并互相表达了对伴侣的欣赏。

这让朱丽很快摆脱了悲伤的情绪,投入到了积极的生活中。

尹建莉老师也曾指出,父母争吵之后,最好去跟孩子解释情况,让其明白父母吵架不是孩子的错。另外,也让孩子明白,父母也会偶尔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但是事情已经过去了。

家庭治疗大师莫瑞.鲍恩曾提出了“家庭三角关系”的概念,即父亲、母亲和孩子是一种三角关系,家庭关系会通过第三者的介入来转移两个人之间的冲突。

因此,在家庭关系中,父母一旦产生矛盾,孩子必然要承担起缓解两人矛盾的责任。而争吵的次数太多,孩子无力承担时,必然对孩子造成伤害。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只是爱他本身,更是给他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希望所有的家庭都没有争吵,如若不能,请尽可能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不必做父母关系的拯救者,拥有幸福的成长环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