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第7-8章课后答案(杨瑞成编)

 木匾 2021-10-03


第七章

第八章工程材料强化与韧化的主要途径

1.晶体和非晶体物质塑性变形的机理有什么不同?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如果卸载后变形不能完全消失,这种不可恢复的变形就称为塑性变形。塑性变形的主要特点是,卸载后材料会留下- -定的残余变形或永久变形;应力和应变不再成线性关系。

塑性变形分为晶体的塑性流动和非晶态物质的粘性流动,塑性流动的主要机理是滑移,滑移是原子面按照晶体学上有规律的方式相互滑动。粘性流动一般发生于流体,是原子或分子小.集团自由置换其相邻集团的位置,非晶体材料也以粘性流动方式产生水久变形,而在晶体中一般不存在这种调换的自由。

2.材料的理论强度与实际强度之间有什么差别?分析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

晶体的实际强度就是实验测得的单晶体的临界分切应力,而理论强度则是按完整晶体刚性滑移模型计算出的强度。按照完整晶体刚性滑移模型,晶体滑移时晶体各部分是作为刚体而相对滑动的,基于这一模型以及原子间作用力正弦近似假定,可以推导出使完整晶体滑移面上所有原子同时滑移的临界切应力,计算出完整晶体的剪切强度约为切变弹性模量的1/6,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值:但是,只有无缺陷的完整晶体才能发生刚性滑移,即滑移面上所有原子将同时滑移,而实际晶体往往存在缺陷。

因此,晶体的实际滑移过程并不是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 -部分的刚性滑移,这种实际滑移要比刚性滑移容易进行,从而造成晶体的实际强度远低于其理论强度。

3.分析位错与晶体强度的关系。

一种是要尽可能地减少晶体中的位错密度,使其接近于完整晶体,或者说制成无缺陷的完整晶体,使金属实际强度接近于理论强度:另一种是尽量增大晶体中的位错密度,并且尽可能地给运动着的位错设置阻碍,以及抑制位错源的活动。

4.Cu、Au 等金属的屈服强度较低,而a-Fe、Cr等金属的强度较高,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因为Cu、Au等金属是面心立方品体,而a- Fe. Cr等金属是体心立方晶体,面心立方晶体的滑移方向多于体心立方晶体,所以位错在面心立方晶体上移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因此造成屈服强度上的差别。

5.指出晶体材料的基本强化途径。

冷变形强化、固溶强化、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复合强化

6.比较固溶强化与第二相强化的机理有什么不同。

固溶强化:合金元素溶于金属基体中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机理:一是溶质原子的溶入使固溶体的晶格发生畸变,从而产生附加的应力场,阻碍位错的运动;二是溶质原子常常被吸附在位错线的附近,降低了位错的能量状态。第二相强化:材料通过基体中分布有细小弥散的第二相质点而产生强化的方法,称为第二相强化或分散强化。

机理:当移动的位错与第二相质点相遇时,受到质点的阻挡,位错线无法穿过这些硬质点,位错只有绕着它发生弯曲、随着外加应力的增大,位错线受阻部分的弯曲加剧,以至绕着粒子的位错线在左右两边相遇,于是正负号位错彼此抵消,形成包围粒子的位错环,位错线的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第九章课后答案(杨瑞成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