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咬文嚼字:“再接再厉”还是“再接再励”

 杏坛归客 2021-10-02

欲辨别“再接再厉”和“再接再励”需从“厉”谈起。“厉”的繁体作“厲”。《说文解字·厂(hǎn)部》:“厲,旱石也。从厂,蠆(chài)省声。”“厲”是形声字,“厂”作形旁,表示山崖;省去“虫”的“蠆”作声旁,表示读音。本义指质地粗糙的磨刀石。引申指以磨使物锋利,即磨砺;由磨砺引申指抽象的激励、勉励;激励使人振奋,引申为高扬、猛烈、程度深,又由此引申出严厉、严格的意思。以上意义最初都可写作“厲”。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的分工越来越细,需要在一个字的基础上加注或改换偏旁造新字来表示不同的意义。人们在“厲”旁加“石”造“礪”,后简化为“砺”,磨石刀、磨砺的意思;在“厲”旁加“力”造“勵”,后简化为“励”,激励、勉励的意思;猛烈、严厉、严格的意思继续由“厲”承担,后“厲”简写作“厉”,宋代已出现“厉”的写法。文字学上,我们把基础字称作“源字”,把分担义项和职能的新造字称为“分化字”。可见“厉”是源字,“砺”和“励”是其分化字。

根据三字的造字理据、义项及分工,我们认为“再接再厉”和“再接再砺”都有道理,但不能用作“再接再励”,若用“励”,意思就变为持续的激励、勉励,没有自身努力的意味了。古代典籍中既有“再接再砺”,亦有“再接再厉”。如唐代韩愈《昌黎集》中《斗鸡联句》一诗:“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这里“再接再砺”指鸡磨嘴后再斗。明代娄坚《学古绪言》中《祭曹周翰文》记载:“君试京兆,再接再厉。”这里“再接再厉”比喻不断地努力。后来,有关部门在研制《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时,曾根据相关语料对“再接再厉”和“再接再砺”进行过词频统计,结果显示使用“砺”的源字“厉”的占绝对优势,多数权威辞书也以“再接再厉”为主条,相关成语“厉兵秣马”也多用“厉”。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02年3月31日试行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将“再接再厉”作为推荐使用词形,“再接再砺”为非推荐使用词形。所以,我们在使用“再接再厉”时以“厉”为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